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岁的郑大人,一辈子的郑大情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通讯员 赵炜 杨明 曹咏
75年,在历史长河中是极短的瞬间,但75年如一日,从事医疗事业,却能拓展一个人的生命长度。
75年来,郑州大学一附院张效房教授如一棵苍翠挺拔的青松,矗立在我国眼科事业的大地上,用精湛医术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病痛,用无悔选择为眼科事业奉献了一生。“活着就应该有所贡献,我要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祖国,要对得起鼓励我、培养我、领导我的中国共产党。”铮铮誓言,朴实无华,有力诠释了张效房教授一生的为医情怀。
张效房出生于1920年,1945年毕业于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医学院并留校工作,1949年任医学院眼科讲师兼医院眼科主任,1978年任教授及主任医师,1992年退休返聘。2020年100岁高龄的张效房教授在校工作已75年之久。可以说,张效房的从医历程一直伴随着郑大医学院及郑大一附院的发展、成长与壮大。
郑州大学92年办学历史追溯于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医科教育,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历史上,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曾多次易址更名,地址先后曾由开封迁至镇平、嵩县、淅川、陕西汉中、宝鸡,回到开封后,又曾迁至苏州,共7次易址,附属医院名称也随之经历了6次变更。值得铭记的是,即使在抗日战争最为困难的时期,学院教学工作和治病救人也从未中断。张效房在求学时真切亲历这一切,成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1939年,张效房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到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当时,由于抗战形势的需要,国立河南大学由镇平迁至嵩县。嵩县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山区县,医学院在嵩县既无现成的校舍,也来不及兴工修建,只能利用原有的庙宇,租赁民房。此外,很多学生的家乡遭到日寇侵占,无任何经济来源,仅靠学校发放的“贷金”补贴生活。张效房自入学伊始,就进入了半工半读的生活状态。
5年间,写讲义、画挂图、当家教、任代课老师……张效房每天晚上都会在菜籽油灯下复习到很晚,每天天一亮,就会拿着书或笔记本起来学习。“那个时候生活艰苦,没有笔记本,没有钢笔,没有墨水,我们就想办法,用染衣服的染料,化成水,把木棒削尖当钢笔蘸着写。” 张效房回忆道,“那时我们认真学习不是为了考学位,而是为了学好医学去救国。”
抗战期间一些同学投笔从戎,张效房则选择学好医学,为人民治疗疾病,为病员治疗伤患,在后方为抗日战争服务,为国家尽一份力量。1944年,日寇进犯豫西,师生被迫离开嵩县,同学们开始分散,到各处完成第六学年的毕业实习。办学条件虽然艰苦,但汇集了像李赋京、张效宗、张季平、梁子军、夏一图、张静吾等名师大家5年的山区生活,无疑给张效房的见习和实习提供良好的机会,也为其之后在医学事业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忆起往昔,虽是80余年的尘封往事,有些情景张效房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说,我们这一代,经过抗日战争受到的教育,必须让祖国富强,我当时就想我是中国人,我的经验也是从一个一个中国病人身上来的,报答祖国还来不及,所以我必须把我所有的一切贡献给中国人。
张效房教授被河南省政府授予“科技功臣”荣誉称号
人们常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生命。眼睛健康与否,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张效房教授倾其一生为无数眼疾患者带来光明,被誉为国内眼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眼科界赢得了很多荣誉。1978年张效房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1996年被美国眼外伤中心授予“突出成就奖”,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8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科技功臣”荣誉称号,他还是2005年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全国唯一获得者。
中央电视台报道张效房教授感人事迹
2015年 3月14日晚,2015“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张效房作为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医生荣获2015全国“最美医生”称号,受邀参加颁奖典礼并登台领奖。在颁奖现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充分肯定了张效房教授的工作。他说,中国为全球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发现了沙眼的病因,这一发现让全球数百万人避免了失明,这都离不开张效房教授的贡献。
港台动漫张效房教授荣获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2018年3月29日晚,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十位温暖人心的河南好人与一个模范群体获此殊荣。为眼科医学作出贡献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效房教授入选其中。
作为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张效房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有38项发明和改进,还在医院创办了英文查房制度,为我国乃至国际眼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1955年开始,张效房教授经过连续50余年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法。其中薄骨定位法、方格定位摘出法等,眼科界曾称为“张效房法”(见《眼科检查与诊断》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电子计算机自动绘图定位法,以及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等都是国际上开展最早的。至21世纪初,已对全国各地转来的眼内异物患者进行手术8000余例,摘出成功率达99.62 %,是当时国际上例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主编的《中国医学科学年鉴》第466页中指出:“目前我国在眼内异物摘出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眼内异物的定位和摘出”获“优秀成果奖”。这是全国眼科获奖的两个项目之一,并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眼科学对世界眼科学的两大贡献之一。
