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
目录
一、《新编诸子集成》出版说明
二、《新编诸子集成》出版座谈会新闻稿
三、《新编诸子集成》书目
四、图书信息
五、参考文献
一、《新编诸子集成》出版说明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一九四九年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为此我们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编辑出版《新编诸子集成》,至今已出满四十种。
《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子书与旧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有的书兼收数种各具优长的注本,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还有不少读者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修订完善这套书。
为方便读者阅读和收藏,我们决定把原先单行的各个品种组合成一个套装,计收书四十种,共六十册,予以整体推出。敬请读者关注。
中华书局编辑部
二〇一八年二月
二、《新编诸子集成》出版座谈会新闻稿
(光明日报北京2009年10月20日电)集我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学者50年功力,汇我国传统典籍出版重镇中华书局几代编辑心血的“新编诸子集成”40种日前全部出齐。至此,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研究重要典籍的基本文本以完整的面目呈现在学界的视野中。
在今天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楼宇烈、钟肇鹏、高明、孙钦善、李零、王子今、陈苏镇、姜广辉、廖名春、王博等学者对“新编诸子集成”给予高度评价。学者们在发言中指出,子部的书,包容范围广,专业性强,整理难度大,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渊源所在。与旧版《诸子集成》比较起来,《新编诸子集成》选目更全面更精当更丰富,校勘更周密审慎,标点更周到细致,是一个灿然一新的权威性丛书。
早在1954年,中华书局校订再版了原世界书局《诸子集成》,这套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重要成果,其中包括了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诸子著作26家的28部注本或校本,较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广受欢迎。但由于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方面也有不少错误,整理的深度不够,且不能反映近代以来学界整理子书的新成果,中华书局遂有志于对子书进行新型整理出版。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先后出版了《墨子城守各篇简注》(1958)、《庄子集释》(1961)、《晏子春秋集释》(1962)、《老子校释》(1963)、《公孙龙子形名发微》(1963)、《墨辩发微》(1964)、《列子集释》(1979)、《管子轻重篇新诠》(1979)、《潜夫论笺校正》(1979)、《抱朴子内篇校释》(1980),为新时代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精审的基础文本。
1982年,国家制订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关于古籍整理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同年,中华书局联合学界明确提出了“新编诸子集成”的出版计划。“新编”拟收入先秦到唐五代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密切相关的子书。精心选择底本,力图在原有文本基础上,按照古籍整理规范重新整理出版,反映学术的进步,满足学界的要求。丛书计划分两辑出版,首批拟目最终确定为40种。这一出版计划得到学界积极支持,许多学者把自己精校精注的书稿交由中华书局出版。《墨子城守各篇简注》由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整理,《列子集释》由语言学家、文献学家杨伯峻先生整理,《老子校释》由哲学家朱谦之先生整理,《商君书锥指》由语言学家蒋礼鸿先生整理,《盐铁论校注》、《新语校注》、《颜氏家训集解(增订本)》、《文子疏义》由古籍整理专家王利器先生整理。一一观来,“新编诸子集成”的点校者无一不是各领域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著作代表了当今古籍整理的新水平。
1983年10月,丛书设立后的第一种新书《四书章句集注》出版。2009年9月,第40种《吕氏春秋集释》出版。经过几代学人和出版人的共同努力,“新编诸子集成”终于全部出齐。它的出版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典籍的基础文本,在学者心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其50年的滚动出版过程中,“新编诸子集成”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学者们征引文献出处的最主要版本,实现着其学术、出版物精品的价值。
三、《新编诸子集成》书目
(全套分类、各册种类序号、对应书名、人员、成书日期)
(一)儒家类14种23册
[01]《论语集释(全4册)》. 程树德等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1990.
