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利威士忌对酒类营销的启示
现在的许多企业 ,都致力于做贸易,崇尚营销卖产品,而不是注重开发好产品。因为好产品打造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发现好产品通过营销助推却可以迅速获利。这或许就是市场营销的魅力,也是资金不断风投押注好产品背后的逻辑。
三得利集团从葡萄酒起家,数经起落,先后进入葡萄酒、威士忌和啤酒等快消品领域,2021年三得利营收208.13亿美元,位居全球快消品企业20强,全球威士忌品牌前五。目前中国白酒市场的年轻化危机和高端发力趋势,三得利都是很好的典范案例,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蓝裕文化酒营销体验设计院就为大家带来三得利的成功启示录。
一、精研产品
三得利最为人熟知的恐怕就是它的威士忌,但实际上它的产品线五花八门,葡萄酒、威士忌、果汁酒、起泡酒、低度酒、啤酒等无所不包,三得利反映出的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思路,也反映出日本人的成功之道。
1
往死里抄
抄作业,这其实是个中性词。日本人在相机方面就是不停地抄袭莱卡,最后日本制造成为低廉的代名词,这跟前几年的中国和现在的部分国内企业的现状颇为相似,但痛定思痛后,最终还是要创新。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抄作业的重要性。日本人在生产打印机的过程中,把国外的打印机大卸八块,多次组装,仿制零件,直到对对方的技术了如指掌后才开始进行创新,最终大幅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加快了打印速度,现如今,日本的打印机几乎成为全球的霸主,这充分反映了日本人抄作业的本事。
不论是相机还是打印机,先往死里抄,然后把人抄死的例子不胜枚举,三得利可以说是各种典范。
2
死抄威士忌
1899年,20岁的鸟井信治郎在大阪开了个鸟井商店。明治维新之后,年轻人对西洋物品非常迷恋,于是他凭借学徒时积累下的渠道优势,开始售卖西班牙葡萄酒。
彼时的洋酒,主要被上层社会当药用,老百姓对这种酸涩的酒并不买单。信治郎苦熬数年,终究没能“驯化”日本人的味蕾,红酒生意非常惨淡。于是他调转矛头,开始研制符合日本大众口味的红酒。
1907年,他用在中药批发商作学徒时学来的配兑技术、染料调配和制作的方法,终于做出了甜味葡萄酒——“赤玉PortWine”,鸟井商店的命运从此迎来转机。这款酒获得了日本市场的欢迎,1920年代后期,甚至占到日本红酒市场60%以上的份额。
在葡萄酒的抄袭适应大获成功后,鸟井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他又看上了威士忌。1923年,信治郎启动了威士忌制造计划。这一次,他请来了到苏格兰学习威士忌制造、师满下山的日本清酒世家子弟——竹鹤政孝。
他们共同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威士忌酒厂山崎(Yamazaki)。山崎酒厂像个怪兽,吃进去一车车的粮食,却没有任何产出。直到6年后,日本的第一支威士忌——售价4日元50钱的白札,终于诞生了。
白札却“一炮而黑”。酒中明显的泥土和烟熏气味,让日本民众称“难以下咽”。怎么办?竹鹤政孝和信治郎产生了分歧。
3
创新威士忌
在产品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抄作业成功的优等生,但往往持续性不长久,这就迫使企业在抄作业之后,必须创新,日本人可能更多的是抄不成功、创新成功的案例,打印机和照相机让日本制造蒙羞,葡萄酒和威士忌让鸟井连续失败,但最终,他们都是通过创新获得了成功。三得利威士忌也是如此。
竹鹤政孝认为是自己学艺不精,应该继续精进,造出更纯正的苏格兰味道。但已经濒临破产的窘境和红酒的经历告诉信治郎,破局的方向不是在苏格兰的体系里寻求正宗,而是在本土人的味蕾上寻找适口。在葡萄酒方面的成功更是坚定了他的信心。
信治郎开始在日本人的味蕾上,寻求因地制宜的良方。历经12年的各类原料、发酵桶、蒸馏方法、调配技术的轮番尝试、调整,1937年,三得利清淡口味的威士忌——角瓶,终于征服了日本人的味蕾。平稳、柔和、醇正的角瓶,与干冽、醇厚、劲足的苏格兰威士忌完全区分开来,自成一派。独树一帜和因地制宜,为它以后在世界站稳脚跟奠定了基础。
二、把握市场
