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原标题:【初中语文】八上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完成各题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春望》)
(2)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采桑子》)
(3)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
(4)A同学面对车水马龙的城市街景,心中却感受到宁静与祥和。此情此景,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___________________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甲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唐代杜牧;乙文选自《孟子》,本学期我们还学过的出自该著作的课文有《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对上述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B.乙文将论证范围从政治引向军事,提出作者的治国之道。
C.甲诗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D.乙文把“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多助”与“寡助”两两对比,阐述了观点。
5.甲诗中的“_____________”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但两文表现的主旨并不相同,甲诗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朔设奇相救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赦免罪。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申,按照。宪,法律。②愎(bì):固执任性。③愍(mǐn):哀怜。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益死之速耳( ) (2)汝宜速去( )
7.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谨慎地不要说话,只要多次回头看皇帝。
B.(你)千万不要说话,但要多次回头看皇帝。
C.(你)千万不要说话,只要多次回头看皇帝。
D.(你)谨慎地不要说话,但要多次回头看皇帝。
8.根据文意,对汉武帝赦免乳母的行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说明他容易受人左右。
B.说明他是念及旧情的入。
C.说明他被东方朔所激。
D.说明他最终以私害公。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背影
朱自清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 xián。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④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7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⑤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⑦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9.根据拼音写汉字:fù xián_______
10.第4段中“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一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11.课文第2段和第3段并未直接写“背影”,是否可以删除?简述理由。
1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中流泪是因为“我”看到祖母去世,家中光景惨淡而伤心流泪。
B.第5段中两个“聪明”是反语,表明“我”对自己当年未理解父亲一片爱心的愧疚之情。
C.结尾段中两个“自然”表达了“我”现在对父亲的理解。
D.结尾段中的“背影”是实写,表达“我”对父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难得有静气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一副对联。他认为,古今圣贤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重大事件,越是能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付自如。
②《晋书·谢安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淝水之战,坐镇指挥的谢安与客人下棋,等待自己八万军队与前秦八十万军队作战的消息。棋局进行中,前线派来的信使到了,书中这样描述:“(谢安)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答云:‘小儿辈()己破贼。’”
③面对危险的时候处变不惊,镇定自若,面对异常激动人心的时候能掩饰自己的情绪不至于人前失态。一个“小儿辈()已破贼”,把谢安的从容不迫刻画得淋漓尽致。
④静气是一种修养。人一旦有了这种气度,心静下来了,喧嚣远了,内心的本真就显现出来了,也就跳出名、利、欲的成、想不失之不忧,心怀坦荡,兰心傲骨。
⑤杨绛先生在她100岁生日那天说道:“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杨绛一生经历风浪与波折,却总能给世界以温暖、以感动。无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聆听先生淡而有味的话语,给人一种领悟生命的智慧和充满内涵的悠远。
⑥静气更是一种境界。只有静气,才能让人认知健全,明白事理,知荣明辱,演好角色,心无旁骛,追求卓越。因此,静气是一种自我的跨越,一种精神的升华。只有这样,才能在平凡的生命历程里为平庸的生活增添亮色。
⑦静气还与治国理政思维有着莫大的关联。胸怀静气,才不会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朱元璋曾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反观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外患未除,内部就开始忙着贪图享受,忙着争权夺利。不能守静,目光看不远,结果天京很快陷落,真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⑧面对各种喧嚣忙碌、纷繁复杂的人事,心浮气躁非但不能解决问题,通常会把事情弄成一团糟,唯有静气方能让人拥有一份从容淡定;_______(A);______(B)。因此,_______(C),从而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
13.第②段括号内应该填入的两个字分别是()
A.笑遂B.徐遂C.笑竟D.徐竟
14.结合全文,将第⑧段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
(A)唯有静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唯有静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第⑥段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A.现代作家路遥将自己关在煤洞数年,在寂寞中辛勤耕耘,创作出《平凡的世界》。
B.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平日严格要求自己,专注训练比赛,最终在里约奥运会成就大满冠。
C.袁隆平为追求理想而执著不懈,无怨无悔,将一生投入农田事业,成为著名的水稻专家。
D.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面对不利局面,他耐心与袁绍相持,最终奇袭粮仓,取得了胜利。
五、语言表达
16.本学期我们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请你从写作内容和写作特点两个方面为其写一段推荐语,字数50字左右。
六、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等。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材料二】2019 上海进博会首次增设了非遗展示区,弘扬“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其中,上海展区的占地面积为702平方米,以“遇见上海”为主题,汇聚37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
(来源: 《澎湃新闻》)
【材料三】上海剪纸,2009-2010 年作为中国剪纸的联合申报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届进博会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奚小琴女士和其“85后”年轻弟子、徐汇区传承人石勤玲在上海非遗老字号展区与观众进行互动。一剪一世界,一刀一乾坤,随着剪刀上下纷飞,不一会儿生动的动物形象跃然纸上。
(来源:“ 徐汇文旅”公众号)
17.下列申报项目中,不适合在进博会非遗展区展示的一项是
A.上海风采摄影B.海派绒绣C.上海盘扣D.金山农民画
18.下面是一份招募启事的草稿,请找到内容或表达上的不恰当之处,并修改。
招募启事
你想走近非遗吗?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你学习非遗文化,包容上海剪纸的魅力。进博会“上海剪纸”展台讲解志愿者虚位以待,我们需要的你是——
(1) 对非遗艺术有一定的爱好;
(2) 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热情负责;
(3) 年龄:18-60岁;
(4) 在美术、体育方面有特长。
我们期待你的到来,请将自荐信在2019 年10月20日前发到邮箱123456@qq.com
“上海剪纸”项目策展方
2019 年10月1日
不恰当之处一:“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恰当之处二:“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一位参观者在看完非遗传承人的剪纸表演后说:“现在已经是3D打印时代了,剪纸艺术早就过时了。”作为讲解员的你想对他说什么?请把你的话写在答题卡方格内。(70字以内)
七、作文
20.题目:遇见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家书抵万金轻舟短棹西湖好出入之迂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赤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
3.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4.B
5.东风偶然的机遇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要施行“仁政”(人和、得道)
6.增长、增加离开
7.C
8.A
9.赋闲
10.表明父亲不厌其烦,可见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体现了父亲爱子之情深切。
11.不能删去。通过写祖母去世、父亲卸职、家中惨淡的光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父亲的背影作铺垫,突出父爱的深沉。
12.D
13.B
14.唯有静气方能让人实现精神的升华(自我的跨越);唯有静气方能让人获得深远的目光(深谋远虑的智慧);人生要有静气
15.D
16.示例:《昆虫记》是概括了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语言生动有趣,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其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非常值得大家去细细品味。
17.A
18.“包容上海剪纸的魅力” 改为“感受(领略…)上海剪纸的魅力”;“在美术、体育方面有特长”,改为“在美术方面有特长”
19.参考样例:参观者,您好!上海剪纸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越发达,我们越需要重视非遗的价值,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着我们的文明之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