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大妈圆了“大学梦”兰州新区老年大学引领“夕阳生活”新风尚
老奶奶学写毛笔字
盆栽、国画、围棋、太极、二胡、秦腔,爷爷奶奶们爱学啥,新区彩虹城社区老年大学就教啥,大爷大妈们都说“没想到几十年后在家门口还能圆了大学梦!”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为老年人的新需求。为了给辖区老年朋友搭建继续教育平台,兰州新区彩虹街道成立了彩虹城社区老年大学。老年大学正式挂牌近两个月来,这里已经变成了爷爷奶奶们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的跳板。
1 40多年后圆了大学梦
“真没想到,离开学校43年后的我,终于圆了大学梦!而且还不收费!”60岁的甘梅臣开心地对记者说。40多年前,甘梅臣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却抱憾而归。结婚生子、操持家务……渐渐衰老的她始终没有忘记心中的那个梦——上大学。如今,她是老师眼中最勤奋的学生。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220名像甘大妈这样的人加入了老年大学。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作为第一个提出建立兰州新区老年大学的倡议者,彩虹街道负责人白洁怀揣这样的初衷:白洁的母亲是嘉峪关老年大学的学生,看着母亲快乐学习,每天进步,白洁打心底里为老人高兴。特别是当看到一位丧偶的阿姨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重拾信心后,更增强了她成立老年大学的决心。
来到彩虹城社区后,白洁发现除了观看社区组织的文艺演出外,这里的老人多以在树荫下、太阳地里打牌、聊天的方式消磨时光。于是,白洁决定成立彩虹城社区老年大学,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 大爷大妈为什么忽然翘课?
场地靠租,老师要借……与外地老年大学遭遇的种种困难相比,彩虹城社区老年大学的起步相对平稳顺畅。社区出场地、三社联动项目解决师资问题,仅用半个月,彩虹城社区老年大学就从纸上计划变成了现实行动。
然而,令工作人员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第一堂悦动彩虹音乐课来了100多人,可第二堂课,只来了60多人。”兰州创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南国轩说。南国轩负责的是彩虹城社区老年大学三社联动项目。两堂课参与人数的悬殊变化,让他们开始查找问题原因。听说社区成立老年大学后,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以为就是教大家唱歌的,哪知第一堂课老师讲的是五线谱,这让许多大爷、大妈犯了难。相反,一些有一定基础的老人又认为老师教得太简单,干脆翘了课。
通过梳理学员信息、回访交流,南国轩发现,在这里上大学的老年人既有失地农民,又有退休教师等。有的目不识丁,有的饱览群书……每个人的学识基础、认知能力都不同,改变要从实际需求着手。
为此,工作人员主动调整了课程设置,进行基础班与提高班分班管理。同时,根据老人们的兴趣爱好,学校还开设了健康教育、文化传统、安全防范、新兴媒介使用4个类型共计12门课程。
对于如此丰富的课程设置,王之淮老人很满意。作为彩虹城社区老年协会的会长,王之淮一直都很关注与老年人有关的公益项目。王之淮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所大学,不仅本社区的老人主动走出家门,开始学习,就连住在红玉村、瑞岭雅苑、绿地的部分老人也被吸引过来,课课不落赶来这里听课。
3 老人爱学啥老年大学就教啥
经朋友介绍,喜欢弹电子琴的王秀珍特意从祥和景苑赶到这里报名。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老人来这里求学,他们平均年龄60岁,最大的80岁。在老年大学的学员报名登记表上,写满了老人的心愿:盆栽、二胡、国学、朗诵、象棋、太极……
南国轩说,后期课程将不断拓展,尽量满足老人们的需求。下一步,还将继续依托三社联动项目,通过组建“社区能人”师资库,建立学籍管理、考勤制度、完善章程等方式,逐步规范社区老年大学的运作与管理。
看着老人们满意的笑容,彩虹城社区老年大学的组织者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凭学分结业、为学员颁发毕业证书、选聘执行校长,引进社会力量协助办学……一个个新点子在他们的脑海中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