《论语集释》是传统《论语》学研究集大成式的古籍整理著作,作者为著名学者程树德。该书综合历史上各家之说,对每章文字加以注释,内容分为考异、考证、集解、唐以前古注、集注、余论等,涉及音韵、训诂、释文等方方面面。该书的价值首先在于资料丰富,几乎囊括了之前所有的《论语》学典籍,如大家熟知的何晏的《论语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等等,均被此书收纳,其他如四书类、秦汉诸子类、各朝诸子通论类、各种笔记等著作,亦多有征引;其次在于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考证谨严审慎,不妄断,不盲从,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家得失,从而在一些富有争议的问题上有所创见,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02]《孟子正义(全2册)》.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1987.(1991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孟子正义》在汉代赵岐注的基础上,博采经史传注及清代经学家对《孟子》的解说,对于典章名物制度等详加考辨。本书的整理工作,以咸丰十年刊本为底本,参校了焦氏遗书本,对于书中的引文,逐一核查原书,纠正了讹误,并为全书加了标点。此次再版改型,一方面将原来的铅排改为电脑排版,使文字清晰,更方便阅读,另一方面结合读者反馈和编辑审读,修改了旧版的若干讹误。
[03]《四书章句集注》. (宋)朱熹撰;钟哲点校,1983.
本书集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一书,注重义理的解释与发挥,对文字训诂也很注意,字斟句酌。此次整理以清嘉庆年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04]《荀子集解(全2册)》.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1988.
《荀子》是研究荀况思想及先秦各派学说的重要材料。自唐代杨倞作注后,直至晚清才有学者对它进行校勘诠释。王先谦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该书脉络清楚,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注本。
[05]《新语校注》. (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1986.
《新语》12篇是汉初思想家陆贾的代表作,对汉代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发生过一定影响。但前人为之作注的极少,已有注本亦很简略。本书作者网罗前人校勘注释成果,并出以己见。书后附录《新语》佚文和《楚汉春秋》佚文以及前人对陆贾及《新语》的评论、考证等有关材料。是现存各本中材料最丰富、最具参考价值的。
[06]《新书校注》.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2000.
《新书》十卷,汉贾谊撰。校注者认为传世《新书》为可信真本,依据明吉府本为底本,参校他本,详加校注,并附录《新书》未收文赋、佚文、本传、著录、序跋、集评、资料等,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完整的贾谊作品及资料总编本。
[07]《春秋繁露义证》. (清)苏舆撰;钟哲点校,1992.
《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的主要著作,内容为推崇公羊学,阐发“春秋大统一”之旨,杂糅儒家思想和五行学说,对自然和人事作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神秘主义体系,其中包括“三纲”,“五常”,“三统”,“性三品”学说。至清代,才出现两个较完善的校注读本(卢文弨校本和凌曙注本)。宣统年间,湖南平江人苏舆兼取庐校凌注,广采前人研究成果,“随时札录”,成《春秋繁露义证》,是目前为止校订《春秋繁露》较完善的本子。
[08]《盐铁论校注(全2册)》. 王利器撰,1992.
《盐铁论》是西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所录“论文”的结集,是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情况的珍贵资料。《盐铁论》一书,正是中国轴心时代过后,经历数纪战乱,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时候出现,乃千古一书,其中妙旨,于今视之,意义可观。而侯外庐先生亦有言直接从经典阅读为思想史研究之基本,由此,作此笔记,以不才之心,揣测前人遗说,作如是观。本人之基本观点,力求说明盐铁政策之于汉帝朝实行乃是内忧外患导致财政吃紧之必然结果,而其中桑弘羊君之作为,不可不提。而盐铁专卖之得失,于当时有其必要,于今亦有其公论。这个定本是整理者继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之后的第三次整理本,整理包括标点、校勘、注释、附录四部分,是研究《盐铁论》的基本参考书。
[09]《法言义疏(全2册)》. 汪荣宝撰;陈仲夫点校,1987.
法言是杨雄(公元前五三年公元一八年)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之一。汉书杨雄传载其自序去云:“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惑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譔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足见本书之作,其主旨在于捍卫和发扬儒家学说。但与此同时,他也在一定程度上依据唯物主义观点,对当时流行于世的天人感应、鬼神图识等宗教迷信思想进行了批判,深得同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桓谭的赞赏,並对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有较大的影响。应该肯定,法言在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发展史上据有一定的地位,是研究这一课题的人相当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部书。
[10]《太玄集注》. (宋)司马光撰;刘韶军点校,1998.
