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学生逃课与恋人相思之争
《子衿》这首诗也许很多人没听过,但是这个词并不陌生。当年课堂上曹操的《短歌行》背得昏天黑地,其中有一句记得最为清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时觉得曹操真有文化,把那种连绵不断的感觉写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现在读《诗经》才发现,原来曹操是抄的《子衿》的诗句。
不得不说曹操真有眼光,理解《子衿》这首诗,关键就在这一句,特别是“衿”这个字。不同的释义,这首诗就会展现出不同的主题:学生逃学与恋人相思。
如果把“衿”当成衣领,“青青子衿”就是指青色的衣领。衣领是衣服的一部分,衣服又是人穿的,那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学生。可是凭什么说穿青色衣领的人就是学生呢?看来,这件青领衣服并非是普通的衣服,而是某一个特定群体的服饰,所以青领就象征了这个群体,就像今天常说金领、白领、蓝领一样。如果单从这件衣服判定穿着者的身份是学生,那这件“青青子衿”的青领衣服就是周朝时郑国学生的校服。
顺着这个思路理解全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是学生没来上课,老师很是忧心牵挂,为什么忧心呢?因为这个学生没有请假直接逃课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而且看来还不是逃了一节课,而是整整一天没来上学(“一日不见”)。这下老师着急了,怎么学生不来上课学生也不说家长也不来说明?老师实在担心就去家访,去找学生,结果发现学生在城门两边的观楼上玩耍得正高兴(“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只能解释为老师担忧学生,心乱如麻坐立不安,再加上胡思乱想,十分焦虑,虽然整件事情发生在一天之内,可是老师感觉就像过了三个月那么煎熬。
学生为什么逃课呢?如果把“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理解为爱情,这反映的就是学生早恋而逃课的问题;如果与此无关,那可能是因为郑国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教育不受重视,读书无用论盛行引起的逃学。
这是把“衿”理解为衣领,指代学生的校服,讲述的是学生逃学的事,若把“衿”理解为佩玉的丝带,那么这首诗又将是另一番面貌,就是恋人相思。
“青青子衿”中的“衿”可以理解为佩玉的丝带,下文“青青子佩”中的“佩”就是可以佩戴的玉石。丝带和玉石都可以看作诗中女子思念的男子。男子好长时间没有来找女子了(“子宁不来”),也没有任何消息(“子宁不嗣音”),女子不禁埋怨起来:“我不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来找我(‘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可是心里的怨对方又听不到,只好到曾经一起游玩,留下许多美好回忆的观楼上,边回忆边眺望男子的身影。那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就是女子对男子的思念。
另外从“衿”和“佩”的关系来看,“衿”是系“佩”的丝带,“佩”是“衿”所系之物,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依赖,这不就是暗喻这一对恋人吗?女子这块美玉不就是系在男子这根丝带上吗?
那么学生逃课之说和恋人相思之说,哪个更接近诗的主旨呢?我认为恋人相思更为贴切,原因有二。
第一,曹操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示像思念恋人那样思念贤人。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理,表示思念贤人就像思念恋人一样绵绵不绝,对待贤人像对待恋人一样爱护,从中可以体会到曹操是把《子衿》当成恋人相思来看待的,而不是老师找学生的焦虑。
第二,如果学生没有来按时上课,富有管教责任的教师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赶快一起寻找学生,又怎么会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么淡定从容的字眼呢?我们看现在学校的管理就明白,只要学生没有按时到校,老师会立刻通知家长了解情况,这才是负责的老师,才是家长放心的老师。如果学生逃了一天的课,老师才着急去找,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一定会被追究责任。
我觉得以男女相思来解读《子衿》,情感上更加顺畅,而且既不辜负也不强解最后那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 全三册 骆玉明解注 无障碍诵读赏析中国古诗词大全古代诗词诗歌作品集诗词鉴赏书籍京东¥94购买已下架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