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积极开展食品小摊点质量提升行动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边超 庞起生)河北省沧州市目前共有食品小摊点6954家,其中流动小摊点备案873家,固定场所小摊点6081家,主要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居民区、市场周边及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经营早点、小吃、快餐、饮品等速食类产品,针对其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等特点,今年以来,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五步工作法”积极开展食品小摊点质量提升行动,切实治理和规范食品小摊点经营行为,打造了一批经营过程管控严格、食品安全有效保障的固定食品小摊点标杆典型。

  组织有力,开展有序。年初,制定固定食品小摊点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和要求,确保工作有序开展。采取召开培训会、发放培训资料和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加强对食品小摊点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法、《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等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从业人员规范经营的管理水平,提升监管人员依法监管的业务能力。

  深入自查,积极改造。全面摸排辖区所有获证在营食品小摊点信息,掌握其名称、数量、地址、从业人员、经营项目、经营条件以及原辅料采购等内容,建立底数台账。强化食品小摊点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改造提升,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全程追溯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经营过程食品卫生和质量安全。

  强化监管,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有针对性地解决弱点、难点问题。将食品小摊点纳入年度日常监督检查,加强重点地段,重点时间的检查巡查,坚持日常检查、专项整治和质量提升相结合、相统一,合理确定检查频次,重点检查投诉举报较多、消费量大和风险隐患高的食品小摊点,做好检查记录,并督促问题整改到位。严厉查处食品小摊点未备案经营、原料来源不明、制作过程混乱、场所脏乱差、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于存在较重违法行为以及屡查屡犯的依法从严打击,从重处罚。

  指导帮扶,拟定名单。按照“治理、规范、提升”的原则,推动固定食品小摊点原料查验、票据留存、现场操作、人员卫生、场所清洁、信息公示等关键环节规范化管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提升食品小摊点安全管理水平,促进食品小摊点规范化转型升级。按照任务表数量,选取32家卡证齐全、经营条件良好、管理水平突出的固定食品小摊点拟定为质量提升单位。

  严格验收,推广示范。年底,按照相关规定对拟定质量提升小摊点进行评价验收,验收结果纳入年度食品安全考核指标。以质量提升单位为样本,在全域内开展示范推广活动。通过质量提升行动,食品小摊点环境卫生、原料查验、过程控制、人员健康、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其中,渤海新区黄骅市压实管理方责任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做法对食品小摊点主体责任落实起到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黄骅帝鉴食品有限公司发挥企业管理优势,实行统一管理模式从合同签订、制度建立、店面设置、采购运营等各方面对食品小摊点进行约束和规范,在保护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市场秩序、塑造品牌形象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