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对那些学习“还好”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留心了
导语:最近,看到很多的家长都在讨论孩子第一次月考的事情,特别是高一新生。
上次,有位朋友跟我说,她家儿子马上就要迎来高中的第一次月考了。
于是,她试着问了下孩子的学习情况?问问考试有无把握?她儿子却只回复了她两个字,“还好”。
一听儿子说这话,她的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起来,很是着急,但又不好缠着继续追问,只得忍下,再另外想办法。
如上面朋友说的情况,那些喜欢回答父母问题时,特别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事儿,绝大多数孩子都会说“还好”。
这已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了。
作为高一新生,第一次月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关系到分班,又影响着老师对孩子的印象和定位。
可是在这里,我要说的不是月考有多么地重要,我们要怎么怎么地重视。
我想说的是在高中三年的初始阶段,对于孩子在学习上的各种“还好”,家长们一定要留心了。
所谓的“还好”,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将就。
当问到孩子学习情况时,孩子总是回你一句“还好”或“还行”,这其实是一种对自己所学的不确定,更是一种对自己的将就。
学的将就,考试就会不确定,每一天在“还好”的自我安慰中度过。
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刻,对于那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的人事物,我们大多都会选择说“还好”、“还行”和“还不错”等这样的话。
这样的说词从表面上看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一般般、还过得去的意思。可是,我们若仔细去思索求证一下,就能明白它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①经常说“还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对待学习,没什么信心;对待自己,也没什么自信。
在学习上,自己觉得学会了一些知识,可真正用起来又好像没学会的样子,心里发虚不确定,只能用模棱两可的言语来应付。
“还行”、“还好”或“还不错”等这些不确定的词,说到底它就是不怎么好的意思。
学得不怎么好,有人问起来,自然就没法肯定地回复,信心也就不足够了。
②不清楚自己要什么
德国作家伊曼努尔?康德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一个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没有学习的目标,差不多就是一种混日子的状态,得过且过,飘到哪就是哪。
可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那么他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达成所愿,而不是随便地敷衍了事,将就一下就好了。
因此,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往那个方向使劲,这很重要。
现在,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藏在“还好”背后的本质是将就。那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对于孩子爱说的“还好”应该怎么做吧?
首先,重点关注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心理学指出,高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孩子进入高中后,成年的脚步离他已是越来越近,不论是心理、生理还是身体都在发生着急速地变化。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的意识明显增强,对于父母的管教甚是抵触和厌烦。他们的内心世界极是活跃,却从不会在父母的面前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或感受,变得内隐和沉默。而这些特点往往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
因此,重点关注和了解孩子的想法比月考来得更重要。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父母能够清晰明了孩子的想法,在关键时刻帮一把,这对孩子的成长将大有助益。
其次,注重和孩子的高效沟通
说到高效沟通,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
认识一对父母,初中三年从没有一次缺席过接送孩子上下学。
三年下来,他们的孩子从班里倒数,跻身年级的前几名,进入高一的重点班,完美的做到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问他们是怎么做到每天接送孩子的?他们说习惯成自然。
他们还说,每天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趁着走路回家那会,跟孩子说说话,聊聊在学校里或者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对于了解孩子的想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沟通起来也更高效,并且还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现在,他们和孩子之间有的是说不完的话,孩子也是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彼此都心照不宣,更加厚爱对方。
再次,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叛逆,他们的自主意识越来越明显,听不进父母的话更是常事。往往是父母刚一开口说话,孩子就会不耐烦的赶紧拒绝。
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他希望父母能够承认自己已经长大,可以独自处理很多事情,也渴望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在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中,讲到正面管教孩子方法的核心是和善与坚定并行,其实也就是说的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最后,一定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美国作家富兰克林也说:“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高中阶段的孩子,身体生长发育最快,思想上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
从初三下学期开始,我家儿子的衣服裤子和鞋子,一会不是小了,就是又短了,更新得特别快,思想上的变化还更大。
孩子现在高一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
学校的大锅菜他不大爱吃。因此,每晚下自习回来,他总要吃上一大碗饭,早上还得给他准备好牛奶,并且不定期地要给他做些营养餐。
他想吃什么,只要合理,我都会尽量地满足。
有道是把身体养得倍棒倍棒的,才能更好的学习。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于歆杰在2019清华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发言说:“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也不是3000米中长跑,而是马拉松”。
一个好身体才是学习的根本,更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
有了好身体,才能跑好人生的这一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