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己选的兴趣班不愿上,是选择体验没有到位?

  

  文|张蔚斐

  专家|张璇

  来源|成长的可能

  在便利店看见零食走不动道,哭着闹着要买零食;明明报班之前问了他的意见,答应的好好的,正式上课后拖延不学。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头疼事”,孩子的选择背后体现了哪些不同的心理?

  琪琪妈妈最近有一件比价困扰的事,琪琪今年5岁,身边同龄的孩子都报了好几个兴趣班,琪琪妈妈也操心起这件事来,由于身边有很多“反面”教材,家长每天逼着孩子上课,家里鸡飞狗跳,为了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琪琪妈妈决定采用民主的方法,让琪琪自己体验,挑几个她感兴趣、愿意学的班。

  在体验的过程中,琪琪并不主动,这和她一直以来的性格很统一,琪琪一直不太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琪琪妈妈问:“报一个钢琴课好不好?”琪琪答应了,本来看似皆大欢喜,但钢琴课还没上几节,琪琪妈妈就发现了问题。

  “每次送她去上课,都是三催四请的,磨磨蹭蹭,你要说她不喜欢,明明是让她自己选的,为什么报课前答应地好好的,上课后却是这样的态度呢?”琪琪妈妈很困惑,她是不是有拖延症?她是不是没什么主见?

  其实,琪琪不仅在兴趣班上和妈妈有不同意见,很多情况下,母女俩在做选择时都会有冲突。

  就拿吃零食这件事来说吧,琪琪总喜欢尝试便利店的小零食,在琪琪妈妈看来,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吃了以后就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还有些零食,虽然不影响健康,但在琪琪妈妈眼里,也有更好的替代品。比如,琪琪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买奇趣蛋,里面的小玩具让她着迷。琪琪妈妈却很不满意,每次不想买,琪琪就软磨硬泡。

  “我给她准备了更好的巧克力,成分配料都更健康,很多零食明明有更好的替代,她怎么就是不喜欢呢?每次在便利店都要磨蹭半天,为这点小零食纠结,赖着不走。多说几次她就情绪崩溃,有时候想,孩子要的小零食也不贵,要不干脆满足她?但是有一次买了一大盒奇趣蛋给她,她还是喜欢在便利店缠着你买。有时候又觉得孩子选的零食实在是不健康,不能纵容她这样得不到就耍赖的性格。”

  但是,每当琪琪的爷爷奶奶带她,总忍不住琪琪的软磨硬泡,给她买妈妈不让吃的零食。想让孩子有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吃更好的零食,琪琪妈妈做错了吗?

  无论是选择吃什么零食、还是选什么兴趣班,背后都体现了孩子的自主选择意识,想法经常被否定的孩子会有哪些问题?对此,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张璇给出了解答。

  #1

  经常被否定的孩子容易没有主见,把“掌控感”还给孩子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最开始,家长把它当成一个“零食问题”,想的是“我该怎么给孩子寻找更健康的零食替代?该怎么延迟满足?”但容易被忽略的是,很多没有主见、做事拖延的孩子,在追根溯源时发现,这些孩子最开始往往就是在“零食问题”上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其实,“零食问题”背后是亲子关系的问题。

  很多家长的想法都是这样的,孩子老缠着我买零食,我觉得不健康,我就给你准备其他好吃的、健康的零食替代,不要胡买。或者把这类孩子爱吃又没营养的零食当作完成任务后的特定奖励。这时候,妈妈想的很多解决办法都是在解决“让孩子不去吃、少吃零食”的问题。

  但其实,孩子缠着你要零食的背后体现了孩子怎样的需求呢?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是对这些零食感到好奇,想体验,从孩子们的角度来说,对这类零食他们有掌控权。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我想要自己去挑选一些东西,我需要一点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掌控感”。但是父母的“照顾”特别全面,这些不健康的零食,是父母的“头号敌人”。

  而父母之所以会这么焦虑,还有一个原因是来自父母的想象。比如,孩子吃了这个小零食是不是会影响他吃饭?摄入了过多糖分是不是会让他们上瘾?是不是会养成不好的饮食习惯?添加剂过多、用料不好的零食吃完会不会导致孩子生病?这些想象也是很多矛盾的根源,其实,吃零食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吃饭,这是需要家长去观察的。通过观察发现零食影响吃饭的底线在哪?再帮助他们调节。

  有时候孩子只是出于好奇,想尝试体验一下,或是一段时间的新鲜感,不会长久持续,对于他们来说,吃这些零食不是为了健康,而是为了获得一些心理满足感、自由选择的乐趣以及快乐的体验,这些感受对于孩子来说也很重要,孩子们在幼儿园待了一天,在很多规则下行事,对于自身精神是很大的消耗。如果放学之后、回家时能有一些环节增加他的愉悦感和掌控感,其实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减轻压力。

  你有没有在以下这些场景中做过同样的事?

