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30年花10万收藏上千张婚书 最早距今67年(图)
本报讯(记者马振华 实习生桂佳)昨日是七夕,武汉民间收藏家肖琴学在硚口区崇仁路的武汉集邮市场展出他30年来收藏的上千张婚书,其中最早的一张武昌县人的结婚证书距今有67年,引发很多市民驻足观看。
肖琴学上世纪80年代无意中发现家族中祖辈留下的几份民国期间的结婚证书,十分精美,与现代的结婚“红本本”完全不同,于是开始收藏婚书。肖琴学说,婚书是民俗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婚书衍变能看到社会的变迁。
30年来,肖琴学耗资10多万元,从全国各地收藏的婚书多达上千种,最早是1948年的,距今已有67年。这张结婚证书上面显示,28岁武昌县人邵清元与24岁的安徽太平县汪秀云在汉口璇宫饭店办婚礼,证书末尾还署有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的签名及印鉴。
肖琴学分析,民国期间结婚领证与现在去民政局的婚姻登记中心领证不一样,政府并不统一发证,只要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四方面确认就可以视为结婚。
肖琴学的分析从他收藏的解放后的结婚证得到一定程度印证。肖琴学收藏了一张汉阳县人民政府于1953年发出的结婚证,这是由政府统一印刷的结婚证,外形看上去像奖状,为格式文本,有政府的统一结婚编号,结婚证上没有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等,只有汉阳县县长的印鉴。到了1981年,结婚证则更简单,一张武昌区发出的结婚证就是一张纸片,上面写明结婚证编号和夫妻双方姓名年龄,与现在的婚书不同,没有夫妻照片。
左上:1948年结婚证;左下:1981年结婚证;上图:1953年结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