老师家长注意!大连已发生多起!

  随着开学季到来

  诈骗分子又蠢蠢欲动

  冒名进入班级群

  假扮老师身份实施诈骗

  近日

  我市发生多起冒充班主任

  在家长群中收费的骗局

  真实案例

  近日

  多名家长报案称

  有诈骗分子混入班级群

  将头像和昵称

  改成与班主任一致

  并在群中

  以班主任的口吻发布消息

  有不少家长未经辨认

  便直接缴纳“教材费”

  直到班主任发现

  在群聊中制止

  手法分析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

  以下几种方式进群

  1.诈骗分子直接在QQ搜索班级群名称的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通过后便可进入。

  2.有些老师会将班级QQ群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3.诈骗分子在网络游戏中发布免费送皮肤等虚假广告,要求学生分享班级群二维码自证学生身份,才能领取福利。

  4.诈骗分子在学校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将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获取班级群二维码。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诈骗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诈骗手段分析

  诈骗分子进入班级群后在群内潜伏,待掌握老师的说话方式与作息规律后,下载老师头像,复制老师昵称,快速创建高仿账号,利用老师工作休息的时间差发布缴费信息,让真正的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诈骗分子的收款方式往往选择群红包、群收款、支付宝收款码等,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

  警方提示

  不要轻易对外公布班级群,不要轻易拉人入群。诈骗分子利用学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心理,一般会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从而实施诈骗。

  老师家长们请牢记

  一看:看身份。添加好友时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二防:不要随意向他人推送群二维码,群主一定要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三查:注意查看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四稳: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一定要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五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拨打110报警。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大连公安

  编辑:苏昕

  美编:海健

  校对:华铮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高忠华

  有料·有用·有温度  新闻大连 

  原标题:《老师家长注意!大连已发生多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