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以猪喻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很王小波
插队的时候,我放过猪,也喂过牛。大多数的猪知道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时谈谈爱情。但有极少数的猪却另有安排,比如种猪的任务是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却往往摆出肉猪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
而母猪呢,它们的任务是生崽,但有些母猪却偏偏会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类的安排让猪痛苦不堪,但是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猪群中有一只颇有个性的猪,首先是它的外形就独具性格特征,又黑又瘦,双目炯炯有神。其次是它的习性,似乎又与猪不沾边,它身手矫捷,可以一跃跳到猪圈的房顶。而且这是一只溜达猪,从不甘心被关在猪圈中。
这只猪非常有性格,吃饱了就去晒太阳,对母猪一概没有兴趣。它还会模仿各种声音,尤其擅长模仿汽车的鸣笛声,也为此给生产队带来了烦恼。当众人忍无可忍,决心要扑杀它时,它竟然躲过了20多个人的围捕,最终逃脱变成了长出了獠牙的野猪。
这是王小波笔下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是这位当代文学史上最特立独行的作家著名的一篇杂文。
在当代文学作家中,从来没有人能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也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令无数青年甘愿做他的“门下走狗”。
王小波开创了独具标签的个人风格,让读者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他是那样幽默且充满着智慧,也因此被青年人奉为精神偶像。
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丝鲁迅的风骨,尤其那一句:“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这只猪在知青眼里格外潇洒不羁,在农民眼中却是不正经,在王小波心中却格外值得尊敬。毕竟崇尚自由的精神,追求独立人格,恰恰就是王小波的思想内核。
其实,王小波哪里是在写“猪”,分明是写了一类人,而这只猪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呢?不甘与世俗为伍,不愿做刀俎上的鱼肉,这就是一个善于思考且极具反抗意识的王小波。
王小波的杂文言谈风趣,且具有批评的力度。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读者随处可见的都是王小波充满黑色幽默的文字。
比如年轻时的王小波有一次生病住院,医生给开的方子便是多吃维生素,以至于提到“几个手术没有一次在一小时之内找到阑尾的”,而且刀口时而偏左,时而偏右,偶尔还会在中央。这样的文字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而“说来你可能不信”这句流行语,也是来自王小波。你看,他的文字就是这样,可以跨时代而行,且能经久不衰。
九十年代格外流行“特异功能”和“狐仙附体”,在王小波的笔下,这群人像滑稽的小丑。比如一个号称不用胶水就可以在脑门上贴一叠子钢镚的老者,让王小波深为“佩服”,大呼诺贝尔奖大概要颁给这位老者了。
论怼人的功力,鲁迅先生是“冷嘲热讽”,而王小波则多了几分令人愉悦地嬉笑怒骂。
最令人惊诧的还是在这套杂文集中,王小波与李银河在1992年就发表了对当代男性追求同性之爱的见解,在那个已经不是“谈性色变”的年代,这样前卫的思想依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质疑和不解,最让人欣赏的还是王小波的态度,他说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男性是需要结婚生子的,这无疑是对他们的妻子最大的伤害。单凭这一点,我想他与妻子的这一部《他们的世界》就极具价值。
当然,读者对王小波的爱不仅仅是源于他这个独特的存在,还有他深刻的思想表达。那么为什么他要发表这样一部杂文集呢?借用王小波自己的一句话作答吧!
“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也许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对自己却很重要。”这便是王小波对世事的态度。
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推给喜欢王小波的你们,杂文比小说更能窥探他的心,绝对值得拥有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