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春雨润物细无声——记2014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西北农林科技
《文汇报》 2014年12月30日
康振生,四川安岳人。1957年生于四川安岳,1978年2月在西北农学院学习,先后在该校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0年7月以中国-加拿大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获得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担任“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抗病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病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陕西省优秀留学归国人员”、“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人生砥砺求奋进
1975年,康振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加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陕西安康石泉县一个偏僻山村接受劳动锻炼再教育,并被任命为知青组组长,从又脏又累的修梯田、砍柴、养猪到买粮、做饭,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种繁重体力劳动的历练,培养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性格。
恢复高考后,作为“文革”后的首届大学生,康振生成为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一名学生。一次,李君彦老师在讲授“植物病理学”课程时,讲到一片健康的海棠叶子如何被病菌侵染危害致死的过程,李老师详细、生动的讲述引起了康振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由此引发了他对植物病害深入探索的决心。
1982年初本科毕业后,康振生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教授。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康振生多次到甘肃陇南、陇东、陕西关中小麦条锈病发生重点地区开展调查。从数千个染病小麦植株上,通过大量分析鉴定与田间接种,他们在国内首先发现了严重危害我国小麦主要品种的条锈菌新致病菌系,并对该菌系的发展趋势和危害性作了准确预测。
1988年作为最早的联合培养博士生,他选择在小麦锈病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加拿大农部温尼伯研究所完成学位论文。
每年的10月到来年5月,他工作的地方就成了白雪皑皑的世界。康振生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简单吃点早餐后就踩着厚厚的积雪步行到研究所,这时,他从头到脚都被白雪覆盖,简直变成了个雪人。但他一直坚持着,不舍得浪费每一分钟时间。1991年1月,康振生的《小麦条锈病菌和秆锈菌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的研究》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上这一领域的空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澄清了国内外长期存在的有关问题。
春风化雨育桃李
从1984年留校任教至今,康振生已在教坛耕耘了30个年头。他长期坚持在一线,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 “学科导论”、“农业植物病理学”、“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病理学”和“植物免疫学”等课堂讲授。
为了使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易懂,康振生带领课程组成员建立了植物病原真菌形态结构素材库、植物病害症状图片和视频库、病害循环图库和动画库等,将大量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具体、生动形象。
康振生独著的《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结构》和合著的《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用800余幅照片首次系统地记录了我国200多个主要植物病原真菌各大类群的超微结构和超微形态特征,使得病原真菌的微观现象可视化,抽象的理论动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他先后编写出版各种教材、教学参考书、工具书、电教片共16部。他主编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植物病理学原理》发行量达万余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2011年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
对于研究生培养,康振生强调研究能力和方法,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说:“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在我们工作基础上站高望远,突破创新,最终有新发现、新见解和新突破。”
近年来,康振生培养博士研究生50多人、硕士生100多人,王晓杰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名同学获得了国家、省级多项奖励,其中3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3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8人获得“植物病理学创新研究奖励基金”,1人被授予“全国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研究生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分别在《Nature Communication》、《Molecular Plant》、《PlantJournal》等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
“五加二”与“白与黑”
近年来,康振生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条锈病菌在我国自然条件下存在转主寄生现象,修正了长期认为条锈菌缺乏有性阶段的传统认识,被国外同行专家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在康振生的学术研究征程上,没有“慵懒松散”的字眼,唯有“严谨求精”的追求。康振生的字典里,科研工作白天8小时远远不够,晚上和周末是潜心研究的最好时间。1996年,康振生在第四军医大学做电镜观察,有一次竟然连续观察了24小时,同去的学生在凳子上睡着了,可康振生眼睛看得发直了也不肯休息,用电镜室老师的话说,没有见过像他这样不要命的人。
今年留校的博士冯浩说,自己做博士论文时,实验室和老师办公室是对门,一天试验下来,有时偷懒10点半想离开,可回头一看老师还在办公室,就潜心继续做试验,一直忙到晚上十一十二点和老师一起离开。
不仅是“白加黑,五加二”,到野外调查小麦条锈病害时,康振生也是一马当先,亲力亲为,再苦再累也从无怨言。用他妻子黄丽丽的话说:“一听说小麦条锈病,就来劲了。”
把脉生产第一线作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小麦病虫防控研究室主任,康振生的研究室里可谓人才济济,既有院士、也有省农科院院长,康振生带领大家每年春、秋、冬三季都要到河南、山东、甘肃、四川、陕西等地开展小麦病虫趋势调研,向农业部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提供防控预案,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国家相关部委对他们在保证国家粮食“十一连增”做出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
康振生认为,只搞教学、科研而忽视生产,不能算是真正的专家。科学研究只有应用于生产,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20世纪80年代康振生与有关单位合作,对繁6及其衍生系小麦抗条锈性变异进行了成功预测预报,通过提供抗源,及时调整品种布局与指导测报与防治,挽回小麦损失7.5亿公斤,纯效益达7.32亿元,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内同行们合作完成的“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体系”在陕西、江苏、山东等小麦种植区得到广泛应用,防治面积累计达10.78亿亩次,挽回小麦损失232万吨,折合人民币14亿元,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原来科研基础上,康振生和团队成员一起完善了以抗病品种为主的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推动了以治理陇南小麦条锈病易变区控制我国小麦条锈病策略的实施,通过陕西省和甘肃省天水地区的推广应用,共挽回小麦损失折合人民币22.69亿元;进而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了“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累计推广应用2.3亿亩,增收节支93.32亿元,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我国近60年来植物保护学科获得的国家最高成果奖励。
为了创造一个团结、融洽、健康向上的科研氛围,课题组每年都要举办联欢会、运动会、联席会。师生们自编自唱,好不热闹,这时的康振生也和大家一样,尽情地放松,唱歌、运动、表演节目样样少不了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们的感情更近了。
康振生现在依旧忙碌,因为他没有忘记“做事情可能有结果,也可能没有结果,但不干事情永远没有结果。”他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培养年轻人,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尽快成长。“化身红烛守书斋,照见窗前桃李已成材”这是康振生内心的真实写照。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12/25/content_23.htm
编辑: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