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她是中国高校首位登上过

  南北两极的社会科学领域女学者长期致力于海洋法、国际法研究在3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授之以文、约之以礼”以学术为基,以育人为本,以立法为用书写了人民教师的最美篇章她是学校2023年度“最美教师”刘惠荣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刘惠荣,1963年2月出生。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国际法专业博士生导师,文科重点团队“极地与深远海问题研究”学术带头人。曾获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称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曾连任三届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育人:春风化雨润无声

  自1988年硕士毕业后,刘惠荣就怀着对教师职业的高度热忱,投身高校教育事业。她常常说自己最重视、最珍爱、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的学生们。

  1996年加盟海大伊始,她就担任“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海大队总教练;1997年受邀参加校级课程教学评估,获评优秀;主持《国际商法》省级精品课程和《国际环境法》校级精品课程;首创海大法学模拟法庭课程。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她还兼任海大妇委会主任职务,主持完成校级重点教研课题《高等教育性别隔离及教育公平研究》,研究报告入选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的“纪念北京世妇会20周年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论坛”大会报告。

  她坚持每学期给本科生主讲“西方法律思想史”“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海洋法学”等基础性课程,部分课程一直是法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程。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在育人过程中,刘惠荣坚持“授之以文、约之以礼”,将中国教育道统之精华与现代创新教育理念相结合,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一方面她坚持以学术为本,要求研究生研读资料,夯实学养,心无旁骛,专心学问,并且以项目为平台,以研究特质辐射专业教育,让学生不是单纯的作为简单劳动力参与课题,而是将科研课题中的研究特色同所属专业的前沿理论研习结合起来,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学习科研技能,培养团队合作、沟通等多项能力,先后有2篇硕士学位论文获评省级优秀学位论文,3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校级优秀学位论文,《极地相关领域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获山东省研究生教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基于合作办学的“一核五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编的《国际商法学(第四版)》获评山东省一流教材、中国海洋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另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她以身作则,启发、引导学生立身惟正、严谨求实。为学生设置学术的诚信守则和勤奋规则,引导其走正派积极的学术道路,也常和学生探求“国际法、海洋法研究中的价值观引领”“个人事业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应有贡献”等发人深思的问题。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在教学工作之余也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怀其日常生活,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她时常在家中亲自下厨招待学生,耐心听取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烦恼并给予疏解指导,2022年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她自告奋勇承担接送学生出校就医、接种疫苗的志愿工作……这种如和煦春风般的关怀,使得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倍感温暖与激励。她作为一位教育者的爱心与敬业精神获得了广大师生认可,在2015年海大学生团体——海之子组织的“我最喜爱的老师”微信评选中获得全校最高票。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在人才培养上,她带领极地教学科研团队探索以极地相关学科科研成果反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以传统法学教育为基础,聚焦国家海洋战略新疆域,培养涉海特色综合人才”,依循“咨政导向→科研训练→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培养流程,引导研究生全过程深入参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外交部条法司、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等机构委托的一线咨政课题,接受带有理论性和实务性的双重训练,有目的地培养满足国家海洋事务发展、能够胜任维护国家权益以及参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她培养了一大批国际法新兴前沿领域人才,其中大多数博士毕业生进入到高校从事国际海洋法、海洋政治研究,有数十人步入国家涉海岗位,特别是为外交部条法司、自然资源部法制司、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发改委等专业涉极地和深海的岗位提供了专门人才,充分彰显了团队的研究专长、教育资源储备,满足了国家对战略新疆域法律和外交人才的“小精尖”岗位需求。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同时,刘惠荣致力于教学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平时对青年教师授课进行现场指导,共同商讨教案、研究授课方式、推进教学改革;与青年教师形成学术团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投入大量精力协助其申请科研课题,为青年教师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提供思路建议、明确发展方向。先后培养了董跃、白佳玉、陈奕彤、苑银和、朱广峰等一批青年教师成为博导、副教授等教学与科研骨干。

  科研:倚天照海花无数

  近年来,包含“极地”“洋底”“太空”和“网络”四大领域在内的“全球公域”概念日益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早在2004年刘惠荣就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出版了国内该领域最早的专著,在法学界引起较大影响,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社科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2006年后,刘惠荣将研究视野转向极地法律与政治问题。在过去近20年间,她推进了我国极地领域社科研究、支持我国极地事业及治理水平稳步提升,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引起国际学界的关注。

