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更应该彻底一些,壮士断臂,坚决扶起社科大!
我所研修的学校叫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555电影网(这是科研院所的性质),可是根据中央的要求已于三年前正式的更定名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只是有点儿遗憾的是目前的这所大学“融合”并不太好,有一些现实性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或者社科大)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简称社科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成立了,如今却是两块牌子共存同行,不伦不类的,有时候干脆中和一下,写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相较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的干脆与彻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目前显现的功能和作用却是在本科生阶段才能发点力。这是不正常的。
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社科大与社科院各个研究所(院、部)是平级单位,社科大对他们的人员没有调动权,“山头主义”严重,谁都不服谁!
麻烦不断,这就是问题。
先说说社科院内部的事儿,名义上中国社科大是“带头大哥”,实际的情况是谁也带动不了,各个“小弟”的手中权力很大,守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谁也不屌谁!
长此以往,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而立的,实质上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除博士之外的教育资源被整体纳入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已经名存实亡了,只留下了中央团校的那块牌子还在“迎风招展”!同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已经和北京市展开了合作,共建博士单位,被保留了。
也许、是因为中青政名称上依然存在的原因,社科院研究生院却也在强烈地“活着”,并且影响力还很大,造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举步维艰”,融合之路,太漫长了。
社会主义一流的文科大学目标却是有些“摇曳”了。
前段时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简称中国社科院或社科院)终于有所行动了(据说是中央领导都看不下去了,中国社科院太慢了),将部分社科院所属研究所(院、部)直接对接社科大院系,成立12个科教融合的本硕博一体化的学院,归于中国社科大旗下。
迟到的“动作”,更需要强有力的执行。
在这方面,国科大就做得很好,中科院下属的所有的研究所(院、部)的研究生在名义上都统归中科大和国科大所属(其毕业证和学位证颁发权分属在国科大和中科大名下)。社科大的确是“迟到”的太久了。
中国社科院更应该清醒一些,必须要壮士断臂了,坚决抛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这个“鸡肋”,科教融合必须一盘棋,不要搞两家子的事儿。这是对内。
对外的协调就是曾经的中青政人员的问题,中青政已经是过去式了,是自己麾下的人马,必须进行教育和改造,适应什么是社科大。
合力、发挥不出来,反而、造成了原中青政的部分人员的离心离德,加上社科院内部系统的一大摊子事儿,受伤害的就只能是新兴的社科大了。
这种情况,是与中央的精神相悖的。对于中国社科院来说,中央让干的事儿,你却偏偏没有干好,应该从自身找到问题,并解决掉。
如果不愿意解决或者解决不掉这个问题,这就是在与中央唱反调,忤逆中央,背离中央。那么、社科院的领导层就应该被调整。
在其职,谋其事,领导者,更是行动者!不能够因为社科院内部的山头问题和对原中青政的人员“消化”问题而废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大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住地在良乡校区,也是本部校区,也是法定校区;其他的各个校区、研究所(院、部)必须唯这个“小院儿”马首是瞻,所有的信息要在这里集散,所有的人员要向这里看齐。
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应该彻底一些,手腕儿更应该硬一些!要清清楚楚地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已经成为了负担,实属“鸡肋”,再要保留,就只能是“自找苦吃”,更不消说对中国社科大的伤害了。
该扔的要扔!
该正名的要正名!
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扔下包袱!统一思想,精钢猛进。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统一的思想在哪里?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这里。
中国社科院所属的各个研究所(院、部)必须统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旗帜之下,各自的“跑马圈地”的时代必须结束掉。
各干各的事儿,各吃各的饭,成何体统?如今的大趋势就是中国社科大必须要发展壮大起来,这是不容置疑的大事。
只有这样,社科院这个“幕后老板”的日子才能够好过一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才是烫金的招牌。中央的要求很高,站位也很高,对中国社科大的期待更是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