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日

  每年的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即“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这是联合国大会于2011年4月7日作出的决议,将4月12日设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以庆祝人类遨游太空的空间时代开启。

  而该节日设立也是为了致敬1961年4月12日,人类首飞航天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的日子。

  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前的合影

  同时,使人类能够从一个新视角对宇宙及其生活的星球有了更好的了解。

  2021年4月12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航天日,也是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60周年的纪念日。

  借此契机,跟随莱宝一起探索航天的冷知识吧~

  第一个真正进入太空的生物

  首位进入太空的地球生物是一只名叫“莱卡”的流浪狗。

  1957年11月3日,“莱卡”借由苏联太空载具史波尼克二号升空,为未来的载人飞行铺平了道路。

  莱卡被固定在太空舱座位上

  根据苏联公布“官方资料”显示:“莱卡”完成长达一周的飞行任务,在到达离地球1600km的高处,按照计划,吃完含有剧毒的最后一顿餐食后安静地死去。

  然而,2002年曾参与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的莫斯科官员马拉申科夫宣布了关于“莱卡”生前的真相:“莱卡”在在起飞后几个小时内就死于恐慌和中暑衰竭。

  在“莱卡”生命最后阶段,它承受着巨大的痛楚,目前“莱卡”的尸体与当年的太空舱还滞留在地球轨道上。

  尽管,“莱卡”在太空只生存了几个小时,这也证明了哺乳动物能够承受火箭发射后的严酷环境。

  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要向为人类科学进步,奉献出生命的动物表示致敬!

  国产航天服与大虾的渊源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在飞行中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防护设备,也是世界上最复杂和最昂贵的服装。

  航天服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种,两者区别很大,不能混为一谈。

  舱外航天服的防护功能非常强大,需要避免有害的宇宙射线和微空间碎片伤害宇航员,因此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相当高。

  2008年,翟志刚出舱时穿着的正是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

  起初设计国产航天服时,由于航天服过于灵敏,其密封性就不能保证,给设计带来很大困扰。

  一次偶然的契机,一只红色大虾引起了设计师的注意,他发现虾的身体关节十分神奇,多关节即可保证身体灵活性,同时爬行也很轻盈也不吃力。

  设计师们尝试在宇航服的肩部肘部等加入类似虾的关节结构,最终研发出这套名为“飞天”的舱外宇航服。

  11位中国的航天员

  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是航天员,而选拔和训练航天员是被看作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自主实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航天员?航天员如何适应太空环境?怎样操作飞船?

  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中国航天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奋斗得出的结果。

  #11名中国航天员飞天名场面#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1名航天员登上太空!

  人物介绍 |PROFILE

  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杨利伟(2003年神舟五号)

  完成多次太空前滚翻的费俊龙(2005年神舟六号)

  两度飞天的航天员聂海胜(2005年神舟六号、2013年神舟十号)

  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2008年神舟七号)

  协助完成太空漫步的刘伯明(2008年神舟七号)

  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2008年神舟七号、2012年神舟九号、2016年神舟十一号)

  首个“开飞船”的航天员刘旺(2012年神舟九号)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2012年神舟九号)

  15年坚持终圆梦的张晓光(2013年神舟十号)

  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2013年神舟十号)

  完成“太空健身”陈冬(2016年神舟十一号)

  面对如此浩瀚的宇宙,人类始终是渺小的。

  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伟大的。

  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途中,从来都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

  这11位中国宇航员,你认识哪一位呢?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大家~

  素材来源: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网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