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九周年|塑魂鉴史,珍爱和平
塑魂鉴史 珍爱和平
吴为山
面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此壮观的场馆,如此重要的地点,如此重大的题材,雕何?塑何?雕塑者何为?首先是立意,立意的基础是立场。我认为只有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兽行,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因此,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崛起、祈望和平应当是整个作品的表现核心。立意明确后,要解决的是作品的取材与形式。雕塑应当一目了然而又层层引人深入,情感共鸣由内而生。因此,叙事性、史诗般群雕组合可产生这样的感情交响。在这样的精神意象下,一个强有力的旋律在我内心油然而生:高起——低落——流线蜿蜒——上升——升腾!它对应着由体量、形态、张力产生的悲怆主题《家破人亡》,继而是各具神态、体态的《逃难》群雕(十组人物),然后是由大地发出吼声,颤抖之手直指苍天的《冤魂呐喊》。
吴为山《逃难一》雕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核心是“遇难、纪念”。本组群雕的第一主题是《家破人亡》,它以12米的高度,表现被凌辱的母亲悲痛之极,无力的手托着蒙难的儿子向着苍天呼号,屈辱而不屈。她是千千万万受难家庭的代表,是蒙难祖国母亲的象征。造型似大写的“人”字,嶙峋而沧桑的身躯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而人们正是带着这样的震撼,开始缓缓移步至纪念馆的大门。在第二主题中,我将《逃难》群雕这10组21个人物置于水中,与行人及建筑物若即若离,营造时空的对语。这组雕塑尺寸近乎真人,他们中有妇女、儿童、老人,有知识分子、普通市民、僧人等。最为让人悲怜的是遇难母亲将最后一滴奶喂给婴儿的瞬间,最为勾起回忆的是以儿子搀扶80岁母亲逃难的历史照片为原型的创作,最为令人惊恐的是那被日军强奸的少女为一洗清白而投井自尽,最为引人沉思的是僧人为死者抹下含冤的双目……这21个人物,虚实错落形成悲烈的曲线。
吴为山《逃难二》雕塑
这组雕塑我做得极为淋漓酣畅,它可以凭借体态、动态的极端夸张而达到极强的表现意念,可以将老人那颤抖的筋脉刻画得入微而生动,也可以从他们凸起的双眼揭示那惊恐与仇恨。
吴为山《逃难三》雕塑
吴为山《逃难四》雕塑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建筑由东至西最高处18米,最低处西端为正负零。《冤魂呐喊》这一雕塑在西端,从构思上步入情绪高潮,从整体视觉形式上呼应了建筑。它左侧三角形直指苍穹,塑造了一位呐喊者的冤魂;右侧表现的是平民被屠戮的场面。它以劈开的山形寓意破碎的祖国河山,其豁口便自然成了纪念馆的门道。
吴为山《逃难五》雕塑
吴为山《逃难六》雕塑
整个组雕,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皆表现我遇难同胞,表现我中华儿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2007年12月13日开馆前后,有许多日本观众和记者在雕塑中专门寻觅他们先辈的形象。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铁证如山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否认。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篡改历史的立场坚定不移,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坚定不移。
吴为山《逃难七》雕塑
吴为山《逃难八》雕塑
吴为山《逃难九》雕塑
吴为山《逃难十》雕塑
吴为山《冤魂呐喊》雕塑 高12米
2020年9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特别节目《胜利时刻》。邀请吴为山讲述南京大屠杀组雕的创作过程,并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国之殇,未敢忘!
2019年9月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向中国美术馆赠送《国家公祭鼎》模型,以表达纪念馆对吴为山所做贡献的感谢。
2016年,吴为山创作《逃难》组雕被永久陈列于俄罗斯艺术科学院。
2014年,“塑魂鉴史——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2012年,吴为山创作的《逃难》组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