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炳光:匠心成就每一块璞玉
钟情翡翠玉牌、玉璧创作,擅长用翡翠“演绎经典,纵情山水”,熟练将国画、壁画、漆画等与玉雕融为一体,品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炳光的玉雕作品,强烈的画面感、浓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初见张炳光,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笑容平和,语调缓缓,周身散发出温文尔雅的气质。几十年的玉雕工作,张炳光总结出许多心得。在他看来,玉石不仅有灵性,还有生命,玉雕人应该珍视它、尊重它,才能成就每一块璞玉。
张炳光在指导雕刻师雕刻技艺。黄燕丹 摄
01
半路入“玉”途,终成玉雕大师
今年60岁的张炳光,自小喜欢绘画,高中毕业后,他先是师从本地知名画家学习国画,而后又拜名师学习漆画,同时学习壁画、图案设计等,天赋加上努力,让他很快在业内小有名气。
20世纪80年代末,因接触到阳美翡翠玉雕,张炳光便被这一艺术深深吸引。从事玉雕的念头,迅速从他的心里迸发出来。之后,张炳光顶着师友亲人的反对,毅然选择重新当起学徒,到玉雕工艺作坊学习玉器雕琢技术。经过6年的潜心学习,凭着牢固的国画功底,娴熟的工艺技术,张炳光很快在玉雕界崭露头角,他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随后又有了自己的玉器店……
30多年的匠心雕琢,张炳光从一个玉雕门外汉,蜕变成广东翡翠玉雕行业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提倡要对玉的性质了解透彻,包括玉石的产地、种类、色度,同时必须掌握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玉文化知识和时代审美。他还提出“分档次、明属性、懂取舍”九字玉雕创作方向及“材、心、工”三法统一的玉雕系统理论。“玉雕要尊重材质的自然气韵,读出玉石本身的美与特质及其最大价值;然后,借助题材选择、构图设计,注入文化内涵和意蕴;最后,用精湛的雕刻技法最大程度地呈现翡翠的天然材质美和工艺美、意境美和思想美。”张炳光对玉的研究用心至深。
数十年的潜心钻研,山水牌成了最能代表张炳光的翡翠雕刻风格的作品,自2008年以来,他的翡翠作品先后获得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等奖项20项。
02
传承玉文化,培育玉雕人才
记者在张炳光创办的工作室看到,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工作台上陈列各式雕刻工具与必需机器,雕刻师们正在全神贯注地雕刻着手中的原石,刻刀在手中飞,机器在耳边响。张炳光穿梭在各个工作台,时而指导雕刻师雕刻技艺,时而与大家讨论雕刻立意……
来自福建省的陈孝锋见到张炳光来到他的工作台,马上将手中的一块立体镂空玉璧递到其眼前,张炳光仔细观察一番后叮嘱他哪些部位还须再细琢。“在这里,不仅跟着老师学了很多新技艺,还能开拓更高的眼界。”从事玉雕工作已有10多年的陈孝锋说,正是看中“玉都”的品牌以及张炳光在行业内的名望,今年初他慕名来到工作室工作。
这些年,张炳光致力于弘扬、传承、推广玉文化,以及翡翠传统雕刻人才的培育。张炳光说,他们经常邀请专业院校的教授到揭阳交流,自己也经常受邀到一些院校为珠宝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授课。众多玉雕人不断雕琢“中国玉都”的盛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设计人才、玉雕人才来到揭阳创业工作。
当下,在张炳光等人影响下,玉雕要注入文化内涵在业内已成共识,其提出的探索“珠宝+艺术”之路,也在玉雕人中形成了流行趋势。此外,张炳光的工作室也开通了网络直播,有时他还会亲自上阵讲述玉雕故事,以最“潮”的方式传播玉文化。
来源: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