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山水画呢?绘画入门第一编

  一,首先我们简说山水画

  在中国传统画分十三科之说,但是,主要分三科,即: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而山水画独立独立成科是最迟的,据目前所知,他是在汉末三国时逐渐从人物画的背景地位独立出来的。它独立成科是最晚的,但是,独自科之后,却很快成为中国画最主要的画种而独占鳌头千余年。在唐朝的时候就产生了被后人认为是画法上的南、北两大派。北宋时的三大画家(李晨、范宽、董源),南宋时的四大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元朝的四大画家(黄公望、王蒙、倪云林、吴镇)嗯,都是画山水的,唯清代六大家(王时敏、王石谷王鉴、王原祁、吴历)中的煇南田是以花卉为主的(而且也兼擅山水画),从这里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人们对山水画是多么的喜欢吖,非常喜欢画山水画。 接着我们讲一讲山水画的笔墨用具和用笔用墨

  二,笔墨用具和用笔用墨

  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用具及怎么使用?就他自己很强的特色,均截然不同于其他画种,这里就分用具与用笔墨两个方面来说:

  (一)用具(画画用的工具)

  毛笔:国画是用毛笔来画的,基本上是用圆形尖峰的毛笔作画的。历史上虽也有用扁笔(刷子),还有甘蔗,纸筯吖等等,但是毕竟很少。初(开始)学中国画,山水画,只要具备几只“白云”(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兼豪笔即可。笔的生产地也也有讲究,比较出名的事北京的李福寿,上海周虎臣,杨振华,但是一浙江湖州王一品为宜。

  毛笔;硬毫(狼毫笔、鼠须笔)、软毫(羊毫)、兼毫(七紫三羊、三紫七羊、五紫五羊、白云等

  墨:中国画用墨,有油烟味和松烟类,作画者用油烟类的墨,嗯,近年来一般都用中华墨汁、一德阁墨汁和书画墨汁,用起来比较方便,倒一点点出来就可以用,最好是用墨条与墨汁研墨出来的墨色层次变化丰富。

  纸:因为熟宣纸(工笔画用)和生宣纸(写意画用)还有半生半熟的。古代有画工笔画用绢画的,我国宋代以前的,可以说都是在绢上作画的。

  调色碟:专业用的调色碟也可以用盘子调墨色,也可以用白色的盘子调颜色调色彩调墨色都可以。

  颜色:颜色一般以赭石、花青、藤黄、朱膘、朱砂、石青、石绿为主,也可以用一些其他颜色都是次要的,一般来说,仅取一点点使颜色有所变化的作用

  (二)、用笔与用墨

  用笔的要求:

  国画用笔,六朝南齐谢赫在“六法”中为第二法,“骨法用笔”,中主要特点就是要有力度感,古代人说要“力透纸背”。在运笔中要贵用中锋,用中侧锋兼并用,要有昂扬顿挫,笔笔都要有一波三折的变化,特别是山水画,更讲究用笔的变化,诸如;有顿笔有挫笔,有抑有扬,有转有折,有疏有密,有粗有细,有快有慢,有干有湿,有起有伏等等。还要向黄宾虹先生说的那样,用笔要毛,下笔前必须神满意足,意在笔先,形象俱现于目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用笔才会灵动,才富有生命力。

  初学山水画几种容易犯的毛病,产生的原因:断笔,断笔有两种,一种是笔断意不断,称为意笔的这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的笔断意不断。一种断笔是指笔段意亦断,这是一种笔病。这二种用笔之间就是一种用笔,其实仅一“锋向”之差,这就是关键所在,也就是同一笔的前后两段间在前段收笔与后段落笔时,笔锋对笔锋,若收笔时锋向下,后段落笔时笔锋向其他方向,不是向着前段收笔时的锋,这就是笔病,所以在此称其为“锋向”。

  画面中不能出现墨猪,是一笔落下去太重了,提笔太快;落笔停留时间太长,而一运笔又立即提笔,在运笔过程中笔在顿挫或转折时,在宣纸上停留的时间过长;在运笔的过程中,欲行则不行,中途打住。

