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监测、动态备药……各地校园新学期做好准备保障师生健康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多地发布学校开学要求和工作安排。作为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学期,各地各校根据校园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积极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工作人员正在清点防疫物资,学校还制订了春季开学疫情防控方案,对学校保健室功能进行了完善,并设置了健康观察室。

  

  根据校园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当感染者占比较大时,可以以班级或者年级为单位停止线下上课、实施线上教学。学校要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各地疾控部门专家还提醒,同时要做好春季流行性疾病预防,规律作息、健康饮食。

  多地推出“开学过渡套餐”助力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期

  上学期,很多中小学开启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新学期开学,多地中小学推出“开学过渡套餐”,多措并举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春季开学一周前,山东济南起航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就开始了集体备课。新学期开学前两周时间,学校将不安排新课程,而是对上学期的内容进行温习巩固。

  

  考虑到学生居家期间可能存在使用电子屏幕较多和户外运动不足的问题,许多学校还将开启视力普查,并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们的体育锻炼,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引导。

  

  在浙江省德清县育才学校,开学前,一场主题为“心晴集市相伴成长”的活动正热闹进行中。老师们将活动区域划分为“心晴释放”“心晴涂鸦”“伙伴同行”等板块,通过涂鸦画画、足球运动、跳长绳等方式,让回归校园的同学们消除陌生、缓解压力、获取能量。据介绍,育才学校所在的德清县阜溪街道辖区内的每个学校都设立有“心晴驿站”、我的悄悄话小信箱,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各地要求学生返校前 开展为期一周的健康自测

  多地学校在开学通知中明确返校要求。

  湖南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2月5日发布的开学通知提到,该幼儿园2月6日正式开学,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开学返园前一周,师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冠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并填写《2023年春季开学健康监测表》,于报到时交给班级老师。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建议其完成两次抗原或核酸检测(两次检测时间需间隔24小时),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上报,并延迟返园。

  浙江绍兴市阳明小学2月4日发布开学通告称,2月6日各年级错时报到、开学,师生返校前要做好体温监测,返校当天须提供《一人一表》。开学前一周,师生开展发热、干咳等新冠感染症状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疑似症状的,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2月4日晚发布开学返校通知称,2月6日,一年级到九年级各年级错峰开学报到、放学,全体师生员工自返校前一周起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冠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以及返校注意事项;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如实填写 《健康异常情况填报表》报告学校,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延迟返校返岗。

  华南理工大学2月4日发布2023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通知称,离校学生错峰分批返校,因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毕业求职、重要竞赛备赛等特殊原因申请提前返校的学生,经审批同意后返校;其他学生,省外返校的2月17日返校报到;省内返校的2月18日返校报到。全体学生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返校前须至少连续7天如实填报个人健康状况。

  各学校按照人口总数 动态储备药物

  1月18日,广东韶关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期学校开学有关工作的通知》。韶关市教育局要求,学校要组织工作力量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开学返校前一周,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此外,在药品和防疫物资储备上,韶关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按照人口总数的15%—20%动态储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烧、止咳、止泻等药品。

  1月30日,广西贺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的通知》。在疫情防控方面,贺州市教育局要求做好师生员工开学前7天每日居家健康监测。还要加强药品物资储备,要加强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储备感冒、发烧、腹泻等必要的对症治疗药物。

  (央视新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