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工匠将赴天津参加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

  

  重庆参赛代表团集体宣誓

  9月16—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天津举行。7日下午举行的重庆代表团出征仪式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挥舞手中团旗挂帅任团长。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谢辛宣读代表团名单,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夏杨松主持出征仪式,选手代表、裁判代表分别发表鼓舞人心的讲话,提振信心、激扬奋进。全体人员整齐列队,一起喊出“逐梦世赛、决战国赛,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顽强拼搏、为渝争光!”的嘹亮口号,铿锵有力的誓词久久回响,正式开启大赛征程。

  号角鸣、征程近,重庆代表团蓄势待发,135名选手、103名裁判将以“闯”的精神、“进”的姿态、“赢”的信心,参加本次大赛103个项目,全面展示智能技能“双能绝技”,晒出工匠智匠“双匠风采”,“数”变致新、“技”献中华。

  厉兵秣马强技能

  全力备赛开展高水平选拔、高质量集训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是国家层级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我国职业技能竞技的“全运会”。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于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举行,重庆代表团参加了全部86个项目,斩获4金4银4铜41优胜,成绩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题,109个大赛项目中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63个,国赛精选项目46个,倾力打造一场智慧、绿色、安全、特色的技能盛会,全面提升新时代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影响力。市人力社保局将备战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作为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也作为明年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重要练兵,从技术打磨到心理训练,从规则学习到装备适应,在备赛的方方面面做好每一个细节。

  高水平选拔、高质量集训,我市建立了144个市级竞赛集训基地,以选拔赛、晋阶赛的方式组织两轮集训三轮选拔,从1600余人中层层选拔出135名参赛选手。

  强化集训阶段是蓄能超车的“黄金期”,选手、专家、教练全员拧成一股绳,厉兵秣马强技能:对标文件“钻”,将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技术文件与往届大赛技术规则相结合,深钻细研、把握关键,立起高标准,绷紧备战弦;全力以赴“拼”,专家教练既是技术“指挥官”,排兵布阵强化训练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扫清技术障碍,解决技术难点,又是后方“管理员”,密切关注大赛动态、技术方向、设备情况,保证选手在接近真实的比赛条件和环境中开展训练;多方取经“学”,对接邀请相关项目的国家级专家来渝指导,通过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各司其职“干”,代表团设综合协调组、新闻宣传组、技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展示交流组和学习观摩组,各个项目集训单位派出专人保障近400人队伍保驾护航此次大赛。

  三大亮点显新意

  在“国”字大赛中擦亮“渝”字招牌

  披甲出征,亮剑津门,竞争异常激烈是大赛的第一大亮点。此次大赛全国参赛选手达4059人,较第一届增加58.7%。面对强者争胜、群雄逐鹿的高压局面,重庆选手不仅顶住压力,还自加压力,以久久为功之恒去接近成功。来自重庆建筑技师学院的李建军参加砌筑项目,二征全国技能大赛的他仍然清晰记得上一次的遗憾,“当时比完一看别的选手作品,我立马感受到了差距。”这样的挫败感激励他迎头赶上,之后3年的时间里不断精技强能,把二三个小时的放样时间缩短至40分钟,2毫米的切割误差缩小至1毫米,冲刺阶段更以3天练2图的高强度训练做最后一搏,期待在本次大赛大放光彩。

  与时俱进、创新扩容,增加数字技术技能类新职业赛项是本次大赛的第二大亮点。此次大赛立足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趋势,结合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增加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虚拟现实工程技术5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

  我市一直把“数字重庆”建设作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必答题”,领先全国培养出大批“智能+技能”复合型新时代技能人才。来自重庆科技学院的冯伟博士参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项目,作为高学历选手代表,他长期从事智能产线开发、工业机器人、软体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领域关键科技问题研究,此次备赛不仅推动他的科研工作更聚前沿,也让教学实践走向深入。来自永川区的汪政、姚治,2人组成团队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为了备赛时常熬夜学习,练习编程和机械设计,指挥移动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搬运传送物料,反复训练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因为他们相信苦中有甜、汗里藏金……

  “赛展演会”四位一体相结合的办赛模式是本次大赛的第三大亮点,比赛期间同步举办开闭幕式、技能展示交流活动、最受欢迎十大绝技展演和技能强国论坛等活动。在“国”字大赛中擦亮“渝”字招牌,届时我市将重点展示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特色,火爆推出火锅、小面、梁平预制菜、合川峡砚、江津玉雕、永川茶艺等技能体验。在“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中,我市遴选的大足石雕、含谷火龙、垫江角雕、火锅、小面5个项目入选200强,大足石雕还将竞争全国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绝活,尽现巴渝工匠魅力风采。

  巅峰比拼争一流

  68万数字技能人才献技“数字重庆”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注定是一场技能之巅的较量,一次书写光荣的比拼,我市制定了力争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一方阵的参赛目标。

  目标折射实力、彰显底气,这份敢打敢赢的信心来自于多年耕耘。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已达到52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3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1.35%。

  其中,数字技能人才作为技能新星冉冉升起,总量已达到68万人。自2021年11月18日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花落重庆,一年多时间里我市从先行先试走向先行示范,按照“一城、双核、三区、多点”的雁阵布局,打造高技能人才国际合作先导区、“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巴渝工匠”创新发展集聚区等,全面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立数字领域技能大师工作室18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个,吸引百度、华为等头部企业签约落地项目152个,通过数字赋能促进更多“技工”变“技师”、“工匠”变“智匠”,为数字重庆、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数字技能人才支撑。

  在其它领域,我市职建工作同样可圈可点、表现卓越: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实施意见落实落地,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启动;“巴渝工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出台实施;首届“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筹备拉开序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新八级”制度试点有序推进……

  我市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强链补链”为主题,以实施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契机,不断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了一支既“铺天盖地”又“顶天立地”的巴渝工匠、巴渝智匠。这一次,他们将从山城走向全国,展示绝活、切磋技艺,在奋力拼搏中赛出成绩、赛出风采、争当一流,预祝重庆代表团斩获佳绩!(王小寒 图片由市人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