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在两江丨“十个一百”精品课程 千余个学生社团 两江新区课后服务再升级

  “孩子们放学后,得有人接得住啊。”今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调研时指出:“首先这件事要由学校来办,学校不能把学生的课后时间全部推到社会上去。”

  “三点半”难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课后服务,两江新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探索。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课后服务改革,经过扩大试点、全面推广、优化提升,实现所有学校全覆盖,惠及学生6万人。最新调查显示,社会对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

  

  ▲教育部网页截图

  今年3月24日,教育部网站上发布教育部简报〔2020〕第64期的一篇文章,名为《重庆两江新区创新课后服务机制 增强家长学生获得感幸福感》,这篇文章,点名表扬了重庆两江新区在“延时服务课程”开展做出的创新成绩。

  两江新区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为目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课后延时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推出“十个一百”精品课程和千余个学生社团,推动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再升级,让更多学生留在校内,进一步推进“双减”落地生根。

  “十个一百”精品课程“因材施教”

  “今年,我们在实现课后延时服务所有学校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十个一百’精品课程计划,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围绕义务教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STEAM教育、智慧教育等10个方面,各开发100节精品课程资源,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据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廷学介绍,不同课程会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栏目进行分册设置。

  

  在“十个一百”精品课程中,两江新区开设了小学思品“加油站”课程,积极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要求,让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

  小学思品“加油站”

  该课程立足于国家中小学课后服务民生工程,通过两个维度进行立体化,螺旋式课程建构开发100节思想政治教育课后服务精品课,以“学科融合学党史”“思政教育育品行”“家校共育育思政”等新途径,将思政教育纳入课后服务中,植入学校德育中,融入学生生活中,通过“课后思政”对学生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引领。

  在语、数、外等科目上,两江新区也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站在儿童立场进行课程设计。

  小学语文分级阅读课程

  该课程每个年级一本读本,每本由“单篇阅读”“多篇阅读”“整本书阅读”和“有声悦读”四部分组成,是以学生视角编写的师生可共用的读本。一方面,该课程体现了统编教材的训练体系,聚焦阅读能力与朗读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另一方面,课程注重阅读过程的指导和阅读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学而有法、学而有趣。

  “这是对单篇文章做加强版理解指导,用多篇文章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对整本书阅读做系统指导,对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做关联指导,丰富了师生阅读学习的面貌。”参与课程设计的老师说。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课程

  课程以提升学生“学动力”与“学思力”为主线,将六个年级分为三个年段,分别以“走近数学”“玩转数学”“挑战自我”为主题,研发主题式教学内容,构建知识模块系统。课程主要体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表现和反思,发展思维品质,生成数学素养。

  “我们想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人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参与课程设计的老师说。

  小学英语Plus One听说训练课程

  以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为主,开展英语+融合课程。具体包括构建与主教材融合的自然拼读体系,实施与单元主题深度契合的英语歌曲教学,开展英语电影配音、英语戏剧、英语朗诵和演讲等兴趣课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两江新区结合新区智慧教育发展特色,专门开发设计了A-STEM综合课程和智慧教育“技术+创”课程。

  “我们紧扣两江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建设重庆智慧之城‘两大’定位,围绕两江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高两区’目标,以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为引领深入推动智慧教育。”彭廷学说。

  

  A-STEM综合课程

  紧扣国家STEM科创教育战略需求,基于STEM教育理念,秉持跨学科知识融合取向,坚持以科学教育为核心,以艺术教育为羽翼,以人文熏陶为引领,率先在西部地区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应用与推广,构建起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校园文化共同体、教学实验田、课程示范校,形成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A-STEM课程育人模式。

  智慧教育“技术+创”课程

  以“技术”为依托,以“创”为旨归,以“问题解决”为抓手,以“项目驱动”为策略,以“版块式活动”为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确立“创想”“创见”“创能”“创作”“创汇”五创目标模块,体系化开发网络素养、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慧公园、乐评嘉年华 5 个单元的螺旋式上升内容,是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载体,是对接必然来临的教育未来的重要课程。

  

  江小妹了解到,两江新区在设计“十个一百”精品课程的同时,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

  “十个一百”精品课程中设置了小学音乐拓展课程、劳动活动课程、小学体育健康课程和小学美术创新课程。

  

  小学音乐拓展课程

  提倡在玩中学、乐中学,孩子们通过系列课程,可了解音乐与舞蹈、器乐演奏、歌曲实践演唱、民族音乐赏析以及小乐器制作等丰富的音乐课堂活动。

  劳动活动课程

  课程的设计则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从自理能力、手工劳动、生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四个维度切入,以体验式、探究式或工程设计式学习方式展开,从学生本位出发,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设计了100个劳动教育精品课程案例,具有劳动清单式特色。

  小学体育健康课程

  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运动技能、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等六个方面构建,既尊重传统又不失创新。

  小学美术创新课程

  以儿童的视角设计课程,注重儿童情感表达,包括走进大师、创意儿童画、水墨游戏、剪纸、粘贴、综合材料等内容,分年龄、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审美素养的培养。

  “这些课程设计将在两江新区课程资源共享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让所有区内学校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彭廷学说。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按照“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方案,落实因材施教,以“必修+选修”按需提供订单式课程列表,以“兴趣+特长”打通个性化发展通道,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提供分段式课后服务时间选择,严格保障服务时间。

  在此前课后服务基础上,两江新区对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两江新区产业集聚、楼宇开发规模扩大,辖区居住人口快速集聚,直管区适龄儿童数量急剧增长,近3年每年净增适龄儿童5000—7000人。显著特点是,学生家长学历高、工作强度大,既面临学生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冲突的问题,又存在家长对教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多元化需求的难题。

