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十年后再次修订,新课标将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最近,新课标备受关注

  “体育成为第三学科”

  “英语课时减少”

  "攀岩、轮滑、滑板、飞镖等

  运动项目进入新课标”

  各种说法让教师和家长们有些迷茫

  什么是新课标

  本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多年过去了,课程改革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制订颁布于2001年和2011年。此次修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在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劳动和信息技术列为独立学科、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带动课程综合化实践、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从课程方案到课程标准,本次新课标提升了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那么,新课标对中小学和教师来说,又意味着哪些教改的方向和现实挑战呢?

  新课标体现哪些教改方向

  新特点 突出学段衔接的一贯性

  谈到对本轮新课标作出的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认为:“新课标从九年一体化角度,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进行了整体考虑,突出体现了幼小初高的衔接。同时,在新课标的研制过程中,特别凸显了对核心素养、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这些变化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特别强调了核心素养内涵,以及核心素养的学段表现。新课标对各学科课程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内涵的表述,有助于引导教师将核心素养的内容与各学科教学内容有效链接,使核心素养能在课堂教学层面有效落实。”贾美华说。

  课标发布之后,北京景山学校组织各学科一线教师学习研讨新课标内容,北京景山学校党委书记、正高级历史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张斌平认为新版课标至少有六个方面特点值得关注:第一,以课程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目标任务和内容评价;第二,以结构化作为课程内容的突出特点;第三,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来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第四,以统筹九年的课程设计来突出义务教育的整体性;第五,以跨学科、实践性、综合性学习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推动全科育人;第六,以知识的整合和简化来贯彻减轻学业负担的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校长白计明认为:“新课标要求教师将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使得学科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时代实际,触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兴奋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新课标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实际,面向真实问题,超越学科知识,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新指南 学业质量标准首次出台

  学业质量标准是此次课标修订中出现的新词汇,以往的课标往往包含“课程内容是什么”,而此次新课标还给老师们增强了教的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还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认为,新修订的方案和课标的颁行,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回归学校,将“双减”政策和课程育人蓝图转化为丰富生动的育人实践。

  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总体情况,他表示,新课标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此外,还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张国华认为,为增强可操作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设计、学业质量标准研制、丰富案例等方面进行细化、强化。如艺术课程增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具体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多样化,引导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做出全面的、全方位的评价。

  贾美华指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和“评什么、怎么评、学生通过评价的增值情况、成长进步情况的要求”。新课标的丰富内涵能够指导一线教师认真地研读课标和教材,使新课标的理念落地生根。

  新“行规” 给学校管理带来四大挑战

  新课标的修订意味着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教师培训等都面临一系列的变化。国家督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原校长刘可钦认为,学校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重新组合学校的人力、资源、时空、内容等要素,从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管理等方面建立系统性、结构性的实施方案。“我们常说,一所好学校就是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新修订的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育人目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课程育人不是一句空话。”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凯认为,新修订的课程方案的出台意味着以核心素养为纲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完成了基础教育12年的闭环性设计,确立了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行规”。

  “新行规”将会给学校带来四个挑战。

  第一,新提出的增强“课程思想性”会给学校带来第一个挑战。在修订原则里,新课标强调了三个原则,即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其中,目标导向里第一次提出了要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将课程的思想性作为目标导向原则,这会给学校带来一个挑战,即学校需要在保留学科逻辑的前提之下,要进行更多的思想元素渗透,这会带来课程增容,也将会涉及到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的调整。

  第二,在2022年的课程方案里,进一步明确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对学校管理带来了新挑战。新课程方案提出,要拿出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间涉及不同科目之间、不同课时之间、不同教研组之间的协同合作,这种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安排,对学校的课程设计与教研安排,包括管理都会带来新的挑战。

  第三,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里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国家课程属性确立所带来的挑战。伴随着劳动、信息科技在新课程方案中的新设置,在实践落地中将会涉及课时、空间、师资、评价等,这其中师资安排、资源配置,包括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都会对学校形成新的挑战。

  第四,“双减”背景下课内课外课时调配带来的挑战。新的课程方案里,基础教育课时为9522节,且都是课内的,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不变,如果要求课内和课后打通,如何稳妥设置,保证不突破周课时数,怎么融合,怎么安排,包括课程的一些有效的融入和衔接,都会给学校统筹管理带来挑战。

  新方向 教师专业成长迎来契机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素养导向,大单元、大主题的内容组织方式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契机。

  “新课标不仅对教师结构提出新要求,更是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要组织干部教师系统性学习新方案新课标,积极进行组织机制变革,认真落实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校长白计明认为,“新课程方案和课标,要求学校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自主成长,转变评价方式,提升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的自觉性和协同性。”

  采访中,贾美华建议教师群体,首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备课中以新课标为起点,力求“依纲靠本”。所谓“纲”即课标,“本”即教材内容。在研究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内涵要求、学段表现,各个学段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以及学业质量的内涵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和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特征,进行有效地教学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强化对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

  其次,教师在研读课标时要强化课程育人的导向。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都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导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育人为本、五育并举,落实新时代的基本要求。

  第三,新课标强化了幼小初高学段间的衔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内容要求进行思考。从纵横两个维度思考:纵向上,可以就某个核心概念进阶以及内容、素养等层面的有效融合和链接;横向上,可以关注跨学科相关内容的统整,体现项目式、主题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师备课可以通过关注学科内、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在更高层面上和整体视域下,带动整个课程综合化、实践性的探索,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

  第四,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的反馈,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更好地通过“教”服务于“学”,努力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李广生认为,课标有几个特点,课标是软标准,课标是导向性标准,课标是策略标准,这就意味着课程标准更注重教学策略,虽然有了新课标,但怎么教的问题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解决。

  “课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对课标的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等都是具体的实践问题,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发现和解决。总之,新课标培训不要只追求轰轰烈烈,更要注重扎扎实实,让子弹飞一会儿,未尝不可。”李广生说。

  文字:赵翩翩 常悦 赵艳国 李继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郝彬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