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做博士后的7年,经历过不少心酸事,他如今仍在外国“游荡”
学历内卷的尽头是“考研”,我国最高学历是“研究生”,最高学位是“博士”,大家熟知的“博士后”则是工作职务,不要弄错。
2023考研又将要来了,报考的人数,预计会更多,每年都会引起广泛关注,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不考研好似就“掉队”了。
盲从多数大学生的选择,对未来没做好打算,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一心想搞科研,考上了硕士研究生,还将要读博士,心中想着日后拥有诸多成果的样子。
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于未来,普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过来人通常会告诉你,现实的残酷,可能已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
央视一部纪录片,大龄博士后讲述了自己7年的科研路,充满无尽的酸楚,他叫谢颖秋,中科院博士,心中有一个“科研梦”,之后决定去美国做博士后。
当时的年代,一大批研究生出国做科研,很多人享受着高薪待遇,他在国内已有2项专利,发表了20多篇生物学论文,前途一片大好,但是,由于没找到工作,身边人基本都出国了,他也出国了。
谢颖秋放弃了擅长的农学,转攻癌症领域,进入竞争相当激烈的生物学领域,到了美国,见到了很多先进设备、仪器,非常激动,以为会有更多成就。
不料现实泼了他一身凉水,自己的设想,没有实验结果,计划多次全盘打翻,浪费很多时间,7年的时间,只有1篇论文,眼里那抹光被消磨殆尽。
我们的学生共有的特性——勤奋,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却缺乏前瞻性,导致难以有显著的成果,科研上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同时又没有成家,焦虑不已。
自己觉得收入低,提出涨工资被拒绝,努力也没能换来同等的回报,而立之年的谢颖秋,流下两行热泪。
后来,谢颖秋受邀回国,担任过中国海洋大学药物化学岗位的特聘教授,没过多久,他又返回了美国。
据了解,如今,谢颖秋大概有50岁了,目前是哈萨克斯坦一所大学的助理教授,知天命之年,仍旧在外国“游荡”,过着很普通的生活,可能心中充满了遗憾和落寞,却又无可奈何吧!
几乎遍地是“大学生”的时代,内卷程度加剧,是意料之中的事,今年是首次毕业生突破1000万人,考研成了人生“第二大考试”。
大部分人是奔着找一份好工作,考编制上岸容易一些,提高了学历含金量,感觉身价也高了不少。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是喜欢搞科研,这一点从强基计划的录取人数,不难看出,越来越多学生喜欢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有了科研成果,可是对自己努力最大的肯定,实现人生最大价值,为国家建设,乃至为人类进步,做出一份巨大的贡献。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所有大学生都适合搞科研,首先对自制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博士毕业后,日均5小时的工作量,进入985、211名校,将是8小时以上,且这种状态至少要在6年到10年之间。
其次,学生要投入高度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发论文被退稿是常有的事,需习惯进入自我否定,又要重新打起精神,来回反复,十分折磨人。
最后,还是要有前瞻性,一味地低头努力,想要有成果是很难的,并且,国内科研人士的工资,没有想得那么多,做好心理准备。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没有轻松可言,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罢,接受自己的普通,客观对自己做个评价,起起伏伏的人生路上,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性,凡事不可不求,同时也不能强求。
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事,大学生要学会杜绝自我内耗,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如果感觉已经走错了路,也不要感到后悔,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发光,要对自己保持信心,可以转变个想法。
总而言之,大学生想做科研,还是要想清楚,究竟适不适合自己,现有条件是否允许,不要太冲动,盲目随大流,等到多年后,才知道不适合自己,想要改过可就难了。
讨论话题:看了博士后的经历,你有什么话想说?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