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定泰斗徐邦达去世
享年100岁,遗体告别仪式2月29日举行;与启功等建立书画鉴定学科
本报讯 (记者李健亚)中国书画界传奇式的鉴定时代随着徐邦达的离世而终结。昨日,记者从故宫博物院获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因病医治无效,于昨日8时38分在京逝世,享年100岁。徐邦达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29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同时,16卷、600万字的《徐邦达集》也在陆续出版中。
徐邦达是享誉海内外、一言九鼎的大鉴定家,也是当今中国艺术史上的学术泰斗。在书画鉴定界,徐邦达与谢稚柳、启功并称中国书画鉴定三大家。从18岁买下第一张画始,徐邦达在80余年里,已为国家鉴考、收购、征集传世名迹三四万件,全国各大博物馆所藏字画的一级品全部经过他的鉴定。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高呼与可》《出师颂》等绝代佳作,正是因为徐邦达的慧眼,才从故纸堆中重见天日。
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告诉记者,昨日他去徐家时,徐夫人滕芳表示,徐老走得很安静。据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介绍,在2010年故宫就启动编辑出版16卷本、600万字的《徐邦达集》。目前该套丛书还在陆续出版中,而这也成为纪念徐老的最好的一份礼物。
追忆
古代书画鉴定有“五老”,徐邦达、谢稚柳、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如今这五老全部离世。徐老的去世是一个传奇鉴定时代的终结。因为在这五老之前,书画鉴定还没有科学体系。他们五位通过自己的实践,逐步建立了书画鉴定学科。同时他们还给全国博物馆书画都做了鉴定,解决了公家收藏的真伪,树立了权威。其中徐老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
这么一位大家也很直率,说话非常直接。在学术上有什么意见就说出来。更重要的是,徐老还敢于否定自己,不断修改自己对书画鉴定的意见。
——单国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书画鉴定专家)
■ 逝者
徐邦达
1911年7月出生于上海一个书画收藏之家,早年从事美术创作。1950年调至北京国家文物局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致力于重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1978年起,受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之邀,徐邦达与启功、谢稚柳、刘九庵等组成全国书画巡回鉴定专家组,为我国古书画研究和博物馆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与谢稚柳、启功并称中国书画鉴定三大家。
徐邦达一生著述丰富,其著作《古书画鉴定概况》《古书画伪讹考辨》《重编清宫旧藏书画目》等在业界具有很大影响。
■ 关键词
【徐半尺】
徐邦达在鉴定书画方面的眼力一直为人称道,被称为“徐半尺”。这一称号的由来是一次一位来访者将画轴徐徐展开,刚看到一片竹叶的梢头,徐邦达便脱口而出“李方膺!”画轴展开,果然是“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作品。很多书画卷刚打开半尺,徐邦达就已经说出了与此画有关的一切,“徐半尺”的雅号因而得名。
【新鉴定方法】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告诉记者,徐邦达是中国艺术史界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他的去世是中国艺术史界很大的损失。而徐邦达在鉴定古书画上开创了新的方法,“徐邦达既继承了传统的鉴定方法,又汲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现代考古学严谨的科学手段,将文献考据与图像解说有机结合起来。他系统地建立了古书画的鉴定标尺,真实地还原了中国书画史的发展脉络,将原先只可意会的感性认识发展成为可以传授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
【爱画如命】
徐邦达的夫人滕芳曾回忆徐邦达与书画的种种故事。在收藏赵孟頫《兰亭序》时,徐邦达把一家人的30万积蓄全部花掉,以至滕芳只能借钱过年。在滕芳看来,徐邦达对书画的爱体现在种种细节上。当滕芳将家中所藏的书画让徐老欣赏并提议其留个字时,徐老却表示,不愿意题字,因为那会破坏了书画,“徐邦达对书画的爱是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