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走出的90后博士,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覃梦萍

  通讯员 张婧妍

  从巴蜀之地到江城武汉,他从农家子弟成长为博士。29岁的他走山爬坡深入田野做调研,用专业知识研究乡村治理与振兴。他就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何晓龙。他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典型学霸的故事,中考后到工厂打工,两次高考终上岸。步入大学殿堂后,勤奋求学,科研路上勇于探索,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近日,他获评该校最高奖学金——文澜奖学金。

  高考两次落榜的乡村少年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的一个山清水秀小乡村,就是长大的地方。十余年前,这个农家子弟似乎从未曾想到过自己的未来是这样的。毕竟他高考曾两次落榜,三战才考上大学,“那时候也不是不爱学习,就是觉得还是比较贪玩吧,年少不知事,对人生也没自己的规划。”何晓龙笑道。

  中考后,成绩不理想的何晓龙对未来充满迷茫。他进入一家工厂做工,每日重复着简单机械的劳动。“不上学,我可能一辈子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那时候就想我的人生不能如此。”何晓龙说道。因此,他前往家乡一所高中求学。初入高中,何晓龙勤奋求学,高一时他成绩优异,还获得了奖学金。然而高三时,成绩直线下滑,第一年高考,遗憾落榜。想着人生不能止步于此,他选择了复读。

  第一次复读,何晓龙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然而高考时却因感冒身体不适,发挥失常。曾经的同学都已是大二学生,此时虽然内心有纠结,但何晓龙选择了再次复读。背水一战,那一年的时间他几乎全在学校度过,听课学习、背书做习题……终于,2013年他考上了四川民族学院。

  开学第一天去报到,何晓龙感觉自己从一座大山走入另一座大山。因对山外面世界的渴望,何晓龙认真求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本科期间他也曾在学校附近的山村里跟随老师进行调研工作,这是他学术之路的小开端。同时,何晓龙思考自己也许能朝着科研的道路再迈进一步,人生是否可以达到更高的地方,他便选择了考研。2017年,他顺利考上西南政法大学的,就读于政治学专业。

  硕士生期间,导师罗兴佐教授点燃了他乡村振兴领域的热情。何晓龙真正地走进了乡村振兴领域,跟随导师在中国多地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对中国乡村的现状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也为他后面的博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走山爬坡深入田野做调研

  12月25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何晓龙正在宿舍看文献写毕业论文。2020年9月,何晓龙来到中南大读博,就读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专业,主要聚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做研究。

  做农村研究,走山爬坡、脚底沾满泥土是家常便饭。在写作前,何晓龙就前往了四川、湖北、福建以及浙江的农村进行调研,去一个地方就是20余天。今年5月,他就和同学一起前往湖北宜昌市秭归县调研。

  如何让村民信任自己,如何找到关键人,如何打开他的“话匣子”……这些都是调研中的难题。为了拉近和村民距离,何晓龙和伙伴时常在村中走动,看村里人做农活,和他们打招呼、闲谈。为了找到关键人,在宜昌市秭归县擂鼓台村,他们曾爬坡走十八弯的山路,直至天黑才找到擂鼓台村一社区理事长。“腿是真的走痛了,但这都不算什么,不真正深入农村,怎么能做好农村研究。”何晓龙说到。

  调研时,为了打开村民的“话匣子”。何晓龙会做足功课,争取提前多了解当地的历史、风土、人情等信息。白天调研,晚上也没有闲着,团队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白天访谈的内容,开会到凌晨是家常便饭。20多天调研下来,何晓龙的鞋子满是泥土,裤脚上也沾上了不少泥土,皮肤也晒黑了一些,但收获却是沉甸甸的。回到学校后,他整理撰写了近5万字的调查报告,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了基础。

  每次深入田野,何晓龙都收获颇丰。围绕乡村治理与振兴,他发表了数篇论文,参与导师主持的湖北省“百校联百县”社会服务项目,带领团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4万字左右调查报告,与导师合撰《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的建议》被省级领导签批。

  “何晓龙在学习上严谨认真,理论功底扎实。他始终牢记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使命,不断修炼自我。”何晓龙的辅导员林昇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何晓龙对学术的热情和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影响着身边人,何晓龙的室友王康告诉记者,何晓龙平时很幽默而且仗义,也很愿意和他们讨论学习问题。何晓龙不断产出学术成果的同时,也经常激励他们一起学习。

  在磨砺中找到方向,何晓龙表示自己始终不忘“来自农村,重返农村,扎根农村”的学术志向,会继续在科研路上探索,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