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密卷》竟与黄冈中学无关,这套著名教辅其名从何而来?
湖北黄冈中学。资料图
风靡十余年的著名教辅《黄冈密卷》竟然与湖北黄冈中学无关,那它和什么有关?
国家知识产权局下辖的《中国知识产权报》在最新一期刊发的文章《“黄冈”之争靠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
“黄冈”二字可谓众多考生心中“高分”的代名词,湖北黄冈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和重点大学录取率使“黄冈”这一品牌多年来享有盛誉。来自黄冈中学官网介绍透露,黄冈中学的高考一直保持98%以上的升学率和85%左右的重点大学录取率,因此声名远播。国内很多地方的高考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黄冈中学,带有“黄冈”字样的教辅材料也一直被考生追捧。
上述《中国知识产权报》的文章透露,事实上,《黄冈密卷》与黄冈中学颇有渊源但又并非同根。
文章介绍,《黄冈密卷》主编是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考试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后雄,系湖北黄冈人,多年来其主编的黄冈系列教辅已在市面上打响品牌知名度,在竞争激烈的教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王后雄主编的《教材完全解读》等知名教辅亦因在分析考题与知识点解读中表现出的高水准而获得好评。
王后雄称,作为书名的“黄冈密卷”已拥有商标权。可以说,无论王后雄的教辅最初是否存在“傍名牌”的故意,其已因自身的高质量而打响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对于《黄冈密卷》与黄冈中学的关系,本月初《北京青年报》也发文透露,《黄冈密卷》出版方告诉记者,热卖多年的《黄冈密卷》其实与黄冈中学并无关系,其中的试题也并非黄冈中学的在职老师所出。
不过,北青报记者在许多网上购物平台看到,带有“黄冈”字样的教辅材料至少有上百种,其中由王后雄主编的《黄冈密卷》等销量较大。
黄冈中学一位陈姓负责人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表示,《黄冈密卷》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学校现在在职的老师也没有参与编写,现在学校的学生不会去做《黄冈密卷》。
“我们曾经辟过谣,外面出售的《黄冈密卷》和黄冈中学没有关系。”陈姓负责人表示,“学校在十几年前曾经出过两本试题集,但是我们现在早已不出教辅材料了。”
对于这一现象,上述《中国知识产权报》文章表示,长期以来,黄冈中学声名在外。觊觎其品牌者,冠以“黄冈”之名的教辅有之,自称熟知黄冈中学教学的人士有之,身处黄冈市而借其名称的教育机构亦有之。然而大浪淘沙,环顾当今教育市场,《黄冈密卷》系列教辅依然挺立,颇有与黄冈中学品牌分庭抗礼甚至略胜一筹之势。
文章在剖析这一现象时认为,“笔者为黄冈中学感到惋惜,原本拥有傲人含金量的品牌,因黄冈中学多年来缺乏品牌意识,不注重对品牌价值的保护,不仅被人抢先申请注册了商标,还让受众多年来对品牌拥有者产生误认和混淆。如今想重振品牌形象,面对他人已注册的商标和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怕是困难重重。”
文章进而指出,“创造品牌不易,维护品牌更难。品牌得到有效保护并正确使用,会成为开拓市场、参与竞争、提高效益的锐利武器;不珍惜维护,靠着历史积累的声誉裹足不前,则终将失之于他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主体应树立品牌保护意识、重视品牌价值,努力提高品牌含金量,注重内容为王,满足受众需求,才是持之以恒的发展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事实上对于“黄冈”这一优质教育品牌,《人民日报》早在2015年就刊文表达了忧虑。
2015年4月,《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我们需要多少“高考神校”》。文章在列举黄冈中学近年来所遇困境之后表示:“倒是当地政府的‘振兴品牌计划’更令人担忧……振兴者,不过是制定‘一本上线率提高1个百分点,考取清华、北大人数突破25人’等指标,然后使用行政、财政办法,制造神话——办学从此便不再是学校和教育的事。”
各级媒体的关注,黄冈当地并非毫无反应。
例如,据《黄冈日报》2017年1月报道介绍,在2015年8月全校暑期教职工集训大会上,大会亮出七组比较数据,一针见血指出学校面临的挑战,发出了“黄冈中学到了最危险时候”的呐喊。并吹响了“二次创业,再创黄冈中学新辉煌”号角。
不过,正如《中国知识产权报》所指出的,《黄冈密卷》虽然与黄冈中学无关,但确实和“黄冈”这一品牌的价值维护有关。随着媒体厘清《黄冈密卷》和黄冈中学的关系,当地要想重振“黄冈”这一教育品牌,从商标注册到品牌维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