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就业不如大专说明什么?高等教育“消费”属性日趋增强丨快评

  2022年12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表示,“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低于大专毕业生的就业,大专毕业生的就业低于中专和高中生的就业。也就是说你学的越多,就业率反而越低。”

  这也符合公众对目前就业市场的直观感受:新兴产业(比如互联网产业、服务业)能够容纳的就业人口连年萎缩,年轻人热衷于成为“考公考编”的“小镇做题家”;高校毕业生能够选择的就业岗位越来越有限,反而不如“提早分流”的“电子厂打工人”;“硕士生毕业送外卖”“博士生选择考编去街道办”“名牌大学博士争做中小学教师”的新闻屡屡出现,显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经与就业观一起剧烈偏转,高等教育毕业生越来越多地“另寻出路”,不再抱有“天之骄子”的老旧观念。

  目前“就业率倒挂”的成因既有短期因素,也不乏中长时段的结构性难题。就短期因素而言,新冠大流行及“新十条”之前的部分地区一刀切、层层加码防疫做法,对经济活动负面影响非常大,重伤了不少行业。又如互联网、教育培训与房地产各因特殊原因面临空前困难,是短期因素驱动还是长期因素驱动还待观察。

  而就长时段而言,高校的连年扩招与毕业生的逐年增加本身就孕育着“就业难”的自毁因子,就业市场供给的速度跟不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其实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高等教育泡沫”,或者说“精英的过度生产”。

  率先提出“精英过剩”理论的彼得?布钦就认为,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太多的“潜在精英”,社会却没有也不可能有相应的“权力结构”去容纳这些“精英”,由此会带来失业率的上升与社会的不稳定。“潜在精英”多愿从事“分配性努力”而非委身于“生产性努力”,造成就业市场上供需的不相匹配,导致“过度教育”与“教育不够”的情况同时出现,突出表现为文科类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的供给过剩。

  “精英过剩”“高等教育泡沫”,或者说目前的“就业率倒挂”现象,究其本质仍是“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彼此关系与各自性质决定的。必须承认的是,公众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保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家长与学生都认定高等教育是一项值得入手的投资,仿佛只要花钱入手这笔投资产品,就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博得竞争力。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就业市场上的“互相认证”(interview)遵循的是市场供需定律。小到经济周期的变化,大到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影响高等教育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匹配程度。就业市场“供需结构”对毕业生“竞争力”的影响权重,显然要大于在课堂上学到的那些知识,以及千辛万苦拿到的文凭,也大于简单的文理分科差异或是“专业的实用程度”。甚至于,一名毕业生的“能力”也未必比“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假如目前的市场已经不需要你的这种能力了呢?

  因此,高等教育尤其是文科类的“精英教育”已经渐渐回归其“新的本质”:它也是家长与学生的一项“教育消费”,而不再主要是“教育投资”。其“消费”属性在这个后工业时代的多元化社会已经越来越强。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无法与特定的身份、地位,乃至财富、权力相绑定,也不必然产出这些东西。“研究生送外卖”“快递小哥读哲学”之所以还能成为喧腾一时的新闻,正是与公众潜意识里“高等教育必然产出精英”的观念冲突所致。

  在英国殖民时代流传一句话,“去殖民地做行政官员并不需要用到拉丁语与希腊语,但是只有在大学里修读过这两门古典语言的人才能去殖民地做官!”这句话一语道破了“精英教育”“博雅教育”乃至今日“高等教育”的本质:不那么考虑实际产出与价值的高校与专业,其职责其实是培养精英学生,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精英。“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古训,甚至仍不过时。

  当然,越来越多的大学专业更偏向于消费属性,而不是与个人将来收入挂钩,那些还坚持读这些专业的,或摆脱了经济功利性,是处于真爱与研究的兴趣而来;这对于真正的研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王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