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聚焦下的日照,是什么打动了你的心?

  如今,很多城市努力制造自己的城市标签,利用“两微一抖”来打造城市IP。流量时代,根据自身定位,讲好属于自己的城市故事,为城市带来“大流量”,增强城市综合吸引力,已是潮流。

  城市故事既有激荡人心的家国情怀,也有细腻动人的家风家事。一座城市,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滋养城市精神气质的同时,也会形成具有传播力的好声音,通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为城市“代言”传递最强音。

  近日,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温暖事件、一个个正能量融媒产品的“大流量”传播,一次次让日照为世人所瞩目。日照不断聚力壮大全媒传播声音,让互联网的“大流量”在“正能量”的引流下,不断增加日照的曝光率,实现了城市形象在网络传播中的良性循环,成为日照在城市形象打造上的崭新名片。

  光明的力量:“如果不能通过手艺给大家带来光明,就让我自己成为别人的光明”

  他的一生都在给别人带来光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捐献眼角膜,选择成为别人的光明。他就是退伍老兵丁兆志。

  近日,73岁退伍老兵丁兆志离世后捐献眼角膜的故事感动全网,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人民网、光明网、环球网、央视网、中国军事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青年网、闪电新闻、大众网、大众日报等近百家媒体转载报道。

电影先生

  追溯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把光明作为一种信仰,对光明的追求从未停止——

  丁兆志从小在农村长大,五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他跟着双目失明的奶奶生活。看着奶奶每天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那时,丁兆志心中种下对光明的渴望。“如果能有光明,奶奶应该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1970年,丁兆志高中毕业参军入伍,被分配到东海舰队潜艇某支队勤务连。他两次荣立三等功,还担任了机电科班长。老战友陈为平回忆,丁兆志为人厚道,好学又能干。遇到苦活累活,从来都是抢在前面,他出去检修设备时,还曾救过两名遇险的孩子。

  1977年,丁兆志从宁波退伍后回到家乡,被分配到日照第一冷藏厂。几年后,他听说老家的学校缺老师,他毅然辞掉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到村里,当起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有人对此表示不解,但丁兆志态度却很坚定。“没有党对我的培养,就没有现在的我。接受过党的恩情,就要多做些贡献。”

  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盏光明的灯火,指引他前行。

  上世纪80年代的日照乡村,电线开始通到家家户户。在当时,懂电力技术的人很稀缺,全镇都找不来几个电工。恰好丁兆志曾经在部队机电科,懂电力知识,于是他服从安排,成了一名电工,专管给各村通电。

  和丁兆志年纪相仿的村民丁兆余还记得,当年,从勘察线路、挖杆洞、立杆拉线,到低压线进户,周边几个村子同时开工,丁兆志都全程参与,他几个村子来回跑,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无论严冬酷暑,他从不缺工。

  在丁兆志眼里,光明是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能早一天用上电绝不拖后。一番忙碌后,明亮的电灯终于代替了昏暗的煤油灯,点亮了乡村的夜晚。那一刻,丁兆志心中的灯火也在熠熠生辉。

  在不少村民的心里,丁兆志就是那个带来光明的人。那每一缕温暖的灯光背后,都饱含着丁兆志的奔波和付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凭借自己的手艺,经常帮大伙修理农用机器等,但从来不收一分钱。

  他还有一个锁在匣子里的“秘密”,直到离世后才被家人发现——

  丁兆志的二女儿丁伟回忆,小时候自家姐妹的衣服都是补丁落补丁,连交学费都要出去借。她想不通,父亲是镇上的电工,工作和收入都相对稳定,为何家里如此困难?事实上,不仅父亲的工资经常不知所踪,就连母亲养猪补贴家用的钱也常被他拿去,不知道干什么用。

  老人去世后,家人在收拾丁兆志的遗物时找到一个木匣子,里面是一沓沓已经泛黄的电费账单。蓝色的抄表本上记满了名字和大小不等的数字,6块、8块、十几块……

  按了红手印的表格,代表户主交过电费;没按手印的,代表户主没交。这样的抄电本有十几本。

  原来,当年村里有村民因生活困难或其他原因,电费不能按时缴纳。丁兆志张不开口去催。为了不拖欠国家电费,他一直自掏腰包为村民垫付。他累计帮助70余户村民,垫付了数万元电费。这么多年,他一直把“秘密”锁在匣子里,直到离世后,这些时隔30余年的账单才被发现。

