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敏:魅力课堂之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东海潮音”新作展

  

  杨小敏的魅力课堂

  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

  日前,温州理工学院杨小敏教授为“慕课西行、同步课堂”活动上了一堂《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的课程,温州理工学院的60余名学生和新疆理工学院的50余名学生同上一节课。

  杨小敏老师选择“从天上到人间——走进《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三世情缘”为主题,循序渐进又系统深刻地向同学们讲解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以及宝黛爱情纯粹、真挚以及灵魂上高度契合的进步性和现代感,同时以串珠式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有效挖掘《红楼梦》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带来的玄妙和震撼,让学生们感觉犹如海边拾贝一般,发现《红楼梦》里处处有收获,时时有惊喜,不少同学表示因此爱上《红楼梦》。

  温州理工学院陈晓丽同学说:“杨老师对书本内容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让我们充分感受汉语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新疆理工学院王彪同学说:“杨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让我从不愿主动欣赏到慢慢接受并引发兴趣,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原来《红楼梦》这本书是这么有趣,不由自主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我开始想主动去了解这本书的深奥之处。”新疆理工学院学生贺娇艳同学形容杨老师的课堂是“软软细语声,袅袅古筝音,像传播到新疆阿克苏的一泓沙漠中的清泉,让理工学子耳目一新;也像冬日的一缕阳光,让两校学子彼此感到妥帖、温暖”。

  杨小敏系温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教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会员,浙江省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红楼梦》人物研究是她主要的研究方向,她以红楼人物为切入点,从文本出发,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对红楼梦中重要人物进行专题化立体化的赏析与探究,同时将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生活链接。她的讲课文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兼具,深受学生欢迎;2022年9月,她主讲的《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课程登上《学习强国》国家平台。课余时间,杨小敏为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开过50多场“红学”讲座,反响热烈。

  让我们跟随20汉语言文学五班金韬同学的采访,走进杨小敏老师的魅力课堂——

  (金韬同学,以下简称“生”;杨小敏老师,以下简称“师”)

  生:杨老师,您能对您的这门课程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吗?

  师:《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这门课程是为高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在线通识课程,也是省首批一流线上精品课程。课程立足小说文本细读,以红楼经典人物赏析为切入点,结合诸多名家的人物品评,以一个个“鲜味”十足的现代视角,以“诗”、“乐”、“书”、“画”的艺术呈现,对《红楼梦》中重要人物进行专题化、立体化的赏析和探究,形成集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课程风格。在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和坚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最终达到立德树人、文化传承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目标。

  生:作为在线通识课程,我们观看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呢?

  师:本课程主要开课平台有以下几个:

  1. 智慧树网

  (https://www.zhihuishu.com/)

  2. 学习强国平台

  (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9992944329708702232)

  3.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https://higher.smartedu.cn/)

  4. 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https://www.zjooc.cn/)

  生:据了解,您这门课开课有十几个年头了,期间有获得哪些重要的荣誉或奖项吗?

  师:课程在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一些小成绩:本课程浙江省首批精品在线课程,课程教学网站曾获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教学视频曾获省高校教学微课评比二等奖;去年在省共享平台运营商举办的“蓝奥金课堂”网课评选中侥幸获得第一名;课程今年6月作为省“能者为师.特色课程”推送教育部参评,目前已入选教育部“能者为师”首批特色推介课程,正在公示阶段;还有就是今年上线国家《学习强国》平台等等。当然这些荣誉和成绩和学校领导们的支持、同事们的帮助、学生们的认可是分不开的。比如课程能上线《学习强国》国家平台,要特别感谢学校吕朝晖书记和温州《学习强国》平台的鼎力推荐。

  生:您这门课的受众仅限于高校学生吗?

  师:本课程作为高校的通识慕课,它的主体受众首先当然是高校学生,但除此之外也对社会学习者免费开放,尤其是上线《学习强国》国家平台后,受众面会更广。课程上线《学习强国》两个来月时间,单个视频的浏览量就已经达到了90000+,同时本课程也是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师资培训学分课程;此外课余时间,在线下我也为温州各高校及社会各界作过几十场的相关讲座;2020年3月新冠疫情期间,应政府相关部门邀请,为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华侨子女开设中国文化精品课程跨国讲座,讲座吸引了600多人在线观看,留言点赞数达到了15000多条,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打开了一扇“窗”,被“学习强国”关注并报道。

  生:课程获得过诸多荣誉,您能跟我们讲讲您这门课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吗?

  师:我的这门课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点:

  1. 人物鉴赏,引领兴趣,夯实人文素养---以文“育”人,文化培根

  我们都知道人文素养的展现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文学欣赏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人物又是一切文学欣赏的核心。故此,我这门课选择以“人物”这一红楼灵魂作为学生最感兴趣的切入点展开文学鉴赏活动。课程具体教学中立足文本,以“人物”串联书中涉及的各种文化样态,通过《红楼梦》中如哲学、文学、医学、艺术、建筑、饮食、民俗等的综合分析,对小说中重要人物进行文本的、文化的、美学的、历史的、现代的、立体化的鉴赏,由点及面梳理“红楼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他们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底蕴,夯实他们的人文素养,达到以文“育”人,文化培根的给养目的。

