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天大5位“学术新星”入选“博新计划”!
至此,我校已有27人入选该计划,涉及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等9个学科领域。在我校该计划的入选者中,已有15人留校转聘到学校副高级岗位,有2人拿到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
?
01
吴永萌博士后,2022年1月获得天津大学博士学位(提前半年博士毕业),3月加入理学院化学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张兵教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 Catal.、Nat. Commun.(5篇)、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Sci. Bull.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4篇。
入选感言:博士阶段在导师张兵教授的指导下,我开创了组内电催化炔烃半氢化的方向,尽管过程曲折,但最后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一些高水平论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为我在博后阶段的研究以及今后的科研道路打下了基础。此外,我取得的科研成绩离不开天津大学提供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和优良的工作环境。今后,我希望在天大取得更大成绩。
?
02
郭刘潞博士后,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师从陈志华教授。主要从事空间结构抗火及腐蚀相关研究,2021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23年获得天津大学优秀毕业生,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13篇,E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主持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已结题),参加天津大学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
入选感言:博新计划对我来说是对前期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机遇及挑战,它坚定了我踏踏实实做研究,继续科研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感谢恩师陈志华教授和刘红波教授,对我博士期间的指导以及留校做博士后工作的支持。感谢人事处及博管办老师在我申请博新计划阶段和入站过程中的精准赋能和关怀鼓励。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祝我们青年教师及学子们,在天大这片学术的沃土上,坚定理想、步履不停,同知同行,再创佳绩。
?
03
包志铭博士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师从焦魁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电解池等能源装置中的工程热物理及相关交叉学科问题,在Nature、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总计引用1600余次,获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一等奖、国际绿色能源学会学术创新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天津大学优博基金卓越奖励与优博论文奖等奖项。参与多项国自然基金、重点研发项目。具有天津大学-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双博士学位。
入选感言:感谢校人事处、博管办、特别是霍老师对我的耐心帮助与指导答疑!感谢机械学院、邓副院长以及各位指导老师,成立专家团,帮助我在内的博新申请人打磨材料!感谢导师焦老师对我申请书全文的耐心指导与深入打磨!希望我们后续申请人能够与导师、学院、学校积极沟通,充分发挥集体与个人力量,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
04
张钟毓博士后,2022年8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流体力学学科,并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流动稳定性和气动声学的应用数学理论研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亚声速自由剪切流中不同模态不稳定波(相干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声辐射机理。推进了渐近分析气动声学的发展,形成了几乎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将进一步向超声速流动、三维流动等深化推广。在流体力学权威期刊J. Fluid Mech.上发表多篇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受“天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基金”支持并获评“天津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
入选感言:能够入选“博新计划”仰赖于天津大学和机械学院力学系、高速室多年来的培养和支持,尤其要感谢学校人事处博管办、学院领导和合作导师的信任和鼓励。多年的研究经历告诉我,进步似乎没有短平快的捷径和流水线,唯有全面、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工作和每一项任务,有意识地主动探求“前因”与“后果”。如果能凝结成一个“经验”,那可能是我常对自己说的话——“不用着急,保持冷静,相信数学的力量”。
?
05
常鑫博士后,师从巩金龙教授和赵志坚教授,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在微观原子层面开展理论计算,凝练催化性能描述符,并进行实验合成验证和材料结构解析,实现低成本设计催化剂。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 Nanotechnol.、Chem. Sci.、ChemSusChem发表研究论文各1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在Chem. Soc. Rev.发表综述2篇;以计算合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Chem、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入选感言:感谢天津大学提供的优质平台,让我在博士期间获得了良好的训练。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巩金龙教授和赵志坚教授,教导我发现并解决重要科学问题,培养我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每个人的方向不同,产出成果的时间亦不定,无论数月乃至数年,皆应自省、自励,在磨练中提升自己,将科研之路走得更坚定、更长远。
“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争取加速培养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天津大学,是我国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自1985年以来先后获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学校大部分一级学科博士点。2020年,学校发布了《天津大学全职博士后队伍建设综合改革实施办法》,大力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全面支撑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中心工作。近年来,学校陆续推出系列支持政策和配套经费以招收和培养高质量的博士后队伍。为了使高水平的博士后人才计划入选者能够潜心研究、顺利工作,对于入选“博新计划”的博士后,除国家资助外,学校配套了经费支持,同时规定可以“特聘副研究员”开展学术活动等。在全国"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十大创新成果"遴选工作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聂根阔成功入选。
近年来,学校人事处积极组织各类人才计划和基金项目申报,加强培训,精心指导,应报尽报。2023年获资助情况,成绩斐然。尤其博士后基金的面上项目,有35人获得资助,创历史新高。另外,今年10月底在山东烟台进行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有27个团队进入全覆盖7个赛道3个组别的最终全国总决赛,位于全国高校前列。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在站博士后获得3金3银的好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