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22年7月版)(第五部分)

  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里给大家推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22年7月版)》,让大家了解掌握更多的疫情防控知识,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今天介绍第五部分:

  第五条:落实“四早”是管控传染源的关键措施。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区或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时,应主动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主动报告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配合社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释义1: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管控传染源的关键措施。

  对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措施,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救治患者,另一方面是可通过尽早隔离新冠肺炎感染者,达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降低疫情在更大范围传播和扩散风险,保护更广大人群健康。个人应了解“四早”相关政策要求,配合落实有关措施。

  早发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对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就诊者的监测,可早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个人应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诊。各单位和公共场所落实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及时发现可疑症状人员,出现本土疫情时药店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至辖区街道(社区)进一步管理,提示其及时开展核酸检测,这些也是早发现患者的途径。通过对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流行病学调查、区域人群筛查等,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需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早隔离:及早对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进行收治或隔离医学观察,避免与他人接触,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播风险,缩小传播范围。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主动配合诊治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早治疗:对新冠肺炎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还可减少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释义2: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有严格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可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各地都公布了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

  前往发热门诊就医时,在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就诊时,应如实讲述患病和既往就医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和居住史、与可疑人员的接触史等。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积极配合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及隔离治疗。

  释义 3 :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区或有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史,应主动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主动报告进行核酸检测,并配合社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区或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史时,应主动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主动报告进行核酸检测,并配合社区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在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风险等级查询”窗口可以实时了解各地疫情风险划分情况,知晓哪些地区属于中、高风险等级地区。去过中、高风险区,有可能在无意之间与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近距离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如与已知的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发生过近距离接触,需要立即报告、尽快进行核酸检测并配合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关注官方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行动轨迹,有助于了解自己是否与感染者有过可能的接触。

  释义?4: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应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

  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活动轨迹等大数据信息,符合下列其中任意一条及以上者,即可能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1)共同居住生活人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4)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5)在办公室、会议室、车间、班组、宿舍、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6)密闭或通风不良环境下共用卫生间、共乘电梯、共餐(同桌/邻桌/频繁经过)、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8)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会于8小时内被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应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后续的居家健康监测,14岁及以下儿童、半自理或无自理能力以及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如确实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可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但要确保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密接的密接: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学习)、同娱乐(如棋牌、卡拉OK)等接触频繁人员,需要判定是否为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为,密切接触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暴露至该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管理前,与密切接触者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密接的密接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密接的密接隔离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密接的密接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释义?5: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根据 需要进行新冠病毒抗原自测。

  开展新冠病毒抗原(以下简称“抗原”)自测有助于尽早发现感染者,适用于隔离观察人员和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抗原自测结果仅仅是初步筛查,不作为诊断依据,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为确保自测质量,居民需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规范地进行采样、加样、结果判读等操作。

  

  来源: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王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