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福利)官宣!2021下半年教资报名时间、笔试公告正式发布!快来看报考条件!

  大家好,我是课小观!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2021下半年的教资笔试公告正式发布了!

  快来看详细信息!

  公告来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

  教师资格证是全国统考考试,除西藏还没有加入全国统考外,全国所有统考地区的报名开始时间、考试时间以及出成绩时间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具体时间点上略有差异,小伙伴们都可以来参考一下:

  报名时间:9月2日8:00至5日12:00

  报名信息审核截止时间:9月7日17:00

  缴费截止时间:9月8日24:00

  考生信息更正截止时间:10月26日17:00

  网上打印准考证时间:10月25日至30日

  考试时间:10月30日

  成绩公布时间:12月9日起新疆和内蒙古也将从这次考试开始加入全国统考。确定好考试时间后,大家还要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考教师资格证必须要满足以下学历条件:

  1.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 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 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 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5.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温馨提示:“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指的是中专学历必须要求师范学校毕业,中专以上的学历无师范要求。幼儿、初中的报考要求也同理。

  另外,部分地区会在教师法的要求基础上,提高报考条件,如果当地今年的报名公告还没有出,大家可以以往年的笔试公告作为参考,每年的报考条件很少有变动哦。

  简单来说:

  全日制本科生,大三才可以开始考;

  全日制专科生,大部分地区要求大三,少数地区要求毕业前2年就可以报考。

  非全日制本科及专科在毕业拿到证书后才可以考。

  由于每个地区的条件略有差异,课小观只能大体为大家总结一下,具体要求还需要大家查看报名公告哦~

  教资报考地区仅限考生的户籍、学籍、居住证所在地。

  只要符合以上要求,每次考试的地点都可以与上次的考试地点不同,且最后的教资成绩不受更换考试地点的影响,全国都认可!

  额外注意:少数地区(如:重庆)要求本省户籍的外省学校在读考生只能在学校所在地报考,具体要求以当地公告为准。

  正在等开学的专升本本科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如果学信网还没有生成你的新学籍信息,是无法在学校所在地报名的,只能在户籍地报名哦~

  考教资最关键的报考条件就是这些了,只要符合学历要求,无论师范还是非师范生都可以考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在教资笔面试报名及考试期间都用不到,所以没考出普通话证书的小伙伴也可以大胆报名哦!

  据课小观了解,很多小伙伴在1个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考试了,但有的小伙伴对报名还有很多问题。欢迎评论哦~

  1. 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2)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

  2. 教育的起源学说

  (1)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利拓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3. 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4. 近现代社会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 孔子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2)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学思结合的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学记》的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豫时孙摩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进性、集体性教育原则。

  (3)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就失也,教也者,张善而救其失者也。

  (4)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5)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8. 夸美纽斯

  (1)《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萌芽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9. 赫尔巴特

  (1)《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2)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3)四段教学法

  10. 杜威

  (1)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2)无目的论

  (3)五步教学法

  1.(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

  (1)查找文献资料;

  (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5)撰写研究报告。

  2.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3.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4.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

  5.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育内容、教学手段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

  7.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8.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

  (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9.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

  10.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与人的发展(二);教育目的

  1. 顺序性

  教育启示:循序渐进教学

  2. 阶段性

  教育启示:针对性教学

  3. 不平衡性

  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

  4. 互补性

  教育启示:长善救失

  5. 差异性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6.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学校的培养目标

  (3)课程的目标

  (4)教师的教学目标

  7.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8.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9. 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1)政治、经济、文化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10.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德育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

  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1.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经济)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政治)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人口)

  (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本国历史+外国经验)

  2.双轨制

  (1)特点:两轨既不相通,也不衔接

  (2)代表:英国、法国、西欧

  3. 单轨制

  (1)特点:仅有一轨,有利于教育普及

  (2)代表:美国

  4. 分支型

  (1)特点:前半段单轨,后半段双轨

  (2)代表:苏联

  5.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义务教育的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免费性

  7.教师的劳动特点

  (1)示范性

  (2)创造性

  (3)复杂性

  (4)广延性和连续性

  (5)隐含性

  8.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9. 教师的成长历程

  (1)关注生存

  (2)关注情境

  (3)关注学生

  10. 教师职业成长的途径。

  (1)职前师范教育

  (2)职后: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他人经验;参与行动研究;反思自教学经验

  1.师德为先的基本内容。

  (1)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依法执教。

  (2)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3)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能力为重的基本内容。

  (1)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2)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3)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3.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基本内容。

  (1)职业理解与认识

  (2)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4)个人修养与行为

  4.简述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内容。

  (1)教育教学设计

  (2)组织与实施

  (3)激励与评价

  (4)沟通与合作

  (5)反思与发展

  5. 制约课程的因素

  (1)社会需求。

  (2)学科知识水平。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6. 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文化知识

  7. 课程计划的地位

  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

  8. 课程标准的地位

  (1)指导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2)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3)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9.教材的地位

  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10.隐性课程资源

  指以潜在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师生关系、家 庭氛围等。它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1.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确定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2.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的因素

  (2)学校内部的因素

  (3)学校外部的因素

  3. 新课程结构特点

  (1)均衡性

  (2)综合性

  (3)选择性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内容。

  (1)信息技术教育。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研究性学习。

  (4)劳动技术教育。

  5. 新课改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

  (3)探究性学校

  6. 课程管理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7. 明适应

  由暗到明的适应

  8. 暗适应

  由明到暗的适应

  9. 社会知觉

  (1)第一印象——初次见面

  (2)晕轮效应——“一坏百坏”

  (3)刻板效应——固定看法

  (4)近因效应——最近印象

  10. 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

  (2)理解性

  (3)选择性

  (4)恒常性

  1. 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

  (3)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2. 注意的功能

  (1)选择

  (2)保持

  (3)调节

  3. 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

  (2)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3)随意后注意:有预先目的、无须意志努力

  4.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5. 遗忘的规律

  速度先快后慢,内容先多后少

  6.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7.提高记忆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8.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

  (2)概括性

  9. 科学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10.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2.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3. 情绪的分类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4. 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信号功能

  (4)调节功能

  (5)感染功能

  5. 情绪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1)注重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感染力

  (2)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会学生调节情绪

  6. 意志品质

  (1)自觉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

  (4)坚持性

  7. 意志品质的培养

  (1)自觉性训练

  (2)果断性训练

  (3)坚持性和自制力训练

  8. 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2)稳定性

  (3)整合性

  (4)功能性

  9. 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10. 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 学习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功能

  2.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高强度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2)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效果最好

  (2)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任务难度越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3)动机水平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 U 形关系

  3.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成就动力理论

  (1)追求成功的动机

  (2)避免失败的动机

  5.成败归因理论

  (1)三维度:内部和外部;稳定和非稳定;可控和不可控

  (2)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6.自我效能感理论

  (1)成败经验

  (2)对他人的观察

  (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7.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2)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3)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4)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5)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6)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

  8.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有效运用表扬

  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1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动作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2.观察学习动机的来源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

  3.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

  (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概念由大到小

  (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概念由小到大

  (3)并列结合学习——概念之间平行关系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强调情境式学习、合作学习

  5.有效概括的方法。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使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6. 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

  (1)原型定向

  (2)原型操作

  (3)原型内化

  7.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定向阶段

  (2)模仿阶段

  (3)整合阶段

  (4)熟练阶段

  8.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讲解与示范;

  (2)合理安排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9.智力技能的培养方法

  (1)展开与分解性策略

  (2)变式练习策略

  (3)反馈策略

  (4)条件化策略

  10.智力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更多教资笔试资料欢迎领取课小观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