1982年,张效房在第24届国际眼科大会上报告《三千例眼内异物摘出手术的体会》,引起极大轰动,当场就有两所美国大学邀请他前去讲演。次日当地(美国旧金山)的报纸予以报道,题目是《来自中国的经验》。张效房先后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菲律宾等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作了学术讲演,并曾辅导两名美国医学博士来院进修眼内异物摘出手术。他在全国各个省、区、直辖市的100多个城市(包括香港、澳门和台北)做学术报告和手术表演200余场。并受卫生部委托连续举办了5期眼内异物摘出学习班,每期3~4个月,学员来自北京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各省的许多医学院校及各大军区总医院。在张效房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张效房法’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在国内外获得广泛推广,造福患者数以万计。
20世纪末,白内障是我国最主要的致盲原因。当时的手术方法复杂,操作困难,效果较差,或则需特殊设备。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县医院甚至一些地市医院)不能进行白内障手术。张效房教授将国外引进一种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并在实践中逐步加以改进和简化。此手术方法简便、一学就会,又不需任何特殊设备,效果良好,效果可与超声乳化手术相媲美;费用低廉,基层眼科医生都能开展,特别适合于我国基层医院。1992年开始,他受中国残联、河南省残联委托,主办了8次全国培训班进行推广,并被国家定为“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各级医疗队和治疗点的规范手术方式。20余年来,各地进行这项手术不下2千万例,按每例手术节省人民币500元计算(包括设备及消耗),则节省医疗费百亿元之多。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出术”是广大基层医院都能开展的白内障手术,这使我国白内障盲人大为减少。据调查统计,白内障目前已经不是重要的致盲原因了。上世纪末,我国的白内障手术率是300(每百万人口)。目前已提高到了3000,已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而其中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推广“功不可没”。
张效房教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检查病人
“济世以术,术精怀虚且名高行谨;立心以仁,令闻令望而弦歌不辍。”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张效房始终没有离开工作岗位。
心中秉持“活着就要为国家做贡献”的理念,99岁高龄的张效房坚持每周一、三、五到《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上班,周二坐诊,周四查房。每次门诊对他来说都像是一次大考,他顾不上喝水,没时间上厕所,长时间保持着一种姿势,精力高度集中。许多慕名而来的患者都会特意选择挂他的号进行就诊,常常会挤满诊室,而在面对一些没有挂上号的患者,他总是像年轻医生一样加班加点,尽量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看起来似乎是“铁打”的老专家,其实是一位做过十多次手术的癌症患者。在最危险的一次肾脏摘除手术前,他把毕生积攒的120万元钱捐赠出来,建立眼科医学学术基金,用于资助和奖励年轻的医生们。手术成功后,他越发感觉到时间的宝贵。“有的病人是多远来等我好几天,等我上班,那我给人家解决不好,对不起病人。”所以,几乎每个白天他都在门诊、查房和教学中度过,晚上回到家后继续修改论文。每当有人对睡眠严重不足、身体过度消耗的他做法表示关心时,他总是笑着说道:“少活几年没关系,我已经活了99年了。我一定要抓紧时间报答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
张效房教授曾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常委,河南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眼科专题委员,美国眼科学会会员,学术会议资深学者,世界眼科基金会(World Eye Foundation)中国分会会长。《美国眼外伤杂志(J Ocular Traum)》(不定期刊)编委等。1978年,张效房教授等牵头创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外伤学组,并任第一任组长。1979年创办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任总编辑及名誉总编辑。此外,他还一手创建了河南眼外伤研究所、河南省眼科医院,并任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广东十余所医院的顾问、客座教授等。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技术,他心里却始终有一个心愿,“我想趁我还有精力的时候,把我的所学、所有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大家。时间不多了,我自己知道,所以我必须抓紧时间。” 这个心愿就是完成一本书《张效房眼外伤学》,共200万字。由于这个编撰眼科教科书的工作量很大,为了赶书稿,张效房每天几乎都在凌晨两点以后睡觉。
被誉为眼科界不老松的张效房教授,70余年来培养了大量的眼科学临床人才,曾先后培养眼科硕士、博士70余人,不少成为业界权威及学术名人。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张效房教授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学生们不仅获得了过硬的知识,更是从导师身上学习到了可贵的精神品质。
在他身体力行的带动下,眼科门诊有不少退休多年仍然在坐诊的医生,其中大部分是他的学生。1978年入学上研究生的张金嵩教授,是张效房教授所带的第一届研究生,也是他的“最大弟子”。如今已经74岁的张金嵩教授退休后返聘在岗,除了每周坐诊2次,还要带领团队管病房,上手术台做手术。“老师还在坐诊,你说我能好意思闲着?”在接受采访时,张金嵩教授这样说。
张效房教授为学生授课
平时张教授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次外出会诊、讲座、手术演示时,他都会事先声明,不要任何馈赠、不收任何报酬。他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始终保持为医者的清正廉洁。
他的学生、我省眼外伤专家郑嵩山博士提起导师时满怀敬意地说:“张老师对待任何事物,最深的印象就是认真,无论是对学术研究、工作看病,还是对待病人,都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少了现代人的一份浮躁,多了老一辈人的那份执着。感觉在张老师身边,总有那么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那么亲切,那么和蔼。”
张效房常说,愿做春蚕,吐丝不已、至死方休; 甘当蜡烛,奉献光明、耗尽自身。从医,他救人无数,开创多个第一;育人,他桃李天下,活到老学到老。期颐之岁,桩椿不老,霞映满天。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赵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