  目前,两江新区各所学校推行“5+2”“1+1”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至少2个小时课后服务,设置两个课后服务结束时间,第一时段结束时间不早于下午6:00,第二时段结束时间不早于下午6:30,前半段以“辅导”形式指导学生作业,后半段以“社团”等形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则根据实际开设自习班,由学生自主申请选择。

  千余个校园社团“百花齐放”

  在“十个一百”课程之外,不少学校还自行研发校本课程、开设丰富多样的社团,将课后服务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们反映:“有了三点半课堂,工作忙碌时不再心焦,这是政府给年轻父母最大的红包。”孩子们说:“喜欢三点半课堂,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了,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

  两江新区云锦小学

  今年新投用的两江新区云锦小学,在运用好新区“十个一百”精品课程同时,在课程建构、教学观念、课堂模式、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改革,设置了包含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融学科课程三大类的“云锦精微课程”,精微研究“延时服务”,增加课后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在国家基础课程之外,我们在学科拓展课程方面自主研发了共12门学科拓展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融学科课程方面,还打造了习惯课程、节日课程、研学课程。”两江新区云锦小学校长李洁说,以《小云朵七礼歌》为例,该课程聚焦学生习惯养成,精细到如厕、说话音量、文具整理、餐盘归还等细节,可背、可诵、可唱,将行为习惯养成与音乐、美术、劳动等教育融合,实现德育审美化。

  

  两江新区行远小学

  该校同样也自主研发主题课程,例如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养正课程”,从怎么排队、如何如厕、如何用餐等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目前,两江新区共有1000多个校园社团,不仅有兴趣特长类,还包括宪法卫士、护河行动、垃圾分类等社会实践类社团。

  金山小学

  下午三点半后,金山小学的校园并没有安静下来,学生们正在参加学校的课后服务活动:教室里学生接受着面对面的课后作业指导、语言思维拓展学习;开放的图书室、漂书台,孩子们翻阅着有趣的课外书籍;操场上,足球队、篮球队、击剑队又开始了训练;多功能室里,朗诵班、合唱团、舞蹈队的队员们在专业外聘教师指导下,精心地排练;陶艺室、创客室、国画室,一双双专注的眼睛闪烁着好学渴求的光。

  

  学校加强过程管理,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在家长们还未下班的两个小时里,学生们享受来自校内外优质师资的专项学业、艺术、体育、劳技等课后辅导。对六点仍不能按时接送的学生,学校还提供专门的房间,营造温馨的环境,提供课外读物,打造校园里的另一个家。“这下我们家长就放心啦!”“家门未开、校门不关。”

  以三年级为例,有长短绳、摄影、书法等年级社团活动,也有击剑、合唱、舞蹈等校级社团活动,类型丰富,深受学生喜爱。在全国第六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大赛中,“寻声朗读”社团裴悦涵同学获得重庆地区少儿组金奖。孩子妈妈说:“我没想到不用花一分钱报校外辅导班,孩子也能得到这么专业的辅导,我太开心了。”三年级的高烯玮同学说:“以前我回到家里做作业要做很久,做得很慢,妈妈经常批评我。后来我在学校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题,老师也会给我讲,我把作业做完了再回家,还有多的时间去小区打篮球。我还参加了学校乐团,成了一名马林巴手。这一次学校的艺术节比赛,我还获得了全校第3名的好成绩呢。”

  

  行远小学

  在该校的课后服务时间里,在国画室,孩子们跟着老师一笔一划画南瓜,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科学实验室,孩子们拿起试管和量杯做实验,体验化学反应的神奇;在线上+线下融合课堂,孩子们通过大屏幕,跟着老师一起学编程,感受和智慧机器人互动的乐趣;在合唱室,孩子们唱响一首首动听的红色经典歌曲,抒发爱党爱国情怀……稚嫩的童声、奔跑的身影、专注的神情,在行远小学的教室里、操场间,孩子们尽情释放天性、发挥天赋,感受着“三点半课堂”课后延时服务带来的快乐。

  

  三年级四班的钟敬孙是学校足球社团的“骨干”。“踢足球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还能帮助我的学习呢!”钟敬孙说,有时课堂上百思不得其解的习题,在足球场肆意奔跑时会突然迸发灵感。“我会用思维导图记录生活和学习的点滴,还会把它做成MV!”三年级二班的学生徐宇航骄傲地说,现在最开心的事就是能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上课,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我长大了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徐宇航笑着说。“学校的课程让我们家孩子变得更自信了。”家长孙良燕说,自从孩子参加了学校的足球社团,不仅身体变得更好了,也从原来的害羞、胆怯变得充满自信,“足球让他还学会了遵守规则,也教会他凡事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

  

  两江新区星光学校

  在第一节作业辅导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自愿选择1-2项课程。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校级队训练,还可以参加由学校引进的第三方优质社团课程,参与到播音主持、话剧、京剧、高尔夫、击剑等个性化的课程中,让他们无需到培训机构就能免费享受同等质量的学习。

  

  两江新区花朝小学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多达40余种,其中包括作业答疑、机器人编程、演讲、书法、轮滑、网球等内容。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确确实实能够培养兴趣爱好,很多学生还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获得了比赛大奖。

  

  

  童心小学、童心青禾小学

  学校研制了《课后服务课程管理考核表》《课后服务课程班级考核表》《课后服务课程社团手记》等管理工具,围绕童言、童索、童健、童乐、童眼、童技、童悦、童创八大课程类别设置近50个社团,呈现了丰富、生动的课程生态。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突破自己的专业边界,积极主动融合实施课程。

  

  在今年“双减”落实中,两江新区将在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的同时开展课后服务情况调研,定期以督导、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分别面向学校、学生及家长展开调研,了解课后服务中师生的参与度、学生的喜欢度及家长的满意度,并将结果运用于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两江新区教育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