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悬挂第四版毛主席像,遭市民质疑:主席怎么只有一只耳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宽敞的马路上,人潮汹涌,车水马龙,一派热闹繁华,可是经过的人们,却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一旁庄严肃穆的城楼,那里有一张他们分外熟悉,却从不曾亲自瞻仰过风采的慈祥面容。

  这里是天安门广场,高悬于城楼上的,正是人民群众心心念念的毛主席的画像。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肖像,就一直陪伴着首都群众,无论历经多少风雨,都一如当初。

  

  天安门广场

  但事实上,在这七十多年间,从开国大典上头戴八角帽的主席像,到如今的标准主席像,这幅画像已经更换了八个版本。

  几乎每一次,新的主席像挂上城楼,都能迎来市民们新一轮的讨论与赞赏,可是当第四版主席像被换上时,却招来了一片质疑声,而那幅同样耗费画者巨大心血的巨幅画像,也在短短几个月后,再度换成了新的主席像。

  原来,是那幅毛主席像上,主席竟然“只有一只耳朵”,百姓们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寓意。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不断更新换代的主席像后面,又有着什么样的创作故事呢?

  现在,就让我们将岁月的时针,拨回那个让全中国人都兴奋不已的时刻。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上的主席像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49年10月1日,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那坚毅的面孔,与城楼前高悬的主席像相互映衬,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击碎了那些妄图要华夏臣服的野心家们。

  人群中,一道清瘦的身影强自按下自己的激动,长长地舒了口气,他终是不负使命。

  周令钊,这是个令人陌生的名字,开国大典时,城楼上那幅巨大的主席画像就是出自他的手。

  为何组织不继续将这样的重担,交给已经绘制过两次主席像,且创作过多幅主题画作如《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的董希文呢?

  这还是得益于周令钊在1949年4月初,北平六国饭店中的出色表现。

  

  六国饭店老照片

  在布置这场重要的国共北平谈判会场时,周令钊仔细地观察着室内的建筑,充分利用八根立柱,还有木制白鸽传达了和谈精神,同时以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照片为蓝本,绘制了第一幅主席像。

  画中的伟人头戴八角帽,头部微扬,眉眼带笑,领口稍敞,置身于象征胜利的红色背景之中,同飞翔的和平鸽交相辉映,一时间整个会场的气氛被渲染到极致,博得了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们的高度赞扬。

  理所当然地,周令钊被选为了开国大典上巨幅主席像的绘制者。

  虽说已经有过绘画主席像的经验,可是要创作挂上天安门城楼的巨幅画像,对毫无经验的周令钊而言,还是太难了。

  

  周令钊

  为此,他在打底稿,规划整个画作的结构布局,一点点揣摩主席的神情上,就花费了很大功夫,直到胸有成竹后,才开始实地绘制。

  每日天蒙蒙亮,他就带着妻子和学生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下搭起脚架,提着颜料桶爬上架子开始忙碌,为了不耽误时间,他们都直接带着干粮就地解决吃饭问题,一天十多个小时,直到天色暗下来,才蹒跚着向家里走去。

  这时的北京城夜晚,已经有了些凉意,可是却无法浇灭周令钊一行人火热的心,他们的创作渐入佳境,整幅主席肖像也逐渐成型。

  “这个领口,还是扣上的好,毕竟是开国大典这样庄严肃穆的场合。”

  

  聂荣臻

  9月底,栩栩如生的主席像,终于完成了,时任北京市市长的聂荣臻看着惟妙惟肖的画作,大加赞赏,可也指出了画像上,微微敞开的领口与整个庆典的基调,不太相衬。

  “还是您想得周到,这扣子确实不妥,我这就改。”

  听到聂荣臻的建议,周令钊连忙开始修改领口部位,天色越来越晚,寒风凛凛,他反复打量着小小的修改部位,时不时进行填补,良久后才放下了画笔。

  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一切,就等到庆典当日由群众去评判吧,周令钊望着被工人们挂上城楼的画像,心中情绪翻涌。

  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的修图工作,还没有结束。

  “咚咚咚,咚咚咚。”

  

  周令钊

  9月30日深夜,急促的敲门声,让刚刚进入梦乡的周令钊突然惊醒:中央领导审核后,要求去除毛主席画像下“为人民服务”几个字。

  此刻距离天亮庆典开始,已经不剩多少时间了,周令钊没有多想,只能提上工具匆匆前往天安门广场,小心地爬上架子开始忙碌:涂字、修改衣服尺寸,终于在天色渐白时,一切就绪,这惊心动魄的一夜,终于告一段落了。

  最终,那张威严而不失亲切的主席画像,呈现在了世人眼前,也赢得了一片掌声。

  毛主席这张画像,曾经成为无数个家庭里堂屋中央的挂画,人民无比喜爱画中亲切又不失睿智的主席形象,但次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上,这幅人们熟知的画像,却被悄然替换。

  

  周令钊所作的毛主席像

  民意之下画像的更替

  1950年初,作为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的副主任,辛莽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为即将到来的劳动节,绘制新的毛主席像。

  辛莽,曾被解放区的老干部们誉为毛主席画像的“专家”,他曾经绘制过多幅毛主席画像,都颇受好评,可没想到,这样一位专家级画家的作品,在刚挂上天安门楼时,就招来了许多质疑声。

  “这幅画像上的毛主席怎么只有一只耳朵?”

