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汕尾市组织中学生物教师观摩“南方教研大讲堂”第61场主题研讨活动
12月16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南方教研大讲堂”第61场“优化生态文明教学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主题研讨活动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科学和生物学教研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编审、正高级教师杨计明主持,活动包括“主旨阐述、专题讲座、课例展示、专家评课、教研沙龙、专家视点、活动总结”等多个环节。本次“南方教研大讲堂”研修活动实现了跨学段跨区域的教研,促进了学段之间融合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融媒体等信息技术新样态,线上线下融合进行,探索示范性常态化主题教研新模式。
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全市生物学教师学习、观摩并撰写心得体会,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优化教学方式,探索优化生态文明教学,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保障教师研修时间,提高研修效果,探索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
专题讲座
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生物学科教研基地(湛江)负责人、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科学和生物学教研员李遂梅和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基地(韶关)负责人、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学教研员梁志荣老师分别开设了以“绿水”和“青山”生态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专题讲座。两位老师结合湛江、韶关的生态特征和生物学科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地介绍了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发生态教学资源的方法和案例,引发参训教师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对一线教师进行生态文明课程开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课例展示
课例展示环节由基地学员分别展示高中“绿水”生态的新授课和初中“青山”生态的复习课。
课例1:
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生物学科教研基地(湛江)成员黄春燕老师带来的《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及其稳定性的探究》。
课例2:
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生物学科教研基地(韶关)成员邱艳婷、周一清、周小洁三位老师带来的《生态与环境》专题复习。
专家点评
湛江市第二中学沈祁副校长对黄春燕老师《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及其稳定性的探究》一节课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过程以小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围绕着生态瓶的设计制作及其稳定性的探究这个主题而展开探究实践,促进了学生在探究实践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实现了“在做中学”。将学生熟悉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情境融入到生态文明教学中,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在情境体验中发生和深化,也提升了情境的教育价值。同时注重情境的迁移,来拓展生态文明教学的空间,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学以致用。这节课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生态学的知识来分析、探讨并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态学问题,促进了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和认同,增强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的社会担当。本节课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利用本土资源优化生态文明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生物学科基地(韶关)负责人梁志荣点评了初中“青山”的课例。《生物与环境》是由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基地韶关的邱艳萍、周一清、周小洁三位老师以同课同构的方式,在各自上一节完整的课中选取一个片段组合而成的。梁老师指出本节课的三个突出的亮点:一是主题突出,思路清晰,紧扣优化生态文明教学,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二是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教师能结合韶关地处南岭山脉的实际情况,根据课标要求自主开发青山生态教学资源;三是优化教学,发展素养,结合韶关实际案例和政策,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与环境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体现了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研沙龙
教研沙龙由李遂梅老师主持,围绕着“优化生态文明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展开,梁志荣、沈祁、游江涛、黄春燕、邱艳婷、吴幸萍六位老师分别从教研、管理,实践三方面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优化生态文明教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一定要充分对本土绿水青山生态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认识校园,走进自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生命观念来思考、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生态问题,自觉地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专家视点
专家视点环节邀请到主讲大学本科生态学课程的华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李韶山和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组长刘恩山。
李韶山教授结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深入解读了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体系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开发华南特色生物与环境教学资源的建议,同时强调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刘恩山教授从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生物学课程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是核心素养的展现和生态文明教学有多重渠道三个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什么是生态文教育,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一线教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活动总结
杨计明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活动聚焦“优化生态文明教学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目标,达成了“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立志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和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生态教学资源对优化生态文明教学具有良好效果”三点共识。最后,杨老师肯定了本次的活动效果,也提出了宝贵的活动建议。
汕尾市部分学校活动照片
学习心得
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基地(汕尾)成员 李素娥
今天有幸参加线上学习“南方教研大讲座”主题《优化生态文明教学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该活动是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示范性常态化高端教研学术讲座。
几位专家围绕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施展课堂教学。新课标指出: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湛江生物学教育基地团队们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红树林资源开展教学情境资源开发与利用、通过实际活动观鸟护鸟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韶关生物学教育基地团队则分享了利用韶关的国家级省级的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学的具体方案并在全市分享,提升全市生物学教师在生态文明教学上得到提升,树立和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基于新课标要求如刘恩山教授说的,生态文明建设教学是多渠道的,课堂是主渠道,最终落实生命观念、社会责任落脚点。希望接下来在市教研室陈文静老师的基地团队学习中有所收获。
来源: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生物学科教研基地(汕尾)项目组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