扬雄(公元前五三年-公元一八年),字子云,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出身於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小地主家庭,自幼好学,博览羣书,尤好圣哲之书,为人简易佚荡,个性内向沉静,好深湛之思,心有大志,淡泊名利。早年尝从着名学者严遵游,受老、庄之学,奠定“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自叙)的思想基础。中年至京晋见汉成帝,屡上辞赋,讽谕极盛则败、位极终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道理,告诫人君应该“以玄默为神,澹泊为德”,以图“子子孙孙长亡极”的万世天下,但未得信用。晚年国家无道,政治腐败,奸佞当涂,贤哲毁弃,扬雄遂退而草玄,总结自己一生所学所思及亲身体验,撰成太玄一书。扬雄深知“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崇言闳议,幽微之涂,盖难与览者同也”,故不以时人的讥嘲为意,唯“埃知音之在後也”。可知,太玄其书实乃扬雄一生好学深思的结晶,是反映其思想的主要着作。
[11]《白虎通疏证(全2册)》.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1994.
《白虎通》即《白虎通义》,汉班固等撰集,系汉章帝于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的记录。清代陈立的《疏证》,是《白虎通》校释中水平最高的。此次整理,还收录了卢文绍的《今本44篇阙文》、庄述祖的《白虎通义考》和刘师培的《白虎通义斠补》等8种资料,对研究《白虎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潜夫论笺校正》.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1985.
《潜夫论笺校正(繁体竖排版)》是东汉进步思想家王符的论著,对东汉后期的社会政治情况作了广泛的尖锐批评。清代汪继培引证详核地作了笺注。《潜夫论笺校正》着重选收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的。个别不属于子部的书如班固的白虎通义,因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关系较密切,也选入。
[13]《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全2册)》. 王利器撰,1993.
《颜氏家训》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作的著名家训,文字生动优美,思想内涵深邃。在这里是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一本著名家训编订的注解,收集历代对《颜氏家训》所作的可信注释,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有相当权威的意义。
[14]《刘子校释》. (北齐)刘昼撰;傅亚庶校释,1988.
刘子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六朝时,江左谈玄风气盛行,北朝亦受其影响,在刘子中,亦有所反映。在传统的民族文化思潮中,儒、道二家对刘书的影响最大。刘书认为,儒家学说可以治世救国,道家学说可以全身美名。“儒教虽非得真之说,然茲教可以导物;道家虽为达情之论,而达礼复不可以救弊。今治世之贤,宜以礼教为先;嘉遁之士,应以无为是务,则操业俱遂而身名两全也”。
(二)墨家类4种6册
[15]《墨子閒诂(全2册)》. (清)孙诒让撰;孙以楷点校,1986;孙启治点校,2001.
《墨子间诂》是孙诒让全集之一种,充分代表了孙氏的学术水准,也奠定了其在近代墨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孙氏在毕沅本的基础上“旁摭众家,择善而从”,充分吸收了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戴望、俞樾等人的校勘成果。除了校勘,书末还附有《墨子附录》一卷、《墨子后语》二卷,对墨子生平、《墨子》篇章的辨伪、墨家流派以及墨学思想的进行了考证和梳理。此书是有关《墨子》诸整理本中最佳一种。
[16]《墨子校注(全2册)》.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1993.
本书在校勘方面集中了《墨子》的多种版本以及类书古注中引用的《墨子》文,异文记录详细,论断颇有可取,是迄今为止校勘《墨子》收罗版本最丰富、最全面的一种;注释方面,在毕沅、孙诒让的基础上,精选了其他各家之说,并提出许多新见解。
[17]《墨辩发微》. 谭戒甫撰,1964.(1986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墨辩发微》是谭戒甫编著的,内容简介:墨辩正名第一、墨经證羲第二、经说释例第三、别墨衡異第四、名墨参同第五、墨辩原文第一、旁行句读第二、经上旁行句读表(表一、表二、表三)、经上三表流变之臆测、经下旁行句读表(表一、表二、表三)、经下三表流变之臆测等。
[18]《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岑仲勉撰,1958.(1986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主要内容简介:我国军事家几无不晓得孙子兵法那一本书,但墨翟的守城方法,似乎还未得到人们的十分注意。墨翟的时期,大约比孙武不过略后几十年。据墨子公输篇说,以技巧著名的公输般替楚困造成云梯,要来攻打宋国。
(三)道家类9种9册
[19]《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2008.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以比较古老的《老子》文本为底本,注文同時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并代表三国魏晋玄学思想,因此是《老子》一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楼宇烈先生以浙江书局刻明华亭张之象本为底本,参校数十种重要版本及相关徵引著述,是目前唯一,也是最精审的有关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勘注释本。
[20]《老子校释》. 朱谦之撰,1963.(1983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本书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抄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100余种,从事校勘。本书系据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重印。
[21]《帛书老子校注》. 高明撰,1996.