  中国参与极地治理起步较晚、社科研究工作滞后于自然科学研究,成为多年制约我国极地事业发展,并与国际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2007年,刘惠荣受国家海洋局委托,主持我国首批北极战略研究专项课题“国际北极法律体系现状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最终提交了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70多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北极的专题法律法规汇编。

  随后,她相继主持了我国首个有关北极法律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重大课题“北极考察与开发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保障和拓展我国北极权益的法律途径研究”、国家海洋局委托的“南极生物勘探的法律规制与我国相关战略研究”等20余项相关课题。

  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法视角下的中国北极航线战略研究”中,她提出“将中国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提出北极航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前瞻性地提出将北极航道利用纳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规划中,该专家建议被教育部社科司采纳,供有关领导参阅,为国家“冰上丝绸之路”愿景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极地科技与国际治理支撑体系研究”中,她带领团队组织建立的“极地法律与政策数据库”是我国首个极地社科领域的专业性中文数据库,为我国极地社科研究、极地实务工作提供了开创性的公共服务产品。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刘惠荣教授主编的《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4-2021)迄今已经连续出版八卷,2017年卷被美国国会研究报告关注并引用,已成为国内学界北极事务研究的独树一帜的品牌。

  她提议创办海大学报“极地研究专栏”,使之成为国内极地研究的重要阵地,受到国际极地研究智库的高度关注。她带头探索符合社科研究规律的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支以法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青年教师为骨干,以数十名有学术志愿和研究能力的各学科博士生和硕士生为助研的科研团队。目前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极地社科研究最为重要的研究中心,也是国家拟定极地政策与战略倚重的主要智库之一,相关成果已经引起国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2017年,刘惠荣教授作为极地社科专家,成为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第二批科考队员,首次登陆中国南极长城站开展科考,这是她继2013年赴中国北极黄河站科考后再度登上地球的另一极。由此,她也成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领域首位南北极都登上的女学者。“极地事业是国家的大事,更是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在这种使命感的号召下,刘惠荣教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矢志不渝,在极地法律与政治领域不断开辟探索,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增强话语权贡献智库力量。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刘惠荣以“谋海济国”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海洋法、国际法研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海洋法、国际法研究领域产出了大量开拓性、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和肯定。她所带领的团队历史积淀深厚、特色鲜明,与我国负责极地和深海事务的主管机构和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等实务部门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战略规划拟定、规范性文件起草、外交谈判立场研判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18年立法工作经历,造就了刘惠荣娴熟的立法技术和经验,她也得以将法学研究与立法工作巧妙结合,从地方立法一点一滴积累经验,进而为国家立法、海洋战略规划作出重大的贡献。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2016年4月,受国家海洋局委托向全国人大环资委做我国南极立法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使徘徊了20年的南极立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2015年到2018年,她以学者的身份参与了《海洋基本法》起草工作。她促成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法制办在海大设立“地方立法权研究中心”和 “地方立法研究基地”。2015年,在她的大力推动下,最高法院在中国海洋大学设立海洋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围绕国家海洋权益开展的研究成果受到外交部以及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重视。2016年8月,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涉海司法解释),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海洋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负责人刘惠荣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采访,对两个司法解释进行了解读。

  “三尺讲台,法脉传承;两极科考,与法同行;海洋是蓝色的疆土,法典是金色的赤诚;当国家需要时,匹夫有责;当人民需要时,巾帼木兰;服务地方法治建设,亮剑世界蔚蓝苍穹;法治山东,高屋建瓴;波澜壮阔,凯歌惠荣;向您学习,向您致敬!”这是2019年12月,刘惠荣荣获首届“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称号时(她也是山东省法学界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学者),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刘惠荣作为中国高校第一个完成极地科考的社科类女学者,锁定极地、深海等战略新疆域,近20年来致力于国际法海洋与极地领域的立法研究与法律保障建设,推进了多部海洋与极地相关立法的出台。

  同时,她坚守教师的岗位职责与青岛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担当,在法律人才培养以及山东省与青岛市等地方立法工作中,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开创性的科研成果和突出的社会贡献贯穿、渗透在她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为学生的知识来源、精神养料并塑造了人生追求的榜样;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教师爱岗敬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外化为教书育人的行动,激励着她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不断开辟道路,迈向新的辉煌。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来源 / 法学院 文科处

  编辑 / 龚腾峰

  责任编辑 / 刘莅 张慧投稿邮箱:GUANHAIweixin2022@126.com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

  刘惠荣:三尺讲台,两极科考,与法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