  检查出癌症晚期后,丁兆志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便向子女提出了捐献眼角膜的意愿。“如果不能通过手艺给大家带来光明,就让我自己成为别人的光明。”

  9月24日晚,夜幕中的巨峰镇水木头村,笼罩着一种悲伤的情绪。儿女们围在73岁的丁兆志床前,聆听他的一番嘱托。“趁年轻,要好好学习,别辜负了大好时光”“照顾好你们的母亲,什么时候也别忘了孝道”“做人不能光想自己,要多为别人着想……”

  一番话后,虚弱的丁兆志有些疲惫,闭上眼睛进入了睡眠。9月29日,他告别了这个世界。

  遵从老人生前的愿望,家人在丁兆志去世时,联系了相关机构,帮助他实现了最后的心愿。

  他将光明和最后的爱永远留在了人间。

  爱的约定:一生只爱一人,一辈子只为一句承诺

  一句话,一辈子;一句承诺,一生相许。这样的爱情,谁曾拥有?

  日前,人民日报微博发起话题#她为了一句约定等了丈夫76年#,在微博迅速登上热搜。《“你真回来了,我等到九十五岁了!”》等作品先后被央视新闻、新华网等逾百家媒体刊发。从7月27晚开始,目前全网阅读量已突破2亿+。

  故事从一张画像开始。

  这是一张看似普通的画像。画中,年轻时的陈秀英与丈夫董秀安并肩坐在一起,笑意浅浅,正是幸福的模样。

  不寻常的是,这是他们此生唯一一张合影。陈秀英18岁时与董秀安结为夫妇,结婚后第四天,董秀安就参军入伍走了。那一年是1946年。

  时值解放战争爆发,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心中纵有万般不舍,陈秀英还是与丈夫挥泪告别。

  “参军后,他曾经回过一次家,穿着军装。他对我说‘你有那个真心,你就等着我。’所以我就等着他,说什么我也要蹲在家里等着他。”陈秀英说。

  为了这个约定,她苦苦等待。那时,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线纳鞋。漫长的黑夜中,在一针一线的循环中,她把无尽的思念缝合在时间的针脚中,期盼着,忐忑着,只待君归。

  终于,有人带回前线的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丈夫在四平战役中牺牲了。

  悲痛过后,陈秀英仍然无法接受,“我总觉得他还活着,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

  从此,她经常站在村口,默默看着那条通往远方的小路,期待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董秀安还是没有回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县里送来董秀安的烈士证,原来他已于1946年8月在四平战役中牺牲。

  看到白纸黑字的记录,陈秀英这才相信,丈夫是真的牺牲了。他们真的天人永隔、无法团聚了。那一刻的绝望,犹如万箭穿心般疼痛。

  她强忍悲伤,继续操劳着家务和地里的农活,她知道,丈夫走了,还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她,她不能垮掉!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她才会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泣,不知泪水浸湿了多少次枕头,那个日思夜想的人,你在何方?

  董秀安没有留下任何遗物,甚至没有给她留下一张照片。为了寄托思念,陈秀英亲手缝制了一双布鞋。她还残存着一丝幻想:有一天,他能回来,穿上我给他缝的鞋。

  然而,早年间家中的一场火,将这双珍贵的布鞋烧得只剩下底儿。尽管如此,陈秀英还是把它当宝贝一样收藏,想念丈夫的时候,她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时至今日,这鞋底已被摩挲得几近破旧了。

  对她来讲,这就是一份念想、一种寄托。

  “等我回来。”为了这一句话,无儿无女的陈秀英等候了一辈子。她送走了婆婆,带大了丈夫的弟弟。期间,丈夫的一个兄弟去世,留下了一双儿女,当时男孩刚刚6岁。陈秀英毅然担起了抚养侄子、侄女的责任,并把他们养大成人。

  多年来,陈秀英始终记着当年与丈夫的约定,一个人守着家,守着那份诺言。“我就等着他,死了我也蹲家里等着他,我要对得起他。”

  今年七一前夕,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走访参战老兵及军烈属时,陈秀英说,看不到他,就是看一看他坟上的土也好啊!

