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港东江内河港区如何加快发展

  日前,惠州市港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东江内河港区发展研讨会,就东江内河港区开发建设分别进行发言,特别是对开发建设东江内河港区的战略意义、定位和发展方向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惠州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

  现状

  东江内河港区区位优势佳但开发率低

  东江内河港区是惠州港“一港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动沿江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集聚,构筑江海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起关键节点作用。

  据了解,市港投集团于今年4月成立了东江内河公司,主要负责东江内河港区开发、建设、运营工作。作为东江内河港区市、县(区)一体化开发合作的平台,该公司秉承“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以“多点布局、重点开发”的发展思路,按近、中、远期规划建设龙溪、泰美、园洲作业区等。

  “东江内河港区具有优越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可发展空间大。与北江、西江相比,东江经济总量占比较低、开发率较低。”惠州市港口协会会长乔明乾指出。

  数据显示,珠江水系航运发展成熟,2022年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35亿吨,而东江内河年吞吐量约300万吨。总的来说,受制于现有航道等级偏低,沿河企业以小、中型民营企业为主等原因,东江内河航运发展现状整体比较滞后。

  规划

  坚持“港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是关键

  发展东江内河港区,关键在于坚持“港产城”联动融合发展,打造东江沿江经济带。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湛中乐强调,要把东江内河港区的发展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千方百计与周边港口连成一片,主动衔接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前瞻性研究,重视东江两岸经济带的建设、园区建设、物流系统建设,以现有的产业为优势、以港口建设为抓手带动园区建设,进一步形成产业集聚。

  “如果码头通了、航道通了、物流渠道通了,周边区域自然就有投资方过来。”市港投集团党委委员、总经济师何耀文表示,许多企业在选址落户时优先考虑投资环境、区位交通、物流成本等因素,而水路运输具有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等特点,开发建设内河港区是企业招商的重要吸引因素,也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港口要发展,规划需先行。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秋锋建议,市港投集团要体现国企担当作为,配合有关部门做实做细东江内河港区规划,打通内河航运,充分挖掘干支联运模式,并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扶持优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拉动产业经济发展。

  定位

  守住环保底线建设绿色内河港口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东江穿惠州而过,是惠州的母亲河,作为供水水源地,东江水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生态环保底线。毋庸置疑,环保是东江内河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相关港口开发建设的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生态环保、环境评估等因素。”乔明乾指出,东江内河开发建设涉及环境保护区域,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水利、电力、城市建设等方面问题,前期工作要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

  中交四航院惠州分院院长高军表示,“针对内河港口的环保问题,要以内河水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思路,可试推行绿色内河港口建设,例如打造水上综合服务区、推进岸电服务、LNG动力船等。”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静妍 通讯员文倩莹 陈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