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专家:清走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绊脚石

  1963年11月22日,这天对于美国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天。同样,这天对于中国而言,同样也是不寻常的一天。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迪丽广场遭到不明身份人的枪击,送医之后宣布重伤身亡。而肯尼迪也成了美国历史上第四位被刺杀身亡的总统。

  肯尼迪遇刺战场乱做一团肯尼迪一个美国总统,按理说,作为美国总统遇刺,确实对于美国来说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反过来说,为何说肯尼迪的遇刺,对于中国而言也不平凡呢?

  肯尼迪,我国核武研究绊脚石

  众所周知,核武器因为其巨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一直以来都是被国际所禁止使用的武器。而这一条例的促成,我只能说,是有核国家站在同等角度之下建立起来的。换句话来说,这种东西别人有,自己没有,那是更本没有任何商量话语权的。

  核武器爆破后的蘑菇云面对时常笼罩在头顶的核威慑,毛主席曾经说过:“这个东西别人能有,我们自己也要有。就那么大点东西,我相信能够搞一搞。”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核武器――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核武器的研究,其实一直是处于保密阶段的,这其中的头头和道道其实不用我说大家这都能猜到。

  作为世界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美国对于原子弹研究的技术一直极力封锁,处处打压其他国家,以求达到核垄断从而威慑全球,对于我国同样也不例外。

  为核武研究奋斗一线的科研人员从55年我国计划研究原子弹一直到60年代初期,美国情报部门虽然通过搜集的情报早已获悉我国计划研究原子弹,但是美国盲目的自信和苦于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东西而并没有做出什么“行动”。他们固执的认为,当时的中国对于原子弹这种武器,要研究出来有点“痴人说梦”。

  事情直到1963年,美国派遣的间谍侦察机发回的一组照片让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是坐立不安。从侦察机发回的照片中,我国位于新疆罗布泊的实验场地赫然在目。

  美间谍飞机拍摄的新疆罗布泊随后肯尼迪第一时间和美国情报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谈话,谈话中肯尼迪不容置疑地说到:“绝对要阻止中国成为有核国家,原则上不管用什么手段。”

  这句话一出,大家千万别以为肯尼迪嘴上功夫了得,美国总统肯尼迪,还真在这方面是下定决心和下足了功夫。甚至至今让我们想想都有点后怕。

  肯尼迪对我国的“阻核”举措

  为了达到阻止我国进行核武器研究,肯尼迪首先想到的就是苏联。当时的苏联和我国哪个时期由于关系的迅速降温,肯尼迪认为可以同苏联合作,必要时将我国试验区投放核弹一举摧毁。

  肯尼迪夫妇但是这个建议直接被苏联给否决了,虽然当时苏联和我国关系很冰,但是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在大是大非面前,苏联是断然不会这样做的。而之所以肯尼迪不敢跳过苏联直接摧毁我国试验区,也是这个道理,也是怕和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搞摩擦,要知道中国没有核武,不代表苏联没有。

  从苏联入手碰了一鼻子灰以后,肯尼迪开始寻求另一个方法,什么呢?难听点讲就是“借刀杀人”。肯尼迪所谓之的刀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蒋经国。

  一是可以借助蒋经国一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想到这,肯尼迪立刻电通蒋经国。1963年9月11日,蒋经国如约到达美国同肯尼迪进行商议,由此一个巨大的阴谋诞生了。

  蒋经国和肯尼迪的会晤二人交谈以后,达成这样一个由美国操刀的共识计划:

  由美国提供运输机,由蒋经国提供300到500名特种作战人员,空降罗布泊,以武力摧毁罗布泊实验场地及实验设施。

  而就在美国总统肯尼迪,还为他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沾沾自喜,拭目以待的时候,殊不知一场灾难正等着他。

  也就是在这个计划还在萌芽,还未执行的两个多月后,肯尼迪就在自己乘坐的汽车上遭到行刺,一命归西。

  随后上台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在肯尼迪在世的时候,当时任职副总统的他本身就对肯尼迪这个冒险的计划摇摆不定,所以上台以后直接就否决掉了这个计划。

  林登·约翰逊选择了一个较为保守的方法,仍然是同苏联交涉,希望通过苏联去制止中国研究核武器,此事由此一拖再拖。

  1964年10月16日,也就是肯尼迪遇刺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新疆罗布泊上空,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破。

  由此,悬浮在我们头上的核乌云转眼间消散于无形,从此跻身有核大国一列。而肯尼迪的遇刺,正是应了我们有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