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州中考语文考题为啥这么出?权威解读来了

  广州市执信中学门口,考生与交警击掌。

  6月20日上午,随着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广州市的考生们结束了“双减”后首个中考的第一场考试。今年的语文试卷有什么亮点?试题设置如何考虑?记者专访有关教学研究专家,为大家全方位解析今年中考语文考卷。

  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表示,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2022 年中考语文命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发挥课程育人目标,在精选试题素材、聚焦真实生活、培养家国情怀、加强写作思辨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贴近现实生活

  着力提升学生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

  “坚持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是最主要的选材依据,今年的语文试卷在试题素材的选择上,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当下的发展,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表示,如建团100周年、冬奥会、古籍保护、乡村振兴、全民健身、职业教育、科普工作、湿地保护等都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紧跟时代的步伐。

  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选自《礼记正义》,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弘扬讲仁爱、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引导学生从优秀的古代典籍中获得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突出“文以教道,以德教化”的思想。名著阅读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共产党人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革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给学生带来了深刻的人文启迪;《傅雷家书》全面展示傅雷家风,突出“真诚行人、认真做事”的生活准则,倡导重视良好家风家教的传承。文学类文本《病人的健康》,写一对兄妹在妈妈病重的时候想方设法照顾妈妈,感人至深,引导学生关心家人,孝敬长辈。

  “通过精选试题素材,试卷旨在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视家风传承,以此强化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力求让学生在做完试卷后,能够感觉到自己提高了,成长了,真正发挥中考的育人功能。”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说。

  探古籍访湿地

  材料“优化升级”篇幅简短通俗易懂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本次语文考卷中,非连文本阅读选取了这个热点话题。

  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介绍,通过阅读与古籍保护相关的材料,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籍保护的现状、已取得的成果及保护工作的价值意义。

  中国有大量的古籍留存,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提倡古籍保护与利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之中,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坚定文化传承的信念与决心。“同时试题也充分考虑到‘双减’政策的要求,材料篇幅短小,且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说。

  此外,试卷综合性学习选择了“湿地也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命运。

  题目设置了同学们到湿地公园研学的情境,首先需要跟工作人员得体的交流,表达参与湿地宣传栏制作的意愿,然后为宣传栏设计栏目、制作宣传标语等,强调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借助丰富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去发现意义,建构并运用知识。

  名著拓展大视野

  把阅读收获内化为素养

  名著阅读是自2021年开始增设的附加题,旨在推动阅读,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丰富精神世界,助推精神成长。

  从考查涉及的文本类型来看,既有文学类文本《朝花夕拾》,也有科普作品《昆虫记》,还有书信《傅雷家书》,试题通过选取多样文本,引领阅读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全面培养阅读素养。

  从测评的方式来看,既有对人物、情节等表层信息的感知,也有对名著的感悟、鉴赏和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呈现综合化和整合化的趋势,尝试进行主题阅读测评。

  “比如就名著中‘多样的生物’这一专题聚焦点,综合《朝花夕拾》《昆虫记》《海底两万里》等不同作品进行探究,促使阅读博而专、广而精,推动深度阅读。”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表示。

  本次名著阅读的考查,更加注重真实的整本书阅读,充分关注阅读本质,触及名著阅读“阅读”的根本属性。学生须结合整本书阅读,调动真实的阅读经验,在阅读中发现并形成自己的阅读认识与体验,把阅读收获内化为素养。

  半命题式作文

  考生直抒胸臆有话可说

  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表示,今年的作文题目是“我是如此地热爱        ”,有别于往年的命题作文,本次写作采用半命题作文,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能激发考生的发散性思维。

  “但就题目来说,仍属于生活化情景范围内的命题与立意,延续了近几年广州中考作文一贯的命题风格。题目不设置审题障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表达真正有个性的见解与感悟。”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说。

  以“我是如此地热爱        ”作为题目,情感赤诚、热烈,具有正能量,引导学生通过爱与周围的人或事发生关联,呼唤人性中美好的情感。

  其中,“我”是写作的主体,强调了考生应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材料,抒真情写真事,进行真实语境下的表达与交流。“热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意思是“热烈地爱”,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体现正向的、积极的、坚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如此”,意思是“这样”,指示状态、方式、程度等,作为状语修饰“热爱”,起强调作用,提示学生在叙事中要懂得聚焦,注重细节,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详细的叙述、描写表达出来。

  “作文题既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实际,又关注到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题目的选材范围很广:可人、可事、可物;可个体,可群像,可家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个性化地填写横线上的内容,从具体的人或物的角度选材,可抒写自己对家庭、集体、社会、自然万物乃至国家的炽热的爱;也可从抽象事物的角度选材,抒写对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的执着追求。鼓励学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详实地记录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及认识。”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说。

  事实上,写作是一个挖掘、整理、反思、提纯生活的过程,优秀的作文题目可以促进学生通过写作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表示,本次作文题,将善的、美的价值追求融进写作过程,我如此地热爱的人、事、景、物等,一定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笃定选择,是能够感动自己或他人的情感载体。如此“热爱”的是什么,“热爱”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如此“热爱”,在构思与写作的过程中,唤醒生活中的独特体验,进行思辨性的语言表达,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人格修为,并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行为的自觉,潜移默化,立德树人。

  南方日报记者 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