  “而且眼神向上,好像看不到群众一样。”

  “怎么主席只有一只耳朵?这可不是好寓意。”

  

  辛莽所作的毛主席像

  “这幅画像所传递出的意义有偏差,与毛主席本人关心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形象不符。”

  作为主笔人,辛莽在众多主席照片中,选择了一张主席侧着身子,双眼微微上扬的免冠照作为摹本进行创作,这样的画作无疑是凸显了主席本人高瞻远瞩,气度非凡的一面,可是在部分群众眼中,却少了许多亲切与关爱。

  在人民看来,毛主席的目光,始终是注视着群众的,他的眼中,一直装着广大的人民,不可能如画像中一样,看向别的地方。

  而且,由于画中主席只露出了一只耳朵,有讽刺毛主席偏听的嫌疑,这可不是个好的寓意!

  

电影盒子

  辛莽

  针对画像的各种质疑信件纷至沓来,辛莽等人不得不再度重新对主席像进行创作,而这第四版的毛主席画像,也在劳动节之后,被替换下来。

  同年10月1日,新的毛主席画像被挂上天安门城楼,而民众们纷杂不一的声音,也在看到那既威严又不失慈祥的面容时,渐渐消散。

  这次重新挂上的主席像,依旧是辛莽带头创作的,为了避免再有民众猜测毛主席肖像有“目无群众”的嫌疑,他所选择的,是以毛主席双眼目视前方,平和周正的照片作为蓝本创作的,很显然,当天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北京市民们,对此十分满意。

  因此,在直到1952年的“五一”劳动节之后,这幅画像才被替换。

  

  辛莽所作的毛主席像

  接过第六版毛主席画像绘制工作的,是中央美院的张振仕,他延续了辛莽第五版画像的风格,以毛主席双眼平视前方,面容祥和为主基调进行了创作。

  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巨幅画作,张振仕直接将自己的“画棚”搬到了天安门广场,一连十多天,都宅在了这个阴冷的临时工作棚里,双手刚刚伸出来,就被冻僵,他只能不停搓动双手吸取一些暖意,让自己在下笔时不要过于僵硬。

  尽管条件艰苦,时间紧迫,张振仕也没辜负组织的信任,在连续奋战多个日夜后,终于在1952年10月1日前,交上了一幅令整个中央与广大群众都满意的画作。

  

  张振仕所作的毛主席像

  画像中的毛主席,平视正前方,整个面部轮廓都十分清晰,目光祥和,非常契合主席本人的气质,因此之后的十一年里,张振仕成为了毛主席画像的“专用画师”,每年天安门城楼上更替的毛主席画像,都是由他主笔完成的。

  创作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画师本人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因为连续二十多天的绘画,必须要有绝对的专注力,有许多重要部位的绘制,都需要一气呵成,这样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而且还需要从高达六米多的梯子上反复上下,查看绘制情况,一般人的身体,真的很难坚持住。

  

  王国栋

  所以,在主笔第七版毛主席画像之后,工作繁忙而精力有限的张振仕,卸下了这个重任,巨幅主席像的绘制工作,也转交到了王国栋身上,由他主笔的第八版毛主席画像,也成为了今后几十年间,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像的创作蓝本。

  悬挂至今的画像蓝本

  王国栋在接过绘画重担前,已经是北京市美术公司里,小有名气的肖像绘画家,可是在第一次绘制巨幅主席像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

  对于肖像创作而言,仅仅凭借一张照片,是很难准确把握住人物神情与气质的,可是目前放在王国栋眼前的,只有一张毛主席的标准像,很多细微的表情抓取,都十分困难。

  

  王国栋

  除此以外,如何找到适合的巨大画布,也成为了摆在他眼前的最大难题,尝试采用拼接的画布,可是明显的接缝十分影响画作的平整度,尤其是放在人物肖像创作上,这一缺陷更是被无限放大。

  与此同时容易渗水的相框,也对如何保证雨雪天画像的颜色,造成了极大阻碍。

  无奈之下,怀揣一腔创作热忱的王国栋,只能向组织求助,在解决了这些无法规避的现实问题后,王国栋又幸运地获得了一个机会:近距离观摩毛主席工作时的神态,这无疑为他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1967年10月1日,由王国栋主笔的毛主席画像,被如期挂在了天安门城楼前,也让无数赶来瞻仰伟人风采的民众,纷纷驻足称赞。

  

  王国栋所作的毛主席像

  他们望着画像上那张眼中饱含关切的面容,不舍地移动脚步,而那注视的目光,也似乎随着人群发生了转移,让众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始终沐浴在主席凝视之中的美好,一时间大家都难以抑制住心中的激动。

  这位伟人的画像,已然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幅肖像,而是人民精神的寄托。

  从那以后,王国栋的巨幅主席画像,成为了今后多年里,毛主席画像的绘制蓝本,历经八个版本的毛主席画像,终于迎来了最终的模板。

  “这是我创作的最后一幅主席像了。”

  1976年,九州同悲,强忍悲伤的王国栋,将所有的哀思都挥洒在那黑白色的画像中,用这凝聚毕生最后心血的巨幅画像,为毛主席送行。

  

  王国栋与葛小光在毛主席像前合影

  自那以后,接过每年主席像绘制工作的,成为了王国栋的徒弟葛小光,他秉持师傅的教导,勤勤恳恳地继续绘制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

  如今,每年的毛主席画像,依旧在更替,可是那宛如慈父般的关爱,一如昨日,永远被定格在了岁月长河里,焕然一新的北京城所有的变化,也都一一映入了红墙之上,那双平和而充满睿智的双眼中。

  宽敞的天安门广场上,年轻的母亲抱着幼小的孩子,温柔地向还未懂事的幼儿介绍着高悬天安门城楼上,那张日夜陪伴的面容,懵懂的孩子蹒跚地在广场上笨拙挪动身体,时不时对着城墙上的画像扬起天真的笑容。

  

  或许,此刻的他,并不懂母亲提及画像时的崇敬之情,可是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深深印刻住这如同爷爷般亲切的脸庞。

  这就是传承,也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应遗忘的时代缩影,因为那是所有先辈英魂们,革命精神的凝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