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感染大冲击即将到来,我们将面临哪些问题?
疫情真的要结束了。
半个月时间内,核酸叫停,健康码取消,行程卡下线......
正如白岩松所说,我们正式迈向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
张文宏推测,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
这也契合了钟南山院士之前所说的:
预计明年三月中上旬,国内疫情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然而,人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恐惧。
当明星、网红、朋友圈陆续出现两道杠后,慌乱席卷了理智,大批人涌入药店、医院,超高价大批量囤购药品、抗原......
于是,新的问题,出现了。
问题一:
抢药焦虑,奸商横行
药店门口,大排长龙。
大家普遍想买四种药,退热药、止咳药、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品。
但顶着寒风,还没进店,便听见店员的喊声,“别排了”、“没有了”、“明天再来”。
贾先生不想白来一趟,便让店员配一些疗效相似的药物,满满两大袋。
一结账,643元。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公众购药量激增,出于防范意识,以备不时之需的考虑,引发了购药热潮。
供不应求,一些商家大幅涨价。
起初是供急矛盾,介于消费者和药店之间。
有些地方将连花清瘟与其他药物捆绑,趁机推出所谓的“防疫套装”,价格从399-888元不等。
还有所谓的预防套餐、常备套餐、儿童套餐、器械套餐等。
社交平台出现哄抬物价乱象,一盒连花清瘟胶囊直接翻了五倍,价格高达150元。
后来,事态逐步失控,从哄抬物价升级到资源抢夺——大城市围攻小县城。
近日,有网友发现不少博主出了“抢药攻略”,专门分享还能原价买药的偏远县,教网友更换Ip地址,异地抢药。
比如广西钦州,药店人员表示出现很多购买药品寄送到外地的情况,现在当地也缺货。
有饿了么骑士接单了解实情后,拒绝购药,原因很简单,“你们把药买光了,本地人怎么办?”
随后便因为“服务态度差”,遭到了下单网友的举报。
事件传出后,有网友猜测有人浑水摸鱼,原价购药,高价倒卖。
部分投机炒作者通过社交媒体散布各种虚假信息,鼓噪民众抢购药品,利用囤积居奇赚取暴利,成为抢购事件的获益者。
然而,药价被炒得越高,民众内心就越恐慌;
越难买,就越要买,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近日,面对市场乱象,市场监管局也出手了。
12月9日,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提出“九不得”,包括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不得哄抬价格等。
10日,北京就通报了一则高价销售抗原试剂盒案,拟给予当事人警告和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抢药热潮出现后,多家药企表示,制药产能可以满足需求。
卫健委也反复提醒,没必要囤积和抢购药物,按照家庭所需购买即可。
希望大家保持理智。
问题二:
高价囤药,错误用药
特殊时期,备药是可行的,但盲目跟风抢药,属实没有必要。
比如,健康家庭根本无需配备制氧机,有些人却在所谓“科普”下,想方设法花高价购入制氧机。
每天,药店里挤满的消费者,都是看着“清单”批量购买的。
人均抱着五六盒药,走出药店基本都是满满一大袋起步,感冒、退烧、消炎、止咳......
然而,药物不是食物。
吃对药,比多吃药有用;
囤得多,不如选得对有用。
吃错药,结果可能比感染新冠还可怕!
此前,广东江门一位18岁的女孩就因为混吃感冒药中毒,不治身亡。
12月至今,已经出现多例“还没感染新冠,就提前把自己吃药吃进医院”的案例。
南京某医院,一个上午便收治了18个急性肝损伤的病人。
其中4个直接进了ICU,都是为了预防感染,过度用药。
我们普通人,不懂药理知识,服药的时候千万不能乱来。
普通人用药的原则应当是“能少吃一个药就不要多吃一个药,能用一种药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两种药”。
如何避免错误用药、重复用药、过度吃药?
首先,没有症状,不要吃药。
而且很多药品虽然是非处方药,但不当使用也会出现副作用,甚至造成肝肾功能损伤。
第二,各种感冒药、退烧药,不要一起吃,只吃一种就足够了。
随意混用,会增加用药过度的风险。
多种退烧药,不要重复吃,意足量少次,退烧了就停药。
图源:药评中心
不要超剂量用药,过量的药物不仅不能加速康复,可能会导致毒副作用。
就算是维生素C,过度摄入、每天服用3g以上,一周后就会出现泌尿系统结石。
不要超次数用药。
吃了退烧药、感冒药之后,不要喝酒。
6个月以下婴儿、孕妇,不能使用布洛芬。
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记得查看药物保质期。
问题三:
医院拥挤,门诊爆满
医护感染,人手不足;
再加上大批患者涌入医院,发热门诊爆满,有些患者需要排一整夜的队才能见到医生......
传染病专家张文宏指出,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医疗机构承压的“至暗时刻”。
如北京120急救热线,日常呼叫量5千,高峰时段不超过一万,近日每日呼叫量已经高达三万多,远远超过了医院的承接能力。
多地医院已经开始呼吁:
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去医院。
一是把医疗资源,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多地呼吁,无症状、轻症患者,也尽量不要拨打120,为危急重症患者留出急救通道。
张文宏表示,99.5%的人感染后不需要去医院。
二是,容易增加院感风险。
第三,如果是无症状、轻症患者,就算你排了六个小时见到医生,医生也只能给你开常见的感冒药。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比如发烧三天无缓解,症状加重,且有明显呼吸急促、憋喘的情况,就需要向120求助了!
想要真正结束疫情,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做很多事。
比如,医疗机构做好充足的准备,个人防护措施到位,全民科普的重要性,提高疫苗接种率......
既然必须面对,那就不打无准备之战。
不仅要备药,更要储备相关常识。
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要相信,最艰难的三年已经过去,此时正是等候黎明的最后一个黑夜。
真的确诊了,我们保持冷静不慌张,自我隔离要及时;
无病无灾,我们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过度焦虑,让生活陷入压抑和恐慌中。
转发此文让更多人看到,别害怕,别认输。
希望我们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