  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吃一种形状奇特的棒棒糖,回去跟家长一说,家长说这糖都是色素,你吃这个健康的糖;孩子就想搜集奇趣蛋里的小玩具,妈妈说这玩具你玩了两天就没兴趣了,想吃巧克力可以买更健康的。

  很多家长常常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否定孩子的想法,认为孩子的想法是不合理的,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我认为特别好的替代。但是这些替代能让孩子对某种新鲜事物的渴望消失吗?其实是不能的。

  #2

  反抗、拖延、缺乏主见?否定孩子的需求会导致哪些问题?

  那么,这些不会因家长提供的替代方案而消失的渴望和总是被否定的感受会逐渐演变成什么呢?

  孩子很有可能逐渐演变出三类性格。

  第一种,反抗型。家长买了很多又好吃又健康的零食,但他就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显得处处和家长作对,在家长眼里,他们叛逆、不听话、任性。

  第二种,拖延型。有些孩子发现自己反抗无果,就开始和家长斗智斗勇。比如家长给他们报兴趣班,问他们喜不喜欢?他们实际上不喜欢,但是不说出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表达不喜欢也没用,家长总有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他们表面上答应去上课,但是实际上想尽办法拖延,上课磨蹭。

  第三种,缺乏主见型。当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可能没有经历正常的自我发展过程,会隐藏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或是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容易否定自己,没有信心,变得比较没有主见。

  鼓励孩子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很重要,虽然孩子喜欢的零食在我们看来是不健康的,但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就像有些人觉得今天天气很冷,有些人觉得不冷,我们不能强迫觉得冷的孩子承认不冷,这是没法否认的感受。

  但如果孩子总被否认,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表达的想法都没用,爸爸妈妈总有更适合的方案,可能他们就会去隐藏自己的内心。表面上都说好,实际想法家长很难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庭到了孩子青春期时,总觉得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孩子越来越难沟通的原因,为什么父母会感觉我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呢?就是因为他们的真实想法被隐藏了。

  除了亲子关系的疏远之外,更糟糕的影响就是孩子也开始否认自己的感觉,对很多事情都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也是很多家长在孩子长大后觉得我的孩子没什么主见的原因之一。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没有主见,只是他不能相信和确认自己的想法。

  很多孩子长大后显现出的没有主见的性格问题,倒推回去,可能就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没有给到他们足够的选择权和掌控感。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有一个心理任务叫“发展自我同一性”。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能力,擅长什么,短板是什么?这些问题最终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他对自己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自负”,并不是真正的自负,而是他们在探索。比如有些事他认为是对的,坚持去做的时候他们可能听不进劝,家长有时候很担心,想干涉孩子。但其实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能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之内多尝试,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验,这些经验也有助于他们整合自己,这是正常的青春期成长过程。

  但如果孩子缺少这一过程,一直被压制着,很多事都要询问父母的意见,我提出的想法总是不被允许,不能尝试,就没办法在这个阶段真正成长,可能会延后体验,也可能会缺乏体验。

  #3

  边界清晰,在安全的范围内允许孩子多体验

  很多时候,父母会把孩子的事变成自己的责任,给自己太多压力,对自己、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还是以吃零食为例,孩子需要通过体验获得更多判断。如果零食吃多了,错过了吃饭,很有可能就要体验饿肚子到下顿饭。有了真实的体验,孩子才有动力去调整自己。

  家长送孩子上学也是一样,孩子磨磨蹭蹭,你一直催促,最后孩子迟到了他还怪你。正是因为家长唠叨催促太多,在上学这件事中,家长把不迟到的责任变成了自己的责任。

  家长要做的事就是边界清晰。比如我送你上学,但是我几点前必须要出发,不然我自己上班要迟到,上班迟到是我的责任,上学迟到是孩子的责任。大人必须把明确的边界告诉孩子。如果体会过了迟到,正常发展的孩子都不愿意迟到,所以他们会逐渐有自主意识,知道不迟到的边界在哪里。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如果他们缺乏自主,在学习上可能也会缺乏动力。

  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到了三年级终于不磨蹭了,在学校把作业写完了才回来。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有清晰的边界。

  家长需要相信孩子就是有自己向上成长的动力的,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帮助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而不是每天催促、追着他们跑,并代替他们做决定,把他们的事变成自己的事。无论是吃零食还是学习,都应该秉持这样的原则。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体验,有时候,家长会用自己成年人的经历代替孩子的体验,放大焦虑。当家长替代孩子去做事的时候,就容易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也不利于他们培养自主意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