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上看到“一课一练”英国版,回首英国照抄中式教育历程,不免细思极恐!
今年的上海书展,《一课一练》英国版,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其实,早在2015年,上海数学《一课一练》即将登录英伦的消息,就曾引爆媒体。而2016年,英国教育部就宣布,在8000所小学中引入中国的数学教学模式。看来英国人是真说真干,这一步一步,走得十分牢靠,效率还真是高。
英国学习借鉴中国教育的新闻,这几年非常多。2015年,一部英国BBC录制的电视纪录片,讲的是英国一所中学引入中式教学的实验,期间引发各种价值冲突,一经播出,立即引发热议。再往前的2014年,英国教育部组织英国部分中小学校长,专程来沪体验上海的小学教育。当时有一个新闻印象特别深,就是当许多英国校长看到上海孩子用九九口诀表计算乘法结果时,几乎是目瞪口呆。那些校长纷纷表示,英国的教育已经完完全全落伍了。
我在此并不想探讨中英教育的孰优孰劣,那似乎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或者“二者结合才是正道”之类的“一言蔽之”。我更关注的是,为什么是英国,为什么是英国教育,对中国教育这么感兴趣,如此持续关注中国教育,并且最终下决心模仿“照搬”中式教育。
显然,今日英国的这种选择,是长期关注、反复比较、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这种选择本身,实际上已经把许多争议的观点至少搁置甚至抛弃了。在前述那部名闻遐迩的教育纪录片中,我们能感觉到,英国人已经把中西方教育的优劣好坏,看得真真切切,心知肚明。他们早已放下争论,真抓实干了。他们的的确确是想吸收中式教育的优势,弥补英式教育的短处,他们从骨子里,真的是想掌握上海学生PISA全球第一背后的成功秘诀。
今天,当不少中国的媒体津津乐道于中西教育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时,说明我们还是就教育谈教育。要想知道英国热衷中式教育的深层动机,就必须跳出教育的视野。
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中国的壮大,在西方人眼里是个迷,无数西方学者都力图找到中国成功的钥匙。这把钥匙,他们经过潜心研究的结论之一,就是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增长,除了制度层面的因素,教育的贡献最大。西方也有高水平的教育,但近二十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中国这么明显。问题在哪里,就出在教育模式上。西方人很想知道,中国的教育模式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学而时习之,并借以重振西方经济社会的昔日雄风,这才是英国为什么远涉重洋到上海来获取教育真经的真实动因。
说到底,从深层次讲,西方是想通过引入中式教育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继续保持西方世界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其实说到这,我觉得也很正常。哪个国家不想学习、追赶、超越、进步呢?但仔细想一下,却不能不打个“冷颤”。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可以看看英国人是怎么“学”的。2016年上半年,BBC热播了一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中国创造》。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中式教育”那部大出风头,但是对中国创造的全方位解读,还是颇令人印象深刻的。也是这一年,BBC又热播了一部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的最新一季, 这一次“盯”上了中国人的“吃”。细看之后,感觉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几乎就是在研究中国的文化,研究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成长于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似乎在寻找今天中国的强大在文化上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深入细致地剖析中国,令人感觉这个国家对中国的研究,已经进入更深的文化层次。
然而,再细思下去,更有极恐之处。英国是什么样的国家?那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曾经“老子也是发达过的”,现在虽然颇有些没落,却还是位于发达国家前列。然而正是这样的国家,居然能放下身段,仔细总结他国成功之经验,深入研究别国强大之根源,并继而深入学习之、效仿之,甚至不惜照单全收,此种国家岂不颇有中国名谚“大丈夫能屈能伸”之本色?
再细思下去,还有极恐之处。今天它学习的国家,竟是他曾经的手下败将,从轻视到好奇到研究到仿效,此种学习精神、强国信念与操作手段,钦佩之余,细思之下,极恐之谓,未免有之。
今天,我们经常讲到一个词,叫文化自信。我觉得正确理解这个词,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我们自己确实要有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英国教育对我们的照搬照抄,来源于中国制造飞速进步,来源于老祖宗留下的那殷实文脉。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一种危机感。我们要知道别人在学我们,为什么学,如何学,学了之后会怎么样?要想领先一步,自己首先要有底气,其次还要有不断创造创新的锐气。总之,无论如何,都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谦卑的姿态。真正的自信来源于自谦,来源于实干加创新。如果我们能保持这样一种自信,就不必担心别人来抄我们,极恐就更没必要了。
然而,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对自己的教育“说三道四”,多有指摘,不想此时人家老外正在偷师学艺,憋着一股劲儿要实现赶超。这样的“说三道四”“群议汹汹”,真的看不出半点文化自信来。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