《帛书老子校注》,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以王弼《老子注》为主校本,按照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布局,和王弼注本八十一章序列,将三者分别句段,抄录对照,另选石刻本、敦煌写本、历代刊本共三十三种不同的《老子》版本作为参校本,对《老子》经文做了全面、精细的勘校、辨证和疏解。本书是研究帛书《老子》的集大成之作,在勘正《老子》今本讹误,澄清其中是非,恢复《老子》经文真旨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2]《庄子集释(全2册)》.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1961.(1982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庄子集释》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
[23/24]《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清)王先谦撰;刘武撰;沈啸寰点校,1987.
清季王先谦的《庄子集解》,集纳了前人注《庄子》的许多成果,要言不烦,是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书。近人刘武又对最重要的内篇部分,针对《庄子集解》作了许多补充订正,颇有参考价值。今将二书合刊。
[25]《列子集释》. 杨伯峻撰,1979.(1985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列子》是魏晋时代出现的一部重要子书。这本《集释》采集历代各家之注,对《列子》详加校勘、训释,并附张湛事迹辑略、重要序论汇录、辨伪文字辑略等,是了解和研究《列子》的优秀读本。
[26]《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 王明撰,1980.(1985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抱朴子内篇》做为道教史和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资料,无疑是重要的。前人和近人先后做了不少校勘工作,这次把它们汇合起来,加上我个人一些校语和订正,算是首次的集校。至于注释,向来没有一个注本传世。据纪载,梁朝陶弘景的侄子陶翊在华阳隐居本起录里曾经提到陶弘景所著道书的名目中有抱朴子注二十卷(见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一百七、宋贾嵩陶隐居内传中)。陶弘景抱朴子注二十卷,当系内篇的注解,但是这个注本早已亡佚,连影子都不见了。现在我将它粗作注释,聊供读者之一助。因为抱朴子内篇不是通俗读物,校释本既有校订文字,又有注释,内容已感繁重,故除个别地方,乘行文之便,聊寓批判之意外(如微旨篇谬称郭巨埋儿得金),对于一般宗教迷信以及封建伦理的说教,率不另加批语。
[27]《文子疏义》. 王利器撰,2000.
《文子》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它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研究汉代以前道家思想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文子疏义》以《道藏》中《通玄真经》默希子注本为底本,校以铁华馆影刻宋本和涵芬楼影印宋本,择善而从。在注释方面,多以《老子》、《庄子》等古书古注来训诂文字、疏通文意,还充分吸收了俞樾、王叔岷等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
(四)法家类4种7册
[28]《管子校注(全3册)》.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2004.
《管子》是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为春秋齐国相管仲所撰,其实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此书内容庞大,体系整饬,基本上反映了管仲的治国思想,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29]《管子轻重篇新诠(全2册)》. 马非百撰,1979.(1986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马非百先生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管子轻得篇》,并于一九四三年开始写作《管子轻重新篇诠》,至今凡七易其稿。其第三稿,五十年代中期郭沫若同志编着《管五集校》时曾借去参考并列入引用书目,引用过近百条。郭老当时曾写给马先生一封信,对此稿作了评价,还建议“另外写成一篇综合的研究——既是写成论文形式”。马先生接受这一意见,先后写了三篇论文,合称《论管子轻重》。对《轻重》原文的校释部分也作了多次修改。现在,我们将两部分合并出版,并根据马先生本人意愿,将郭老的信加以影印,放在前面。著者在本书中,比较注意研究《轻重》的著作时代和贯串《轻重》各篇的基本思想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来进行具体文字的校释。对《轻重》中一些常用字词和专门术语的含义,也注意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在原文校释上采取慎重态度,凡认为可通的不轻易改、补、删、移。他在有关《轻重》的一些问题和原意在解释上都提出了许多独立的见解,并对不同的意见进行了驳辩。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于促进《轻重》研究中各种不同意见的争鸣,从而使研究更加深入,会有一定的好处。
[30]《商君书锥指》. 蒋礼鸿撰,1986.
