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暖男”家庭医生陶齐渊在门诊一天只喝3口水,盼居民健康过年

  

  陶齐渊的工位背后,有一幅挂历、一本台历。辞旧迎新之际,他尚未来得及取下旧挂历,但时间步履匆匆,推着他也“跑”起来:一名接着一名的患者来到诊间,并不算宽敞的走廊也坐满了等候者。但陶齐渊依旧留出了不少的交流时间,“这个药还是帮你开一个月。”“最近睡眠好不好?”“咳嗽确实没有那么快好的,别担心。”

  这位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在街坊邻居的口中,一直是位“暖男”。在今冬这一轮疫情挑战袭来之际,他和同事们始终坚守,与居民们守望相助。

   

  “返岗第一天,我和患者对着咳”

  “发热门诊从一天180人次的就诊量降到目前三四十人次了,但普通门诊的就诊量上来了:转阴康复居民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呼吸道症状治疗,慢病患者的后续诊断检查、调整用药都需要个性化方案。”陶齐渊的鼠标滚轮上下移了移,“以前一整天的门诊量大约100人次,现在一上午就超过这个数量了。”

  去年12月20日,他“阳”了。短暂休息的3天里,陶齐渊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就在微信群里解答患者;症状稍好些,他又立刻回到了岗位上。“第一天返岗,我只看了半天门诊,人实在撑不住。”诊间里的咳嗽声此起彼伏,“一说话,我和患者就对着咳,不过我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安慰了他们,也能打消不少顾虑。”他笑道。

  以5天工作日计算,中心门诊、站点门诊、发热门诊、病房值班、家床巡诊……陶齐渊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尤其是在门诊的日子里,戴着n95、隔离面罩、不断说话,可他一天只能喝三口水,“早、中、晚各一口,一来脱口罩麻烦,二来不想耽误患者时间。有时中午能延长一小时,火速吃个盒饭又回来继续。”

  见缝插针的对话期间,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走出诊室又折返,“谢谢陶医生哦!”居民们的感谢真诚而质朴:老伯和老伴一同来看病,临走时把一大包零食放在陶齐渊台子上,“你们太辛苦了,有时间休息的话吃一点呀,或者给家里小朋友吃!”

   

  “95岁老人亲自打电话,我松了口气”

  “还好家里人症状都不太严重,孩子12岁,是家里最先康复的。”陶齐渊顿了顿,“选择这份职业这么些年,他们还是会叮嘱,‘别逞能,少折腾’,但看着同事们顶岗,甚至有人把家中无人照料的孩子带来单位,我们每个人都想能互相搭把手,轮流休整,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居民。”

  最让陶齐渊记挂的是养老机构和家床的老人们。清晨7时不到,电话响了,天义居委干部语气紧张,“有位孤老发热了,浑身疼痛得下不了床,怎么办?”陶齐渊一边赶往中心,一边电话仔细询问病情。“中心有48张床位,目前也非常紧张,我们想尽办法为居民联系各级医疗机构,先诊断、再留观,优先为行动不便、症状严重的高龄人群提供服务。”

  陶齐渊的签约居民近2000人,此轮疫情高峰到来前,他已详尽排查了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情况:“红色”人群280余人次、“黄色”340余人次。天山辖区内共有5家养老机构,他常去的2家如今更是每天线上线下巡诊,“有急事大多打电话来,有些非签约居民打来中心总值班室,抄下电话我再回拨。”

  虽然见多了生离死别,也有让陶齐渊感到欣慰的故事。95岁的签约老人年前感染,家属和医护都悬着一颗心。经过悉心照料、用药,老人的低热终于退了,胃口也逐渐好起来,只剩下咳嗽症状。“陶医生,我这样的情况还要来住院伐?”听见他亲自打来的电话,陶齐渊松了口气,“不用的,老先生,再休息休息,就能健健康康过年啦。”

   

  “3年没回老家,希望更多人先平安回家”

  中心主任毕芳芳告诉记者,自12月上旬以来,社区发热哨点诊室的功能不断转变、健全、升级,最高峰时一天救治93名感染者,而相伴而来的,是医护人员同样来势汹汹的感染潮。“高热、疼痛等剧烈症状一缓解,大家就争先回来,为同伴分担。”

  在陶齐渊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团队,共有3名家庭医生、3名护士和1名中医医生。近日以来,除了在社区的常规工作,陆续有资深全科医生支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袁佳佳就是其中一位,如今正在120工作的他和司机、随车担架员昼夜奔波,接单几乎从未间断。

  

  虽然平日里也跑老旧小区上门随访,但手中的担架一次又一次提醒着他生命的重量。“这场战役我们人人都在,岗位不同、身份不同,但都奔着‘极速救援’的目标而去。”从早8时到晚8时,12小时工作期间水米未进,袁佳佳说自己撑得住,“其实更担心晕车,保持清醒的状态才能时刻准备为患者服务。”

  时针已近下班时分,医护仍在为补液、吸氧患者调整滴药速度,询问吸氧感受。中心的各楼层里,放射科、心电图室、病房、药房……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很多同事们3年没回老家了,能熬过这一波高峰,一切都会慢慢变好。”陶齐渊说,“在这之前,我们希望能让更多人平安回家。”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题图来源: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