  鹤膝:运笔过程中连着两次重笔,成两块墨团,个先后的脚——鹤膝。

  圭角,这种笔病使用笔中笔转弯时转太急了,有转无折,转弯处有成角峰又如芒而造成圭角病,就好像乌龟脚。故称圭角病。

  用墨与墨病:初学常見,古人说“墨分五彩”。即焦墨、浓墨、淡墨、次浓墨、次淡墨这是最基本的的墨色变化。这其中的墨色变化是千千万万的。有么事有一定的诀窍的。一笔浓墨将所有需要浓墨的地方给它用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浓墨都用上,然后再第蘸一点清水……直到最后笔上没有一点墨色,你的墨色变化就非常丰富了。

  墨病:几种容易犯的墨病及产生的原因?

  黑气:整幅画都是黑麻麻的, 没有一点墨色变化,没有干湿浓淡的变化。

  太湿,用水不当,黑渍臃肿,整幅画面湿而无骨。

  太干,整幅画面只有干笔,似秋风落叶,没有干湿变化。

  三、树的画法:

  我们先画树,把树放好,然后我们再画山坡。

  树叶的画法分为两种点叶法和夹叶

  画树先画树干;左边第一笔开始

  画树干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树无寸长,一波三折”要有艺术变化

  树枝前、后、左、右都要出枝

  树就这样画好了,很简单呢?其它树干和树枝的画法也就是大同小异。平时多观察那些大自然中的树,怎么长法?

  三,点叶法

  画树叶的时候,通过毛笔直接点成各种不同形状的点称为点叶法

  个字点:即形如“个”字,首先先画中间一笔,且可稍粗,然后旁边两笔,三笔不能交在一个点上。

  介字点;即形如“介”字,一般先画中间两笔,从左往右,再往左上一笔随之画右上一笔,上面两笔要稍微细一点,这是为了求变化,一般中间的是代表正面的叶,所以可见叶面比较宽一些,旁边的是侧面,可见叶面较窄,在落笔时就更要注意,不要三笔交于一点。

  这两种笔法可以同时夾插着用

  梧桐点:形如“介”字点,不同的是叶点肥大。

  菊花点:形如菊花,先点上半部,然后由下向上三数笔即成。

  胡椒点:形如“胡椒子”,用中锋直落,稍停再点,则成圆点形状如胡椒子。

  尖头点:笔锋向上,笔锋落笔几成,适宜表达春天的草树,具有生发向上的感觉。

  垂头点:叶叶下挂叫垂叶点,画时注意笔与笔之间不能平行,三五笔之后,必须紧靠着另起一组,有疏有秘,有长枝有短枝,必须变化着画。

  仰头点:方法和垂头点方向相反。

  平头点:同上二法相似,运笔方向是平落平收。

  小混点:是一种椭圆形小点,宜于表达夏天的景色。

  大混点:是一种比小混点稍大的点法,一样适宜于表现夏天景色。

  还有梅花点破笔点、破笔点等根据树叶的形状用各种不同的点法,有时候用笔尖画比如松针,有时候用秃笔,有大小混点。

  梧桐叶比较宽阔嘛,可以用破壁点来点梧桐叶、中锋用笔。那时候要注意树叶的那个外轮廓,还有高低错落不同,有疏有蜜、要靠手指灵动,点大叶要用碗力,点在纸上,要听到“沙沙沙”的响声,画松针也是如此。

  画树叶的墨色要有浓淡干湿的变化,还不呆板就行了。画同一棵树叶要有浓淡变化,是于是树于树之间也要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力求墨色变化丰富,树的前后也要有浓淡变化。点与点之间要有空隙,因为树叶也要呼吸“透气”才行。不可以一团死墨。

  一组丛树林就画好了。是不是很轻松?很简单呢?

  大墨孤品;初学者建议收藏,之后还会有续集,如果需要还会有学习视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