至此,数经起落的三得利终于完成了威士忌产品的迭代,找到了合适的产品。现如今许多企业都注重市场营销,有些甚至都不做产品,因为产品的成败难以把控,过于复杂,所以市场成为更多人发家的选择。但也有许多公司空有好产品,却因营销不足而陷入困境,最终为他人作嫁衣裳。蓝裕文化认为这充分说明了市场的重要性。三得利在市场上可谓是把握了数次机会,最终大获成功。
1
水楢木
二战期间,三得利打通了军需的路子,一扫商业上的阴霾,仅1939年它就向日本陆军和海军出售了超过15000瓶威士忌。
但二战中,日本到处发起战争,被各国经济封锁,信治郎无法进口酿造威士忌的欧美橡木桶,他开始在日本寻找橡木。最终日本北方的一种稀有的橡木树种——水楢木,成为了紧急替代方案。
水楢木做酒桶弊端很多,欧美橡木75年以上就可以用来制桶了,但200年以上的水楢橡木树才能做桶。水楢不但数量稀少、成本很高,树身还歪歪扭扭、节点多,制作成桶不但费功夫,还容易渗漏和挥发。
更糟糕的是,传统雪莉桶和波本桶3-5年就能熟成,但3-5年的水楢桶威士忌,依然酒体粗糙,香气不彰,乏善可陈。战后,日本威士忌销量稳步上升,威士忌酒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鸡肋”的水楢桶,被很多酒厂抛弃了。
没有人会想到,水楢桶日后会成为三得利突围的重要筹码。
经过时间的累积和神奇的发酵过程,陈年水楢桶熟成的威士忌会增添一股类似沉香的气味,还有似香草和椰子气味的“东方禅味”。这种前所未有的绝美风味,成为日本威士忌的秘密武器,使其赚足了眼球。
在高超的营销技能下,水楢桶成了三得利的秘密武器。作为珍惜树种,水楢在日本有严格的伐木法律限制。基本垄断了水楢桶的三得利,每年只会制作100个左右的桶,年份高的水楢桶就如同白酒中的老窖一样奇货可居。
2
低价威士忌
战后日本威士忌全面解禁,但人民生活穷困,所以劣质酒、假酒盛行。1946年,公司推出低价威士忌品牌——Torys,还推广了加冰或兑苏打水饮用的方法。清新爽口的Torys,迅速在工薪阶层与学生族中流行起来。
为了教育消费者,公司还在日本开设了上千家Torys酒吧。遍地开花的Torys酒吧,让威士忌成为了日常饮料。1950年,经济逐渐恢复,其推出的高档品牌SUNTORY OLD,同样获得好评。
1956年,Torys酒吧内部推出了一本叫《洋酒天国》的杂志,主编是日本著名作家开高健,很多人是看了这本杂志被吸引到酒吧的。此后开高健跟创作了Uncle Torys形象的插画家柳原、小说家山口瞳,组成了公司强大的宣传部门。
这三人为威士忌在日本的风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最开始的宣传“国货”情节,到在威士忌中融入日式美学,到积极寻找西方名人为品牌背书,再到精准锁定不同的用户群体,三得利的广告成为经典营销案例。
1961年,82岁的鸟井信治郎正式交棒给42岁的佐治敬三,60年代公司正式更名为三得利(Suntory,鸟井先生Torii San倒过来念,便是Suntory)。
这一年,日本发起了“喝托利斯,游夏威夷”的广告促销活动,对海外旅游新奇且向往的大众,兴趣一下就被点燃了,公司业绩水涨船高。
70年代初,三得利启动了“筷子大作战计划”,他要将威士忌从酒吧洋酒,延伸为日常饮品,缔造独特的日本威士忌文化。为了提供更多产品,白州、知多两个蒸馏厂顺时而生。
三得利将酒吧威士忌消费,延伸到了啤酒近似的就餐场景。他的广告片变成了寿司师傅以小酌一杯威士忌,来为一天画上句号。此后,它甚至说服寿司店、居酒屋、关东煮等餐饮店在菜单上加入威士忌。
三、称王
公司一旦兴盛,就容易骄傲自满,就需要新鲜血液和新的突破,华为任正非的危机意识让华为成为全球顶尖企业,马云和马化腾也时刻注重危机,三得利也不例外。
1
进军啤酒激活企业
1962年,佐治敬三带领公司进入了竞争白热化、受众面积更广的啤酒行业。从一个高毛利、躺赚的领域,进入朝日、麒麟和札幌三足鼎立、竞争白热化、几乎不能盈利的行业,他并非为了找死。
彼时的三得利威士忌一家独大,产品供不应求,员工太过安逸,缺乏斗志,他想借此为员工制造危机感,锻炼队伍。虽然采用了差异化战略,率先推出了生啤、纯生以及MALTS等概念产品,但直到2008年啤酒业务才扭亏为盈。
佐治敬三将触角伸到啤酒领域,虽然对公司的增收效果不明显,但在加速威士忌的开疆拓土上却有积极意义。他用啤酒为参照,重新规划了威士忌的未来。他说“与其过于注重贩卖自己的商品(酒),不如让整个社会沉浸在饮用自己的洋酒文化中。”
2
搞定年轻人
跟中国白酒现在面临的困境一样,当时日本的年轻人对威士忌的印象是“上了年纪的叔叔喝的,很难喝”。如何搞定年轻人,我们来看看三得利是怎么做的?