《商君书》是阐述法家思想理论、政治主张的重要著作。《商君书锥指》以严万里校本为底本,参校了数十种校说,博采众长,详加按语,是目前较好的校释本。
[31]《韩非子集解》.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1998.
清末王先慎所撰《韩非子集解》,以宋乾道本为主,参考了藏本、张本、凌本、赵本等多种版本,利用了《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群书治要》等类书和《老子》、《荀子》、《战国策》、《史记》等著作的有关资料,吸取了王念孙、卢文弨、顾广圻、俞樾、孙诒让诸家的校释成果,阐述了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是研究《韩非子》的重要资料。
(五)名家类2种1册
[32/33]《公孙龙子悬解/公孙龙子形名发微》.王琯撰,1992.谭戒甫撰,1963(1986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公孙龙子》是先秦名家的主要代表作,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人王琯吸取前人研究成果,著成《公孙龙子悬解》,为研读《公孙龙子》提供了内容丰富、足资参考的读本。
(六)兵家类2种2册
[34]《十一家注孙子校理》. (春秋)孙武;(三国)曹操等撰;杨丙安校理,1999.
该书是汇辑了宋代以前曹操等十一人注释《孙子》的集注本,对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基本资料。
[35]《孙膑兵法校理》. 张震泽撰,1984.(1986年收入《新编诸子集成》)
《孙膑兵法校理》讲述了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社会中,还有不少的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
(七)杂家类5种12册
[36]《吕氏春秋集释(全2册)》. 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2009.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纂的一部大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是研究先秦思想史重要的参考资料。许维遹先生曾任西南联大教授,学养深厚。他的这部《集释》,汇集了民国初年以前历代学者研治《吕氏春秋》的成果,资料丰富,体例严谨,繁简适中,在当时即获得学界的好评。现在我们用新式标点把它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37]《淮南鸿烈集解(全2册)》. 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1989.
《淮南鸿烈》即《淮南子》,21篇,西汉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集体编写,以阐发道家思想为主,是研究西汉前期黄老思想的宝贵资料。该书内容广博,汉代即有许慎、高诱为之作注。刘文典所撰《集解》,以庄逵吉校本为底本,集王念孙、孙诒让、俞樾等20余家之说,遍引唐宋大型类书以为佐证,资料丰富,条理分明,采择精当,见解独到,很值得参考。
[38]《淮南子集释(全3册)》. 何宁撰,1998.
《淮南子》以阐述道家学说为主,是研究黄老思想的宝贵资料。该书以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庄逵吉本为底本,参校《道藏》、景宋本等多种版本及唐、宋各种类书。所集各家之说,都经过精心删汰,并附以自己的研究心得。
[39]《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3册)》. 黄晖,刘盼遂撰,1990.
《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王充的哲学专著。《论衡校释》对《论衡》详加考释,资料丰富,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参考。
[40]《抱朴子外篇校笺(全2册)》. 杨明照撰,1991(上),1997(下).
《抱朴子外篇校笺》是晋代葛洪所撰的一部著名子论。该书着重宣扬儒家思想,杨明照先生以平津馆丛书原刻本为底本,参校十余种其它版本,对该书进行校笺。
四、图书信息
书名:新编诸子集成(套装,全40种,共60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4月出版
册数开本:全60册,32开,平装
版式:繁体竖排
千字数:18000千字
总页数:28291页
ISBN:9787101131123
定价:2980.00元
五、参考文献
[1] 程树德等撰. 新编诸子集成:全60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18.4.
[2] 庄建. “新编诸子集成”40种全部出齐[N]. 光明日报, 2009-10-21 (002). DOI:10.28273/n.cnki.ngmrb.2009.005075.
— END —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