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招生第三年,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北京高中育人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标题:“强基”招生第三年,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北京高中育人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近日,全国39所“强基计划”试点校开启报名,备受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2020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今年是第三年招生。

  记者发现,随着“强基计划”的不断推进,高中育人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逐渐升温

  “强基计划”备受考生关注

  2020年是“强基计划”招生实施的第一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强基元年”,但是招生很不理想,遭遇了“寒冬”。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著名高校,均未完成“强基计划”招生。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基础学科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不如其他所谓“热门”专业。

  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形势出现“反转”,清华、北大均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其主要原因是,“强基计划”招生专业逐渐被家长和考生认同。

  到了今年,“强基计划”试点由36所扩充到39所学校,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也表现出了对“强基计划”的兴趣和热情。

  对此,2021年的“强基计划”做出一定的调适,扩大了入围比例并增加了高考后公布高考分数前的考生“确认环节”,相当于扩大了选材面与针对性。

  据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学校高中元培学院院长景志国介绍,学校、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强基计划”的招生方案,学生报考的热情也很高,高三年级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都会报考,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入围人数和录取人数排前列,其他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高校每年也有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

  在北京市第四中学,每年约有300人报考“强基计划”。据学校教学处主任李靖介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程处主任许洪发看来,“强基计划”的意义在于国家重视基础学科在科技进步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大基础科学建设和相关人才培养的投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力量加入,同时,也作为高考高招的一个有益补充。为此,对相关专业有一定了解后,有兴致并立志投身其中的学生可以报考,其次,在某些基础学科上有特长的学生,和自身潜质突出的学生也可以考虑报考。

  同时,景志国也提醒,需要理解和尊重高校对基础学科创新人才的渴求,真的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有情怀和格局、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生,愿将个人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熔炉之中的学生,更适合报考“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同时,公平公正当先,家国情怀满满。”

  改变模式

  高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随着“强基计划”的推进,北京部分高中的学生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开设“书院”“学院”、实验班等,采取项目式培养模式,实施导师制。

  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采用了项目式管理机制,统筹校内外资源。校内,在各处室、年级的垂直管理之外成立“博越学院”,实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平行管理。在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支持下,“博越学院”先后建成了创客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室等19个场地和配套设施,并开设了科技类选修课、清华大学科创课程等49门科技课程,形成植物栽培、生命奥秘等20余个科技社团。与此同时,学校先后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公司、科技活动基地等展开深度合作。

  北大附中高中实施学院制,学科课程分属元培学院、行知学院和未名学院,分别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其中,元培学院就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

  据景志国介绍,在“强基计划”背景下,北大附中元培学院构建了荣誉课程、学科竞赛、科创及研学、生涯规划等四大课程体系,并形成四年制初高贯通培养课程和分层教学培养模式。

  元培创新人才培养在理念方面,注重激发学生价值感和内在动力、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科与生活融合,通过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因学业进步而带来的成就感,超越分数所带来的片刻欢愉,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爱上基础学科,这与“强基计划”的选拔理念一脉贯通;在课程实施方面,荣誉课程的深度学习和大实验探索、竞赛课程的初高贯通培养、科技创新和研究性学习的学科实践、生涯规划系统的导师制和目标管理,与“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可以完美对接。

  针对“强基计划”,北京四中在课程设置上组成了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特色班,重点加强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的学习,同时还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5大学科竞赛队伍,为愿意投入5大学科竞赛的学生提供平台和资源。

  

  合作育人

  贯通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

  “强基计划”是高校选拔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生源来自于高中。作为“强基计划”人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高中和大学如果能够合作育人、贯通培养,在人才培养标准上更加契合,那么,势必会对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工作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为由北京大学创建的北大附中,在这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学校也是北京大学多年来的优秀生源基地。据景志国介绍,学校借助大学师资和科研力量,在多个领域与大学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先后成为北京大学数学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语文、数学、生物三学科),参与北京大学全球精英人才A计划。目前,北京大学最新开展的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学阶段联合培养方案已落地北大附中。

  近些年,的确越来越多的高中和大学加强交流,通过建立人才共育基地、邀请大学教授走进高中校、高中生走进大学实验室等方式、合作育人。比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立了知名高校优秀生源基地,引进大学资源。同时,学校十分重视科研的早期教育,结合中国科协、北京科协的中学生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都会给学生提供进入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的机会。学生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参与基础研究,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作为北京大学首批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清华大学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以及多所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北京四中各学科都与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据李靖介绍,学校经常邀请各大学的知名教授、研究员到校给学生们授课,也带领学生到大学实验室参观学习。

  李彦铭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2021届高三毕业生,2021年通过“强基计划”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就读工程力学专业。回忆起在广渠门中学的生活,最让李彦铭印象深刻的是初三暑假参与了学校的科研培养计划,跟随中科院的老师们走进长白山进行生境调查,并写了人生中第一篇“论文”;高一时,又来到北京科技大学高分子生物实验室,在高校教授和师姐的指导下完成了对油樟内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并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学术论文。李彦铭告诉记者:“这进一步激励了我,使我真正爱上了科研,也成为了我报考‘强基计划’的一个起点和契机。”同时,广渠门中学还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关注专业选择等方式,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立德树人

  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在这样目标的引导下,中学作为供给方,需要以价值观为引领,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这样也带来了高中育人目标、师资队伍、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转变。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李志伟把“强基计划”形象地比喻为“高原之上拔高峰”。“这也对学校的师资和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李志伟表示,近年来,广渠门中学着力打造了一支由“博士教师”领军的教师团队。这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除了瞄准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还将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等项目作为难点进行突破。“博士教师在学术造诣上的深度,以及在课题研究方面的专业性能力优势,为学生走向‘强基计划’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不仅如此,近些年,广渠门中学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科技人才压茬显现的梯队效应,这正是得益于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长链条培养”思维。面向当下对创新人才

  培养的新要求,学校几年前就组织教师团队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重新进行调研梳理,并依据新要求作出调整。在小学,学校以“社团”的形式,广泛发现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中学,学校通过选修课对学生进行广泛培养,对有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则通过金鹏团、英才计划、翱翔计划等进行分层培养。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景志国比较关注两点:一是作为招生选拔政策对中学教学工作的影响;二是作为人才培养政策,对中学学生教育工作的影响。

  在景志国看来,首先,“强基计划”录取方式弱化了高考成绩的决定作用,强化了高校校测和学生综合素质考查,必然会引导中学在教学方面采取应对方案,比如高考备考之外研究各高校政策、笔试和面试的考查重点等,并在教学工作中予以侧重。

  其次,“强基计划”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必然会引导中学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注重学生价值观教育,引领未来创新人才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这两方面对中学工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道进乎技,后者对中学教育会有深远意义。”

  同时,景志国认为,“强基计划”的选拔方式也影响了对高中生的评价方式,或者说是进一步推动了应有的评价方式落地,这个指挥动作提醒高中教育,不再以单一的学业能力评价学生,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实践能力,还有综合素质评价等都应该被重视起来。“‘强基计划’的培养方案非常值得高中借鉴和学习,很多做法在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普适性和启发性。”

  在李靖看来,“强基计划”的实施要求高中教育在坚持五育并举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了解并愿意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把自己未来的发展同服务国家的战略相结合,在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

  文字:张广林 常悦

  编辑:何文洁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