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全面防控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2023年,青海省紧抓预防和治理两条主线,强化五项举措,全面推进防控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工作,着力构建青藏高原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新格局。

  强化制度建设,推进联动共治。青海将重大林草有害生物防控任务纳入地方政府林(草)长制考核指标,健全重大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联络、信息报告、工作通报、督导检查等制度。修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验收办法》《林业有害生物药剂药械管理办法》,编制《防治成本测算地方标准》。成立林草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成跨部门多学科专家组,深化处级干部“双包五联”机制,与云贵川渝滇藏六省(区、市)联合开展宣传培训、检疫执法等联合行动,形成制度管控、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常态化工作体系。

  强化监测能力,提升管控水平。青海在重要区域和风险区、风险点加设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增加监测频次。实行网格化管理,县市级林草部门干部分区包片,上下联动。在重点区域创建青海省松材线虫病等外来入侵生物管理示范区,推行护林员“十株调查法”,强化“第一步监测精准度”。全面实行地面现场数据采集、定期空中无人机智能化识别监测,提高监测范围和准确性。加强基层森防实验室建设,开展检测人员培训,加大取样检测频次,提升早期鉴别能力。

  强化保障措施,增强治理能力。加快推广应用生物、物理、营林等综合绿色防控新产品、新技术、新措施,全面开展农药减量和防治提效行动。制定青海省生物药剂使用推荐名录,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的应急队伍,开展省级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整合天然林、公益林等防控资金,加大国家公园、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开展“绿盾2023”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行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培训,利用各类活动日、宣传日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系列科普宣传,组织开展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竞赛, 提高全社会对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认知和参与。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工作质量。开展本土灾害治理关键技术研究攻关,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率先开展松材线虫病预防区的防控措施和预警体系研究。加强防治项目审查、实施等过程的全链条监管,完善全省药剂药械管理系统,定期对农药使用和包装物回收进行评估,制定社会化防治服务组织资质认定和等级评定标准。组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开展“一种一策”精准治理。

  强化队伍建设,维护行业形象。青海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开展以护林员为主的应急队伍技能培训,不定期进行实战演练。强化典型引领,充分挖掘行业内优秀集体、先进个人,集中宣传报道,提升行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依托“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引入中国科学院专家,开展云杉小蠹虫专项研究,进行科技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等。

  近5年,青海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542.6万亩,年均防治面积300万亩左右,无公害防治率达97.9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降到0.04‰。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郭瑞 于春梅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