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剑:人类认知最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

  吉剑:人类认知的两种思维方式

  根据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分为两种: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就是我们常常认为的“智商是天生,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提高”之类的想法,相反的成长型思维会认为:你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后天学习努力培养的,不管你的天赋如何,只要后天肯努力培养,那么个人的能力将得以成长和改变。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成功者,无一例外都是成长型思维,始终保持好奇心,探知新事物,不断尝试和学习,大脑的神经元不断触碰,从而保持思维活跃,并不断进行思维的更新迭代,与时俱进。

  相反,那些生活的失败者大多是固定型思维,也许他们年轻时有过目标,但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放弃梦想,而过着将就的生活,郁郁寡欢,日久天长,甚至还会产生“怀才不遇”的自命不凡心理,遇到新事物总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系统去自我合理化,永远正确,所以就不会进步,从而逐渐形成认知固化。

  生物学家的研究表示人体全部细胞每7年完成一次新陈代谢,你看看身边的朋友7年内有没有在变,变化量多不多,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可以想想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积极的心态进取,消极的心态衰退,破事不纠缠,烂人不计较,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如果怒吼能解决问题,那么驴早就统治世界了。

  我们学会控制情绪,并不是强忍本能反应,而是要想得更多、看得更远,想别人为什么这么想,想别人动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样才能形成大格局,拥有元认知的能力,每次克服人性的弱点都超越了很多人 。

  当然,我们对认知的认知,对思考的思考,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状态,我们认知世界总是“统一、对立和互化”的,中国古代哲学二元论“阴和阳”,人类认知世界的数学方法“微分和积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能量和物质”,以及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算法二进制“0和1”,我们偶尔会感觉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又非常清楚,知道越多,越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宇宙万物的演进,越来越复杂,看似也越来越强大,但同时也是一种衰弱,比如,地球上的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开始繁衍,再到智人,然后到今天的全球脑,可将来的我们普通人就可能成为无用的人任顶尖精英宰割,似乎又退到了奴隶社会,甚至像恐龙时代一样彻底灭亡。

  福祸相依,物极必反,也许你会想怎么阻止这种悲剧的发生呢?

  其实,这就好比中国古代的皇帝想长生不老一样,无论你怎么费劲都没办法阻止,不管是人类的生老病死,或是星球的衰亡,它是世界的自然规律,变才是宇宙永恒不变的。

  从恐龙时代到人类主宰的时代,人本身就是一种动物,只是我们为了显得更加高等与众不同,因而赋予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标签,耍花样骗自己,也许谎言重复多了,连自己都相信了,但是现实不断告诉我们“人定胜天”这样的论调,确确实实是无知者无畏的愚昧。

  我们把看得到的小世界当作常态,我们把看不到的暗物质大世界当作非常态,我们本日本据活在混沌的世界,但却想做一个清醒的人,用大脑认识大脑,用思维去想思维方法,我们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悖论中,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

  萧伯纳说“生活的目的不是找到自己,而是创造自己”,跳出对立与统一的怪圈,自己是一个有限生命周期的统一体,梦想照进现实,就不再争论有没有更高级的智慧控制着自身了,每个人都有一套核心底层操作系统,也就是思维系统,需要不断修补思维的漏洞,清除各种系统垃圾,才能形成一套流畅的运行系统,发挥各种各样的能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人生大厦。

  举报/反馈