  2.文艺兼具,跨界融合,提高艺术审美---以文“美”人,文化怡情

  为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丰富内涵,提升学习者的艺术审美能力,教学中将多种艺术形式和人物鉴赏有机结合:比如用了10种乐器演奏融入教学,引领学生来一场“红楼美育之旅”,《中国教育在线》《人民日报.人民网》等曾作相关报道;给每个鉴赏的人物创作人物肖像诗(近30首)辅助课程教学,见诗见人,深化形象;此外课程中还加入了绘画、书法等手稿配合教学。这种以“文”入教、以“艺”促学的教学形式使得本课程图文并茂且绘“声”绘色,形成集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教学特色,带来非常独特的赏心悦耳的审美感受,达到以文“美”人,文化怡情的艺术效果,这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可以说也是独树一帜的。在省平台2021秋季课程的评价栏中,有1579位学生对这种文“艺”兼具的教学形式给予了五星评价和高度的文字留言评价。

  3. 三“育”导向,上下联动,融入课程思政---以文“化”人,文化铸魂

  课程深度挖掘小说中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以文育、美育、德育的三“育”协同理念为导向,课前以“问题设置”驱动“文本阅读”;课中结合线上学习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翻转课堂;课后开展“红楼拓展活动”,例如文创专场、演绎专场、朗诵专场、书画专场等,在了解、传播和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中国文学之美、艺术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培育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情感提升无缝衔接,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和教材之中,达到以文“化”人,文化铸魂的目的。

  生:在您的回答中,我了解到这门课还有“红楼拓展活动”,你认为开展红楼实践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呢?

  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红楼梦》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作品,如何在当代能守正创新,传播弘扬?我们的《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系列活动就是一种新的尝试与体验。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同学们对《红楼梦》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能让当代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在心中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生根发芽!

  生:上过这门课的学生他们是如何评价这门课的呢?

  师:非常感谢历届学生对对这门课的肯定与认可,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最为欣慰和愉悦的事情,是我们站在讲台上授课的无穷动力来源,当然这其中还有作品本身的经典魅力。我们可以随机开看一下平台上学生的留言评价:

  1.整个课程条理非常清晰,非常生动有趣!不仅是一次知识之旅,更是一次充满古典韵的身心享受!

  2.杨老师的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我很喜欢,不仅上课的方式、内容都很新颖,结尾部分的诗句和古筝独奏更令人惊叹,作为一个汉语言的学生,对我的帮助也是极大的。

  3.老师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很深的内涵性与讨论性,可以让我们有比较好的理解与反思,这门课将《红楼梦》里的重要情节和人物拿出米讲,对于这类我很久没看原著的人是个好处,因为这些情节我还记得。课程内容老师讲的有趣生动,以音乐和诗歌结尾,特别具有风味。在每个话题剖析结束后,老师紧接着便抛出了与此密切关联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让我们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了了解上,更能够引导我们主动地进行思考。在剖析各个问题时,老师能够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没想到能这么轻松的学习名著,感觉受益匪浅。

  4.老师的教学方式着实是令我耳目一新。虽然这门课程是以视频的方式来展现,但我仍觉得生动多彩。先不提其他的,单是从 PPT 制作就能看出老师认真与严谨,除了十分切题外,不同的人、物、事都能配之相应的图片或背景音乐来配合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与想象,因此,我总能被制作精美的 PPT 和筒洁直观的教学讲解所吸引,从而跟随着老师的步伐去领略红楼之美。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每个视频的结尾都有杨老师亲自演奏的红楼人物乐曲,与诗词相照应,我在欣赏曲子的同时还也能回顾所学知识。真的非常不错。

  

  

  

  

  生:杨老师,我们很惊奇您是如何用十种乐器演绎《红楼梦》这门课的呢?

  师:这也是我这门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课程教学过程总共用了10种乐器。分别是古筝、古埙、陶笛、巴乌、排箫、竹笛、空灵鼓、莱雅琴、葫芦丝和印第安笛。我们知道,文学和艺术从来都是分工不分家的,加上一直以来我在乐器演奏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并会较多的乐器演奏,所以我就利用自身的这种艺术特长为不同的人物“量身定制”编配符合他(她)们性格、情绪、命运、情节的乐曲,然后用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并配上原创红楼人物诗作,这种相得益彰、古韵古风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沉浸式体验,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直观感受,还能更为深入地和红楼人物共情共鸣,渲染氛围而意味无穷,使《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灵动饱满。

  

  

  

  杨小敏

  

  温州理工学院副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会员,浙江省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红楼梦》人物研究,主讲课程有《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红楼梦研究》、《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等;曾荣获“市级优秀教师”“教学优秀奖”、“最受学生爱戴教师”、“教坛新秀”等多项荣誉;课余时间为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开过50多场“红学”讲座,反响热烈,《学习强国》《中国教育在线》《人民网》《温州日报》等媒体曾做相关报道。

  东海潮音——新作展

  “新作”,可以是崭新之作,更应该是创新之作。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一所理工类应用型的高校,创新是办学的核心动力。

  栏目每次只刊发1件作品,它可以是文学与艺术,也可以是艺术与科学、科学与创造的结晶。它可以是一篇美文,可以是一组(幅)摄影作品,可以是一幅绘画,可以是一部新著,可以是一个发明创造,可以是一个设计方案,可以是一堂课……只要它是新的,崭新的,创新的。

  期待你来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