公司做了大量电视广告,推广Highball(用烈酒掺入汽水等加冰)、水割(加水或苏打水到威士忌中)等降低酒精浓度的饮用方式。还专门成立研修小组,给合作餐厅、店家上课。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将威士忌送进了寻常百姓家。
这跟目前国内的低度白酒和低度潮饮势头是高度契合的,中国白酒如何搞定年轻人,低度和潮流将是主攻方向。
2000年以来,三得利继续大力推广Highball,使其成为各个日本餐厅标配。它的角瓶占据日本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由于产品太受欢迎,甚至影响了山崎、白州和响高端酒的生产。
3
发力高端
奇货可居,这是茅台成功的套路,这也是众多高端产品屡试不爽的路径。三得利高端威士忌供不应求,产量不足,迫使三得利走向了高端的道路,没想到却开启了新的成功之路。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市场需求跌至峰底,很多威士忌厂停产。三得利虽未停产,但也逐渐降低了产量,导致原酒库存收紧。“白州12年”和“响17年”这些需要十几年熟成的酒,十几年前的产量当然无法满足日渐高涨的需求量。
1989年,为“打造日系奢侈威士忌”,“响”品牌出现了。2003年,三得利的山崎12年(Yamazaki 12 Years)第一次拿下了国际烈酒挑战赛金奖(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使业界对日本威士忌刮目相看。随着“白州”、“响”、“山崎”等产品在国际赛事上屡屡获奖,国际市场对日本威士忌的热情逐渐提升。
年份威士忌的价格水涨船高,甚至一瓶难求,颇有中国茅台的架势。威士忌是时间的产物,山崎50年单麦威士忌,拍卖价达到了238万元一瓶。在时间的累积和用户的积累下,高端威士忌已经不是单纯的酒,而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社交价值。
2013年,三得利曾投资20亿日元扩建山崎蒸馏所和白州蒸馏所,将产能提高3至4成,但仍无法满足高端和大众市场的旺盛需求。
2014年,它花费1.6万亿日元(约814.3亿人民币)的天价,并购了美国最大的蒸馏酒企业Jim Beam,一举从世界第10跃居第3位。这是其战略聚焦和海外扩张中最大的一步,也让它超越麒麟成为日本最大的酒企。
虽然这场收购很多人不看好,认为Jim Beam的市场仅美国境内,根本拖不起三得利征战全球的目标。但三得利的当务之急,是用Jim Beam制作的Highball替换角瓶,将释放出的日本产原酒留给山崎、白州和响。
蓝裕文化酒旅营销策划院认为,三得利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应当看到企业起步的模仿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靠模仿难以取得长足的成功,不断创新才是最终出路,这是产品的成长过程。产品固然重要,但营销同样重要,不断顺应时代的需求,找到产品的最大消费市场,以合理的产品形式出现,塑造文化和消费场景,是营销成功的关键。产品往往是需要有梯队的,没有人可以在中低高端中的某一个市场长期生存,因此形成产品梯队至关重要,薄利多销一定是中低端最盈利,中高端推品牌,提升知名度。当然,现如今的营销已经不单单是产品的营销,文化和产品故事才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因此工业旅游成为众多品牌的选择。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未标明部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按要求处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