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长效引才,“2023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在哈尔滨启动

  10月21日下午,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2023年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在十城百校主会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启动,并联动北京、长沙、成都、合肥、南京、南昌、武汉、西安、郑州9座人才聚集度高的城市共百所高校同步启动,以数千优质岗位吸引万名人才线上线下参加活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智武跟用人单位代表、在莞工作哈工大优秀校友、校园大使共同启动2023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

  此次“2023年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赴哈揽才专场活动中,东莞市人社局组织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大湾区大学(筹)、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博力威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大族粤铭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5家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共提供职位数215个,需求本硕博人才1265人。截至10月21日,活动收到简历并面试人数共2057人次,初步达成意向录用人数405人次,其中,硕士学历124人,博士学历11人。线上方面,88家东莞知名企业线上参会,提供职位数448个,需求本硕博人才2404人,线上投递简历数5462人,线上浏览关注人数达32464人次。

  更精准:立体招聘平台助企靶向引才

  “我们的主营业务专注于显示贴合材料,因为领域非常细化,一直以来招聘人才都非常困难,尤其是我们所要的研发人才,比如环氧改性、丙烯酸改性还有有机硅改性的研发人才。此次哈城之行,可以说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盘点着两天的收获,东莞市派乐玛新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唐小林喜不自禁,除了在现场收到了100多份简历外,他还找到了两名最想要的专攻高分子材料研发的硕士研究生。

  有意外收获的并不止于派乐玛公司一家。此次赴哈招聘的35家用人单位里,只招聘博士和博士后的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同样与3名哈工大的博士达成了初步意向,3名博士分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太阳能电池、半导体领域研究方向,师从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曾深入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攻关。在本科类企业骨干后备人才的招揽上,35家用人单位收获同样丰硕,派了两名HR到现场的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忙到轮岗“吃饭”,而只去了1名HR的广东大族粤铭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则只能一边端着饭盒一边和求职大学生洽谈。

  

  不论是在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东莞日”场场火爆,尤其是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机械自动化等领域的岗位更是受到了哈城高校求职毕业生的热捧。黑龙江大学的专场招聘上,黑龙江省科学院专攻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生刘文迪专程赶到现场给心仪的派乐玛公司投简历;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场招聘上,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王俊开则准备了20多份简历前来“赶场”,一个下午海投了所有与其专业相匹配的用人单位。

  “校园东莞日”哈尔滨之行之所以能有丰硕的收获,并不是偶然。归其因,主要是突出了“精准”二字,而这也恰好get到了赴哈莞企们的“饥渴点”。

  那么,“2023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主会场为什么会选择哈尔滨?东莞市人社局又是如何做到让校企双方都满意的“精准”的?

  东莞市人社局局长陈智武介绍,之所以选取哈尔滨作为主会场城市主要出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从哈尔滨各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情况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均为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排名A类,排名全国领先,因此可以有效匹配东莞重点发展的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人才需求。其次,活动筹划阶段,东莞市人社局调研收集了历年参与名企名校行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意见,大部分企事业单位推荐到哈尔滨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原因主要是哈尔滨高校人才资源较多且专业对口,并且东莞用人单位在哈尔滨人才竞争相对较小,人才吸引力更大。三是,东莞市人社局还参考了创新人才地图报告中相关人才数据。

  “在供给侧方面,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分布,黑龙江省存量人才有23699人,应届高校毕业生11178人;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分布,黑龙江省存量人才有49678人,应届高校毕业生2889人。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会,高校人才资源集中,匹配我市重点发展产业需求的人才数量较高。从流入我市人才数量排名情况来看,在数字经济、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中,黑龙江省意向流入我市人才排名稳定在全国前13名左右,在我国北方地区中人才流入我市意向排名位于前列。在需求侧方面,我市用人单位中博士学历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和计算机领域研发高级工程师,硕士及本科学历需求岗位集中在以上同类型领域材料、电芯开发等研发工程师。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选择了哈尔滨。从引才成果数据和企业反馈来看,这次哈尔滨之行收获不小,还有‘惊喜’。”陈智武说。

  

  更长效:莞企哈校携手开启产教研深度协作

  不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家企业,人才战略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前赴后继、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才是保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性的根本,东莞的城市发展史和大批优质莞企的发展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如何与工业人才培养底蕴深厚的哈尔滨高校建立长效人才培养、供给的两地协作,就是此次赴哈的“校园东莞日”活动的后半场任务。

  “我是在东莞的一次校企合作活动上与东莞结缘,这十多年东莞从以往的外资、港资、台资为主到如今的民营企业崛起,这个过程中东莞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一年比一年强,而且对专业岗位分工也越来越细化,通过这次活动来看,甚至一些生产环节都进行了细分,这也与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谋而合。”哈尔滨理工大学就业市场服务科科长崔征说。

  此次哈尔滨“校园东莞日”上,崔征就代表哈尔滨理工大学与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崔征告诉记者,东莞企业注重实干,大家均承诺合作绝不走过场,将根据协议开展更深层次的产教研深层次合作,携手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实实在在地做到人才与岗位的长效精准对接。

  与哈尔滨高校签订了长效人才培养合作的东莞企业并不只有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在东莞人社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东莞新能源研究院、广东气派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还分别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收获最大的当属东莞新能源研究院这家东莞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搭建的科研平台。对于东莞新能源研究院与哈工大新能源学院两者间的具体合作内容,双方均未向外界透露太多信息,但是,记者在签约现场看到,为了表达对此次合作的重视,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东莞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助理韩东江,清早赶最早的航班专程从北京飞赴哈尔滨出席签约仪式,并与哈工大能源学院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对该院硕博人才进行了专场宣讲推介。

  

  更贴心:莞企“抱大腿”,学子“潮”东莞

  两天活动结束后,东莞储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麦颜,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这种“抱大腿”的感觉真好!

  “我们非常乐意抱东莞人社部门的‘大腿’,今年从西安的招聘活动起,我们就尝到了甜头,政府职能部门搭建平台,带队外出揽才,让我们更加顺畅地链接到了高校资源。许多环节,比如精准匹配揽才、以及与高校沟通洽谈合作等前期筹备工作,基本不用操心,我们带着岗位、带着目标来即可。这就是为什么一有这样的活动我们就会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的原因。”麦颜说,此次哈尔滨引才之行,博力威公司共收到意向简历183份,其中,本科生简历141份,硕士研究生简历42份;初步达成意向92人,其中本科生63人,硕士研究生29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智武等在东莞城市品牌和青春市集展示、互动区,了解东莞城市名片

  此次“校园东莞日”活动中,被贴心服务暖到的不仅仅只有参会的莞企。前来赴会的哈城高校学子们也被东莞在现场设置的“青春市集”给暖到了,数百学子在“青春市集”上被东莞的潮玩、美食、人才礼包等给“潮”到了。参与活动即可领取人才礼包、东莞美食、潮玩拼酷等,不到半小时,上千份礼包、美食、拼酷就被学子们排队领空,而需要答出东莞4张城市名片,或4个东莞重点产业、景点方可领取“潮玩”礼品的市集活动摊位前,整个下午都排着两条长龙。于是,记者在现场看到上百名学子一边排队,一边拿着手机“恶补”东莞城市知识的一幕,不少学子表示,未来,不论是否到东莞工作,他们都要去东莞逛逛,一起去东莞“潮”一把。

  来源:东莞市委宣传部

  原标题:《“2023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