  莒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人员查询到董秀安烈士安葬在吉林省四平烈士陵园。于是,他们委托四平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从董秀安烈士墓上取了一些陵土,送到了陈秀英面前。

  “回来了好!回来了好……”陈秀英喃喃自语。

  时光流逝,当初那个淳朴的新娘,如今已变成了满头华发的老婆婆。她心中还有一个遗憾:当年,董秀安没给陈秀英留下任何遗物,他们甚至没有一张合影。随着时光流逝,记忆中的面容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当地画家贾贵仟听说两位老人的故事后,深受触动,萌生了为他们画一幅合影的想法。他用了整整2天时间,经过多次修改,画像终于完成了。

  7月26日,陈秀英收到了这张迟来的“合照”。

  76年,27000多个日夜,日思夜想的人,如今真切地呈现在眼前,恍如隔世。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画像,一遍遍地抚摸着画里丈夫的脸,泪水滴落在画像上。那个她朝思暮想的人,那个她等了一辈子的人,此刻仿佛与她“团圆”了……

  76年,世间山河巨变,而在这间老屋里,时间仿佛凝固,只留下这段“一生只爱一人、一辈子只为一句承诺”的刻骨爱恋。

  也许,她还在等。

  爷爷的礼物:女孩婚前收到离世爷爷的手写婚联

  家是什么?泰戈尔曾在诗中这样说,“家,是一棵不老的树,古老的枝头,缀满了牵挂的心;家,是一首不朽的童谣,流浪的人,靠它寻找回归的门……”

  近日,家住日照市区的张女士,在网上晒出婚前收到爷爷的手写婚联而登上热搜,新浪微博、新华网公众号、新华社抖音、腾讯网、搜狐网等媒体纷纷转发了这个感人的亲情故事。

  话题《女孩婚前收到离世5年爷爷的手写婚联》更是短时间冲上热搜,引来3亿+的浏览量。

  这是一幅怎样的婚联?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老家五莲的张女士介绍,她去年一月份结婚,婚前,爸爸给了她一个小纸包,她打开一看,里面包着一副婚联。

  只见大红纸上以金色的字端端正正地写着“两姓联好琴瑟之乐”“花开并蒂永结同心”,古朴文雅又喜气盈盈,字里行间溢满爱意。

  张女士认出来了,这是去世的爷爷的字体。

  张女士的爷爷5年前被发现患病,1个月后就不幸离世了,享年97岁。这是爷爷去世前亲自写给孙女的婚联,嘱托留给孙女结婚用,爸爸一直没有拿出来,已经存放了5年多了。

  看到婚联的那一刻,张女士的心里既甜蜜又酸涩。

  她说,就连和爷爷共同生活的大伯,也不知道爷爷生前给她写婚联的事情。据她猜测,当时应该是爷爷感觉到自己生病了,就偷偷为她未来的婚嫁准备了这份心意。“爷爷缺席了婚礼,但是爱不会缺席。”

  张女士介绍,爷爷生前是位人民教师,退休后一直喜欢练习书法,生活特别规律——每天早晨逛早市、公园,之后回家做饭、写字、听京剧……96岁那年还能自己骑自行车外出,每天上下三楼好几次,平日里连个头疼感冒都没有。

  她还介绍,爷爷性格温和,很有涵养,家风善美,邻里和睦。年龄大了之后,老人一直是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平时其他的儿女们一有空便去探望,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受家风家教的影响,孙子辈即便在外工作学习,每次回家都要先去看望爷爷,然后再回自己的家。

  往事如昨,睹物思人。这副对联,一笔一划饱含真切祝福,一字一句道尽人间深情。时至今日,这副存放5年多的对联字迹有些斑驳了,“我想把它们裱起来,好好存着……”

  “爷爷,我结婚了,过得很好,老公体贴,公婆和善……”在她的网文文末,张女士向天国的爷爷说着心里话。

  这个故事在网上一经转发,顿时引来众多网友的相思洪流,很多网友也晒出了自己与爷爷奶奶之间的故事——

  桃源idol:想我爷爷了,脑海里一直有他去世前住院在阳台上叫我名字,朝我挥手的画面。

  柠檬甜蜂蜜酸:我外公走前,把棉花都摘了给我打了新棉絮,等我结婚用。

  tree:我奶奶去世之后,在她的物件里面发现了她留给我们家每个孩子的压岁钱 ,那时候才是10月,过年的压岁钱都准备好了。

  披床单扮老仙女:想起爷爷奶奶离世前做的好多好多鞋垫。

  这副对联所激荡起的情感共鸣,正是基于人们对家人的关爱、对家庭的关注。在这个充满暖心的故事里,老幼互爱,家风隽永,朴素的礼物寄托着美好的情感,彼此的关爱营造出暖暖的情意。

