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任务重“兴趣班”怎么取舍,几招教你如何选择

  自从 双减政策实施后,小学生如何选择艺术班,在没上小学前,家长都会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上小学后,实施双减政策,放学晚了,兴趣班的课程排不开,难以选择。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家长们最多的话题就是我们天天回到家都已经很晚了,就是因为给孩子安排了很多兴趣班,希望孩子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全能型的孩子。

  很多课程毕竟是学了这么久的,真的不知道怎么选择,并不是孩子有多喜欢,而是家长觉得好,应该学。很多家庭都是这种情况,这就是现在的现实社会。

  

  暑假结束,很多妈妈和孩子都可以短暂地松一口气了。每天接送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的日子可以暂时歇歇了。在假期里,很多孩子上了数个兴趣班,囊括了“音体美”“科技”“思维”等各个方面,比如钢琴、跆拳道、机器人……一两个月,花费达数万元。有人调侃这些孩子们是“行走的碎钞机”。

  如今,孩子们的兴趣班种类琳琅满目,而且呈低龄化趋势。纪录片《起跑线》里,一位7岁女孩,从2岁起陆续上了十几个辅导班。孩子觉得很累,有的课不想学也不敢告诉妈妈,因为妈妈觉得上兴趣班很正常,“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从周一到周日都安排满了的呢!”

  用各种兴趣班填满孩子的童年,这种父母并不少见。兴趣班的起跑线,是不是越早开始越好?面对种类繁多的兴趣班,到底该如何抉择?当孩子兴趣发生转变,坚持不下去时,该放弃还是坚持呢?

  

  如何选择呢

  可以从孩子入手,你可以深入的和孩子探讨一下,问孩子现在所上的兴趣班你比较喜欢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你可以在孩子的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衡量一下。

  兴趣班不要选择过多,让孩子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家长给孩子选择过多兴趣班,孩子会在学习中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注意力会更加以集中。所以,家长不应过多安排各类兴趣班,要给孩子留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劳逸结合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效率更高。

  如果孩子之前学过乐器,这个一定要保留,可以陶冶情操,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可以解压,乐器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培养孩子选择一个喜欢的乐器。

  

  切莫让“兴趣班”变成 被兴趣班

  兴趣,是个体对外界感知的一种定向。这种定向的源头只可能是来自个体本身,它不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它是孩子在自主的情况下,自然地对某一些对象产生兴趣,这才是兴趣外显时的基本特征。

  作为兴趣,它是自然显露出来的,本身没什么功利性,没有达到什么目标这样的目的。但是当下孩子们很多的兴趣班,事实上是成人给他设定的各种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未来能够成为某一方面的人才,或者能够进入一个更好的学校。这样就让兴趣过早地扭曲了。

  

  这种扭曲的结果,让孩子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大量地减少,让孩子真实的兴趣难于显现。如此一来,孩子的自主性逐渐降低,长此以往可能就会形成被动型人格。被动型人格形成以后,孩子就会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

  所以,家长一定要理性地对待当下这种过多的兴趣班,不要抢着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而是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自主活动。孩子真正兴趣的生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家长要尽可能让孩子在一种自然的环境下去生长、发育,去发展他们真正的兴趣。

  兴趣班就是让孩子真正的有兴趣

  做为家长你要知道孩子真正的喜欢什么,而不是你认为她应该喜欢什么,这时候就会有人说,她就喜欢玩,是啊,小朋友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你要正确的引导她。

  比如说孩子特别喜欢民族舞,但是你觉得拉丁很酷,会想让她学拉丁,为什么不尝试着尊重孩子呢!你尊重她的想法,她会很认真的学习,来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你尊重她是对的。

  

  笔者寄语:笔者认为兴趣班是针对孩子的兴趣而定,家长可以辅助引导,但是不能全权决定,也要争取孩子的意见,你可以给孩子选择,让她在你给她定的大框里选择,这样既尊重了她,也满足了自己。

  今日话题:兴趣班“不要”变成“被”兴趣班,各位读者有什么看法,请在下方留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