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护中华文化为职志——追忆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
【来源:湖北日报】
冯天瑜教授生前留影。(武汉大学供图)
1月12日,著名历史学家、湖北省“荆楚社科名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在武汉溘然长逝,享年81岁。
研精中外,道贯古今文化史
1942年,冯天瑜生于湖北红安。父亲冯永轩是史学教授,早年就读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从学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后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一期,师从梁启超、王国维。从小的家庭文化环境,让冯天瑜较早接触到历史文物,深受史学熏陶。
走入文化史研究的学术人生,用冯天瑜自己的话说是“蓄之久远,发于天然”。冯天瑜早年就读于武汉师范学院生物系,先后在武汉市委宣传部、湖北大学工作,1994年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因幼承庭训,学殖深厚,知识渊博,冯天瑜在史学、文学、哲学、戏剧、书画等领域均有极深的造诣。
1980年代以来,冯天瑜直接参与并推动了我国“文化热”的兴起。他领衔撰写的近百万字的《中华文化史》,是新中国首部中国文化通史,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叙述框架和理论模式。他关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轴心时代、近代转型、地域文化和中外文化互动四个方面,在每个领域都独具创识,引领新说。他提出了中国文化的生成生态论、中华元典精神及其近代转型、历史文化语义学等原创性理论,先后出版了《中华元典精神》《明清文化史散论》《新语探源》等多部经典性著作,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中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数百篇学术文章,已出版的《冯天瑜文存》多达17卷20册,近千万字。
冯天瑜创建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晚年为《荆楚文库》出版、长江文明研究等文化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武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教授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冯先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弦歌不辍,绵延江汉风华
数鄂籍风流人物,出身红安的冯天瑜自是不可或缺。这位卓越的文化史学家,长期致力于湖北地方史的研究,埋首书斋,耗尽一生在浩瀚的历史中撷取精粹,以求真求实的态度治学。
冯天瑜的区域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与贺觉非合著《辛亥武昌首义史》。冯天瑜对于史籍记述分歧、学界争论不休的重要史事,逐一爬梳,重新考证,提出了诸多有别习惯说法的新结论,同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探讨了辛亥首义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或然性。
冯天瑜生前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其著述习惯不同于他人,材料搜集、题旨锤炼、结构形成,大多历时较长,一般需数年以上,有的准备工作不下10年。对于所需史料,冯天瑜尽可能做到竭泽而渔,并坚持赋予周密的考证,不仅在史料来源方面尽可能追寻原始史料,更极力搜寻历史遗物,甚至扩展到亲自采访得到的口述史料。
“冯先生真正视学术为生命。”追忆冯天瑜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安志这样说。杨华介绍,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去世后,冯先生成为《荆楚文库》的实际主编,他对数千种文献均一一过目:“他曾指着已经出版的数百种荆楚乡邦文献,对我说,这是他晚年最大的欣慰;他生前把这些书籍全都捐献给了武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他还对正在写作的大著《周制与秦制》非常重视,直到进ICU之前,还在反复修改,并嘱托我协助出版。”
作为文史大家,冯天瑜先生以传承中华文化、造福荆楚乡梓、复兴武汉文化的历史使命感,50余年甘之如饴地奉献着自己的学术智慧,独树一帜引领湖北武汉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方向,为湖北武汉区域史研究积累了丰厚的学术资产。他生前曾多次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在长江文化公园建设启动后,他表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是“关枢之地”,在21世纪中华文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的进程中,今天的武汉应该有充分自信。
“远权贵 拒妄财”以启后人
冯天瑜曾在随笔《未成文的家训》中提到,“远权贵 拒妄财”是其冯氏一族立身做人的处世风格,这句家训也给予他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8年,冯天瑜与其兄长将冯氏家族接力90余年收藏整理的数百件珍贵文物及艺术品捐赠给武汉大学,其时,冯天瑜说:“有人问我,你们冯家的藏品值多少钱?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研究过它们值多少钱。”2020年,冯天瑜将父亲及本人的部分珍贵字画、典籍无偿捐赠给家乡红安县。在位于红安县的“冯氏书屋”,展陈冯氏两代藏品200余件,其中不乏珍品,冯天瑜更亲自为书屋题写了“睹乔木而思故家 考文献而爱旧邦”的展标。
冯氏父子两代接力守望文化,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致力于文物收藏与整理,历经近百年,即使在战火和动乱中也不曾中辍。冯氏父子并不富有,“所购唯凭工薪,所选唯凭法眼”,渐成大观。他们更认为,文物价值不可偏以金钱衡量,其命脉在于其历史内涵、学术价值、美学价值的开拓与弘扬,方能惠及后昆。
在听闻恩师去世的消息后,文艺评论家刘川鄂感到十分悲痛,他在朋友圈写到:“36年前,您给我们文史哲硕士研究生讲中国文化概论,是我求学生涯收获最大的课程之一。”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倪婉回忆,2022年6月,武大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开展后,冯先生身抱重病仍坚持来看展,在看到敦煌出土的众多文献实物时,先生多次连声称赞“了不起”,“只可惜由于体力不支,先生没有看完敦煌展,临别时他还询问展期,说下半年再抽时间来看。只是没想到这一面竟成永别!”
武汉共享遗产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丁援在湖北大学就读本科期间与冯天瑜结识,在他的印象中,冯天瑜谦逊、随和,对后辈不吝提携。他介绍,冯天瑜在经历了几次大手术后一度病危,久卧病床仍笔耕不辍,《中华文明五千年》《长江文明》等多部专著均于病榻上完成,即便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程,仍致力于《周制与秦制》等书稿的编撰,“冯先生对国家、社会、家乡怀着深厚的情怀,关心时事,体恤民瘼,尽其所能将历史研究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他对后辈的教诲与启迪,自己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