  在这座崇德向善的城市,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它就在我们平常的日子里,在父母的一粥一饭中,在爱人的一声叮咛中,在孩子的一个拥抱里……

  奶奶的心愿:一枚印章,让阔别故土70多年的烈士归乡

  9月16日,载有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和837件遗物的空军运-20,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阔别70余载,他们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些遗物中有很多烈士生前用过的个人物品,其中,一枚印章上刻的字还清晰可辨,为陈淑彬烈士所有。

  经查询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发现这位陈淑彬烈士籍贯为山东省莒县陵阳镇(现为陵阳街道)陈家河水村,他生于1923年、牺牲于1951年,所属部队为志愿军25军73师38团。

  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每一个为之献身的儿女。为莒县籍烈士陈淑彬寻亲一时成为网络热搜。

  就在烈士遗骸归国前一天,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莒县陵阳街道陈家河水村,找到了莒县籍烈士陈淑彬的亲属。陈淑彬的几个侄子都已六七十岁,他们从长辈们传下来的口述记忆中知道,他们家中两位伯父都是烈士,一位叫陈淑彬,另一位叫陈淑标。两人当时都没结婚,没有留下子女。

  陈淑彬侄子陈常宗回忆道:“小时候,我噶胡(约)我奶奶看电影。她问我演什么电影呀?我说战斗片,她说战斗片我不去。我说你为什么不去呀?她说我看着战斗片就掉眼泪呀。我说你掉什么眼泪呀?她说你们两个大爷都在朝鲜牺牲了,连个尸首都见不到。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念叨着,啥时能找到我两个大爷的遗体,让他们魂归故里。没想到,这个愿望实现了。”

  陈常宗从家里翻出了3张证书,一张是山东省人民政府1950年颁发给他们的爷爷陈希庆的“革命军人家属证”,证书上写着“陈希庆的两个儿子陈淑彬、陈淑标志愿参加人民解放军,为人民解放事业服务,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的文字。

  另两张是烈士证明。其中一张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颁发时间为1956年,上边写着牺牲烈士的名字为陈淑彬。另一张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陈淑标烈士的 “革命军人牺牲证明”。

  “原来这个证呢,在我爷爷那里,我爷爷去世之后传给了我父亲,父亲又给了我,我始终保存着。”陈常宗说。

  由于年代久远,证件有掉色和破损现象,对于陈淑彬、陈淑标的具体入伍时间、所在部队和职务都无法看清。那么,怎样才能更准确地确定这次回国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陈淑彬与这一家人的关系?

  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专人对陈淑彬、陈淑标的几位亲属进行了DNA采集,并送到北京比对,进一步核实确认。

  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根据陈淑彬烈士家人提供的资料,还原了陈淑彬烈士的画像,并送到了他的亲属家中。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还原已归国志愿军英烈容颜。

  时隔70多年,重见烈士容颜。“像,真像!是我大爷没错!”陈常宗激动地热泪盈眶。

  与英烈画像一起回到故土的,还有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墓前带回的一抔黄土,也一并转交给烈士后人。

  随后,烈士后人将这抔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黄土撒在陈淑彬烈士的衣冠冢上,寄托哀思,迎接烈士“回家”。

  故乡的风,还是如此温煦;乡村的原野,依然那样质朴。这里就是烈士魂牵梦绕的故乡。

  如今,他终于“回家”了。

  后记

  从一生都在给别人带来光明、离世前还要捐献眼角膜的丁兆志,到丈夫参军牺牲后一直为爱守候76年的陈秀英;从婚前收到离世爷爷手写婚联的张女士,再到合力为陈淑彬烈士寻亲,帮助阔别故土70多年的烈士归乡,其中涌动着的爱情、亲情和家国情怀,不仅让世人为之感动落泪,也唱响了主旋律,引来了“大流量”,为提升日照城市美誉度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讲好“日照故事”,是提升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宣传引导力的必然选择。网友满屏的留言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正能量自带大流量,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日照,在这种正能量引领的大流量下,在满溢着温情和点赞的关注中,更有温度、更为动人。这也是精神力量赋予城市吸引力的生动体现。

  这样的故事还会继续。这样的精神将永远传颂。

  来源:日照市委网信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