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四轮交锋,拜登特使再次抵达天津,目标还是要“中国承诺”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9月1日,拜登政府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抵达天津,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视频会晤。据悉,这是继4月份的上海之行后,克里第二次来华访问,他将与中国气候特使谢振华进行面对面会谈。值得注意的是,在克里之前,拜登政府的首位访华高级官员、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同样被安排在天津与中方官员会晤。对于这一点,中方曾作出说明,表示在天津举行会议有利于疫情防控,而且天津靠近北京,方便灵活安排与会人员行程。

  有分析指出,克里访华的目的地发生变动,显现出中方对此次中美气候问题磋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从此前舍曼在天津碰壁的经历来看,克里将很难把气候问题当成一项单独议题与中方展开沟通,而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中美在其它领域的分歧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已明确告知克里,称中美关系的恶化可能会破坏两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王毅还表示,这种合作与中美在其他领域的外交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并呼吁美国采取措施改善中美关系。克里则回应称,美国致力于与世界其他地区就气候问题进行合作,并鼓励中国采取更多措施减少排放。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扮演着超级关键的角色”。

  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新闻稿显示,此次会谈期间,王毅再次重申了他在7月下旬中美天津会谈上提出的“两份清单”和“三条底线”,要求美方予以重视并积极回应,同时停止将中国视为威胁和对手、停止满世界围堵打压中国。他还提到了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8月31日发表的一个观点,指出中美关系之所以急转直下,根本原因在于美方对中国作出了重大战略误判。因此,“球现在位于美方一边”。作为“系铃人”,美国必须采取实际行动解决问题,而不能旧账未了又添新账。

  分析人士表示,算上此次克里访华,今年以来中美已累计展开了4轮交锋,但几乎没有取得任何建设性成果,这与中美关系更加紧张复杂的特朗普时代有明显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拜登政府对如何解决中美之间的分歧,缺乏具备可行性地方案和清晰地目标;在对华策略上,拜登政府仅仅只是笼统地提出了“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但没有一个可供执行的刚性原则,来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应该合作的地方却演变成竞争或对抗,不该竞争和对抗的地方仍然避免不了竞争或对抗。

  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例,尽管中国已经制定了高标准的减排目标,决心在2025年前让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20%,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美国仍不断对中国提出减排要求,即便它是仅次于中国的碳排放大国,并且拥有相当于中国3倍的人均排放量和近2倍的历史排放总量。

  表面上看,拜登政府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减排目标,号称到2030年要将美国现有的碳排放量减少52%,是奥巴马2015年在巴黎气候协议中设定的目标的两倍;但实际上,各国对碳排放并没有统一的计算和检测标准,这是《巴黎气候协议》的历史遗留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如此背景下,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做出的承诺和对中国提出的要求,究竟具备多少现实意义将非常可疑。

  基于上述原因,克里在访华期间,很可能会避免谈及那些争议性问题,转而要求中国做出更多承诺,以减少中国环保政策的缓冲空间。但这显然不会得到同意,正如王毅所说,旧账未了之前不能再添新账,美方若想继续对中方提要求,就必须认真回应和满足中方此前提出的条件,否则一切免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