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的他又去港科大读了一个博士学位,原因是…...
编者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为表彰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学校组织了第十届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9位老师获“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为鼓励教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和业务水平,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我们特推出“教学名师”专题报道,通过讲述中大名师的故事,发挥名师的榜样力量,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我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周先波,中山大学第十届校级教学名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导师,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数学博士,目前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现任岭南学院数量经济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Econometric Theory、China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Letter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和教材3部。
重点研究方向:非参数和半参数估计方法及应用;Tobit模型估计方法及应用;消费经济、家庭金融、经济增长研究。
“计量计量,不计就凉。”作为经济学科最难的专业课之一,计量经济学一直让商科学生感到头疼。学习计量经济学是难事,教授计量经济学更是难事,然而,有位老师却带领团队创新教学模式,让同学们领略计量经济学的魅力。俯首三尺讲台逾二十年,从数学领域转向经济学领域,他秉持以学生为本的初心,边学边教,边教边学,教学相长。他是学生心中“严谨、严格”的好老师,也是“体贴、温柔”的好朋友。他,就是岭南学院教授周先波。
边学边教——走在学科融合一线
周先波与经济学的“结缘”,背后有一段曲折的故事。1999年,周先波进入岭南学院工作,教授数学分析这门课程,成为岭南学院引入的第一位数学博士。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国内经济建设亟需更科学、更先进的定量分析进行指导,培养计量经济学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尽管没有计量经济学基础,周先波还是服从学院安排担下了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的教学。“趁着暑假,我用一个多月时间将国内李长风老师的《经济计量学》一书‘啃’了下来,只学理论不行,还要学会操作计量软件,当时用的是TSP,EViews的最早期版本,于是我也‘啃’了下来。”周先波说着,用手比了比书的厚度,“我本来是学数学、教数学的,第一次接触这种既有数据又有经济分析的内容,特别感兴趣,非常喜欢。之后教学中还得到同事的帮助,还去旁听其他老师的经济学方面的课,增加经济学素养。”
为了清晰地推导课程理论,便于同学们理解,周先波时常“一写就是一黑板”。两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周先波的计量经济学好评颇多。“我遇到很多好同学,很感谢同学们的鼓励,很有成就感。”周先波笑着说。
周先波讲课后与同学在黑板前合影
随着教学的深入,周先波感到有必要系统性地学习经济学,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结构。2002年,怀着“搞好教学”的初衷,已是副教授的周先波下定决心到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为了去香港求学,周先波遇到过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英语听力。“当时为了考托福,我报名了新东方英语突击班。上课时碰巧遇到我教的一位同学,她惊讶地说:‘老师,您也来上课啊。’我说是啊,也考托福。”后来在港科大上课时,为了克服英语听力弱项,周先波常坐在教室第一排认真听讲。下课之后,他反复研究笔记和板书,并时常与同学交流。一学期下来终于习惯了全英教学。就这样,周先波夯实了经济学基础,培养了更为敏锐的经济学直觉。“数学思维更严谨收束,注重推导;而经济学思维更发散,要对现实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思维与经济学思维的碰撞,让周先波更加热爱教学与科研,也比之前更得心应手。
周先波在香港科技大学求学
“现在学科融合趋势越来越强,学生将来无论是求职还是进修,都需要更广阔的知识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边学边教”与“教学相长”是周先波对自己为人师表的要求,也是践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生动写照。
“三个课堂”——课堂的延伸与进步
一直以来,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学学生来说都是一门“硬核”课程:数理统计概念多,理解难度大;公式复杂,计算繁琐;课上一知半解,课后也难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证分析……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学会应用计量模型去分析现实问题,周先波带领团队创新设计了“三个课堂”的教学模式:
第一课堂
教学课堂,力求改革
坚持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常常就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及配套习题的研制、课程中学生的问题进行讨论,确保学生搞懂原理。
第二课堂
上机实验,打破常规
打造“3学分理论课+1学分上机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实验教学,让学生在上机实验中消化所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
第三课堂
科研导向,调动资源
组织学生参与文献研读兴趣小组,设立实验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并鼓励学生申报,指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调动学生积极性。
2020年,周先波主持的教学项目《创建“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核心基础硬课: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与创新》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谈及“三个课堂”所受的好评和获得的荣誉,周先波始终强调这是团队的功劳,“我们计量经济学课程团队的每位老师都很负责,很用心。”
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合影
说起“三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周先波虽谦虚地表示还是要看学生的配合程度,却难掩骄傲地向我们介绍起所带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同学起点高,非常优秀!很多同学申报了国家的大创项目,进展很好;参加其他高校的夏令营表现很突出;有些同学甚至在国内外优秀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都是因为我们同学的计量经济学知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在教中学,教学相长”是周先波贯穿于“三个课堂”的教学理念。“在班上我常跟同学讲,我要感谢你们问问题,你们要敢问,同学们提问题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促进,收获也大。从中我就知道同学们感到最难的在哪,我上课课件要怎么设计、教材如何编写,才能让大家理解更透彻。”教学多年,周先波始终坚持提前两天备课,并把往年同学的问题融于课件中,将更新的课件提前发给同学们,方便学生预习和及时复习。“要让同学们享受课堂。”周先波认真地说。
课堂之外——学生为本、潜心钻研
把学生放在首位,是周先波从教二十余载从未变过的原则。“我首先做好教学,把教学的事做好了再做科研,因为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双向的事情,学生的事最大。”为了在课后帮同学们解答问题,周先波每周都有固定的办公室答疑时间,学生相约其他时间来也可以,线上发来的问题他也会尽可能及时地回复。比如有一次,一位同学凌晨三点钟给周先波在QQ上询问论文事宜,周先波看见了就立刻回复。“同学说,‘老师,你怎么还不睡呀!’我说,‘哎,我就等着你,你这个星期要交论文呀!’”
接受采访时周先波阐述教学理念
在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周先波分别担任岭南学院2013级、2015级、2017级三届本科生分班的班导师。他表示要时刻关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多鼓励多交流。对于初入大学遇到挫折的学生,他指出要“跟班导师多交流,顺利度过高中向大学过渡的不适应期”。
周先波担任本科生班导师,与同学交流后合影
教学之外,周先波在科研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当被问及做实证研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周先波直言不讳地说是“辛苦”。从数据收集到模型推导,看似简单的研究结果背后,可能需要繁琐晦涩的数学推导与复杂枯燥的编程求解。除此之外,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数据可获得性低,变量不全,实证出的结果与现实的直觉相反……“但做实证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只要放平心态、不放弃,研究会慢慢走向完美。”这种潜心钻研、执着求索的学术精神,也同样感染着每位学生。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学上精益求精,学术上锐意进取,这是周先波从教二十载身体力行的理念。一年又一年,他带领学生们走进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世界,也为祖国输送了高质量的学术和应用研究人才。采访的最后,周先波教授也寄语同学们:“保持兴趣,独立思考,及时沟通,相信自己是很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