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公立学校菲莎(Fraser Institute)排名解读
菲莎研究所成立于1974年,是一家加拿大公共政策智库和注册慈善机构,被称为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者。该研究所总部设在温哥华,在卡尔加里、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也设有办事处,并通过经济自由网络(Economic Freedom Network)与80个智库组成的全球网络建立了联系。
菲莎研究所的官方网站,每年都会发布加拿大阿尔伯塔省、BC省、魁北克省以及安省的中小学排名。作为一个非官方非正式的独立研究机构,它的学校排名是抓取各省教育部公开的统考结果,通过自己的公式运算得出。在没有小升初、中考和高考的加拿大,每年各省教育部都会对其属下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读写和数学的水平测试,其目的是衡量各个学校/地区的教育资源是否有效地分配以达到整体的平衡,大部分学生是否能够跟上基础教育。那么如何比较客观的看待这个排名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安省小学和中学的排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小学(左)的得分为8.5分,得分是由以下几个项目综合运算得出:
三年级阅读平均水平、写作平均水平、数学平均水平;
六年级阅读平均水平、写作平均水平、数学平均水平;
男女写作和数学水平差异;
低于平均水平的比例;
未参与考试的比例;
高中(右)的得分为9.2分,得分是由以下几个项目综合运算得出:
九年级学术数学平均水平;
九年级应用数学平均水平;
省考首次通过率;
省考二次通过率;
低于平均水平的比例;
男女数学和省考水平差异;
9年级未参与考试的比例。
近几年国内的家长在帮助孩子择校,喜欢看这个排名。认为排名高的学校一定好,排名低的学校不值一提。这个认知我认为也是被国内部分公立学校酷爱排名的风气影响,认为一个数字很大程度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好坏。但是在加拿大,这个实行更全面素质教育的国家,仅仅凭借这些不全面的学术排名,以及菲莎自己的统计公式计算出的一些指数,对学校下定论是不科学的。
一个学校如果有天才班,总平均分当然高一点。换了一个学校有智障儿童的班级,分数就被拉低了,但不证明学生在那个学校的正常班级念书学习就不好了。有的学校让天才班的孩子参加考试,其他选考,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平均分。有的学校为了改善公众形象,也可能私下地发模拟题让学生回家练习熟悉,也会影响统考平均成绩。更何况不同学校的学生数量不同,学生数量越少,越容易在统计学上造成巨大的偏差。
教育的意义还有学生在分数以外的领域取得成绩,这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也有长远的帮助和意义,然而这些因素完全没有被纳入菲莎的排名算法里。仅看两科的平均分便判断学校好坏,对学校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家长在择校时过于看重这个排名,则对于学校的了解会非常片面。
安省的公立高中都是完全由国家投资的,因此硬件上差别不大,但校园有新旧是很难避免的。学校的老师都是由教育局统一录取后再分配到各个学校去,基本不会向哪个所谓的好学校倾斜的,而且师资队伍都比较稳定,师资差别不大。
因此安省高中的差别没有中国高中差别那么大,只是不同高中有不同的特色。有的学生若喜欢特殊的课程,如机器人、艺术等,可以申请相关的高中学校,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得到学校的接收。
因为安省高中在硬件和师资上的差异不大,所以决定一个学校排名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源的性质。要注意由于是根据居住地来确定入校的,自然很多学校的生源就和当地主要聚居人群高度关联。而且西方国家的阶层分布是相对明确的,类似的收入水平和工作性质会相对更多聚集在一起。收入相对较高带来的效应是,家长素质相对较高,而且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度也偏高。
例如Oakville和Markham的公立高中之所以一直属于比较好的学校,是因为这两个区分别属于传统白人富人区及新投资移民聚集区,居民整体收入比较高且比较重视子女教育的缘故。菲莎上的排名也比较能体现出这两个地区教育局的学校排名整体较好,国内家长更青睐这些地区。
总结就是,菲莎的排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不可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对于不了解大多地区好学校、好学区的新移民有借鉴作用。教育的意义还包括在分数以外的领域取得成绩,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有长远的帮助和意义,但这些分数以外的因素完全没有被纳入菲莎的排名算法里。家长在帮助孩子择校的时候,要更多考虑孩子的兴趣所在以及将来专业的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合孩子的去处。
以下是斯隆往期精选文章(点开即能阅读):
有留学意向,但不知道孩子适合什么学校的小伙伴看这里:
想了解学长学姐如何成功申请学校的小伙伴看这里:
最新访校结果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